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留学教育 查看内容

留学生在海外 这样破解"课上不发言"魔咒

2017-10-28 09:35| 发布者: 潇洒哥| 查看: 10460| 评论: 0

相较于国外教育,中国的教育传统重讲授而轻讨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课堂上 “乖巧”有余而活泼不足。

在课堂上沉默惯了的学子出国之后,或许会对热烈的课堂交流气氛感到紧张和不适。这时候,留学生该怎样克服心理障碍和表达困难,更快更好地适应国外课堂学习方式,变得积极起来?

留学生在海外 这样破解课上不发言魔咒

改变心态

克服心理障碍

两年前,王靓(化名)入读美国芝加哥大学,在这两年间,她从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变为活跃大胆。“刚开始时,我很拘束,不敢轻易在课堂上发言,总要等到深思熟虑后才提问和发表观点。可是我发现班里其他同学并不是这样,他们发言前不举手,而且从提的问题看,并不如我想象中的有深度。”王靓还会在心里想“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怎么好意思问出来”。慢慢地,王靓习惯了这样的课堂氛围。“其实,课堂上重要的是轻松的交流氛围,大家畅所欲言,才会有不同观点之间的精彩碰撞,这样的碰撞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都是很好的锻炼。”

曾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读博士的小齐毕业多年,仍记得刚入校时参与小组讨论的尴尬。“太紧张了,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现在回头看,大可不必。觉得别人会特别在意你提的问题,这是你自己过不了自己那一道坎,而非别人真的会在意你提的问题。”

确实,虽然同样是在国外课堂,克服了心理障碍就会轻松很多。李可(化名)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学新闻,因为自己所在的班主要由留学生组成,且中国学子占近九成,大家就相对放松。“我们的课堂气氛视老师而定。有的老师提问较少,课堂就比较闷;有的老师比较活泼,提问也多,我们的发言也就多一些。但因为中国学生占的比例大,大家不会太害羞,整体的课堂参与度不算太低。”由此可见,放松心态可谓是融入课堂的前提。

转变方法

课前多做准备

李晓洁(化名)去年前往韩国国立釜山大学学习。她身边的中国同学不少,有的在课上积极活跃,有的比较沉闷。在她看来,这两种状态的区别在于是否做了充足的课前准备。“虽然中国留学生没有当地学生那么积极,但总体来讲课堂气氛还是不错的。不过也不是所有学生都很积极发言,我有几个中国同学,上课总是很积极地提问和发言,因为他们在课前做了大量准备。但也有一些同学比较懒惰,基本不做课前准备,自然在课上就难于参与发言交流。”她的经验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如果上课前没有预习和准备,就难以参与到课堂的交流讨论之中。

面对笔者的采访,不少留学生表示,在课前做好必要的预习和准备,可以极大地提升自信,而自信的心态又有助于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这样一来,留学生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精进自己的学业。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做好第一步预习,无疑是最重要的。

提升能力

提高口语水平

笔者了解到,中国留学生在外不敢发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流利,怕出错,因而不敢张嘴。

孔莉(化名)正在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直言口语一度是她的短板。“我的英语能力强在读写,弱在听说。平时说话虽还算过得去,但在课堂上一紧张就很难组织出完整的句子。”因此,孔莉的建议是,留学海外,虽然生活在英语环境中,但还是需要有意地去学英语。“假如你和朋友在一起玩时,说汉语的时间比英语还多,那英语能力也很难有大的提升。平时多听、多说、多练习是提高英语能力的最快方式。不要怕犯错,不要怕被嘲笑。”不过她强调,语言短板并非中国学生不参与课堂讨论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即使有些英语不错的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也不一定积极发言。

是否参与课堂讨论的背后其实是习惯而非能力。在中国教育传统下,课堂教育方式以单向地传授知识为主,缺乏互动讨论训练的学生自然缺少主动发言的积极性。两种教育体系的过渡也需要时间,不过正如王靓所说,只要慢慢习惯了国外的学习方式,参与课堂讨论并非难事。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2 14: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