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兰陵写《金瓶梅》恰如抱着包裹和氏璧璞玉的汴氏,你们如果只看到了表面的所谓“黄色”瑕疵,那么你大可不看此回答;此外智商低于80的人、极左文艺女青年、有精神洁癖者、伦理卫道士,以上兼有一者,我也建议您忽略本回答。
如果您好奇心重,建议您在青春期听听金瓶梅的评书。
如果您高智商,请您在二十岁泛泛读读《 金瓶梅 》。
如果您兴趣广泛,请您过了二十五岁再看看《金瓶梅》。
如果您足够自信豁达,请您到了三十岁认真品品《金瓶梅》。
如果您关注苍生并足够理性冷静,请您到了四十岁可以细细研究《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下简称兰陵)以空前超脱的境界和极其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将一个活生生的明代中叶展现给你我,也许只是希望你我能看到那个时空,那个世间的众生百态,使你了解一个真实的明代社会。不得不说兰陵确实是异常成功的。
当下的中国无疑继承了祖宗的大部分特点,这在《金瓶梅》中都有很好的印证,比如红白喜事凑份子;比如那时的中国在城市里混的最好办法就是开门面做生意,然而也会遇到地痞和黑心城-管。比如那时灯会、庙会,女人们一定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高兴着找小吃观风景;再比如书中司法上的一些黑黑的特征;比如饮食上的讲究;而平时的矛盾争斗以及解决方式甚至细致反映了中国人爱内斗的,爱面子的,耍小聪明的特征。这不正是当下的我们吗?抛掉所有的互联网设备与电力系统,你敢说当代中国与五百年前的中国有什么根本分别?然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冉冉上升的来自于基因的推动力(你可能说近代受洋人的辱,我不展开讲,我只想说受辱之前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那么优越感从哪里来?因为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的基因里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渴望去改变这个世界到更好更安全的秩序里去,而且我们确实在历朝历代都做到了。这种优越感会在未来的十年再次袭来),因为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中国人,只要他没有明显的智力缺陷,不论他是皇帝老子还是黎民百姓都在拼命的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向上面爬,往更高处奔(参见金砖国家其它四国的民性)。
那么到底有没有精神寄托在里面呢?我想是没有的,如果有那就是兰陵想给后代看到当时中国人身上的各种属性,看到明代中国的市井生活,这也是他不愿意重点强调因果报应的原因。李瓶儿是个很好很老实的媳妇,可是下场呢?儿子官哥被潘金莲的设计害死,她忧郁而死。这是她处在那个时代的必然悲剧。兰陵无疑是理性的,所以他才能像个纪录片导演一样冷静地将摄像机镜头对准每个人,每处院落;也因此,我们才能体会到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明代中国。
为什么兰陵没有寄托?因为兰陵是成功的,成功的人是不会有太多的怨恨,很多人同意太史公的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休列;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作为也!”我也同意此观点,但太史公的话也没说绝,这正是太史公的高明之处,他作为一个严格的史官,只说“大抵”,因为他认为他目之所及大部分是这样的,但肯定是有例外的,我想肯定有例外的,譬如引领建安风骨的诗歌气魄恢弘的魏武帝曹操,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韩寒与郭敬明在很顺利的时候也仍能写出很好的小说和文章,正说明了这一点。在纷繁多样的古典小说中,《金瓶梅》正是这样的例外。
——————————————————————————————————————————————————————————————————————————————————————
以上已可说是基本回答完了题主的提问,但我还是要写点私货。豆腐脑有咸甜之分,私货就是私货,不喜勿喷,感觉有兴趣的朋友们权作消遣读读亦可;感觉浪费时间的朋友们可直接略过,对于严重执不同观点的童鞋,建议各位还是把精力集中到回答提问的现实中去,而不是虚无繁复的辩论上。俺不是葛巾,更不想要喷壶。
是的,读不懂金瓶梅的可说是你的悲哀。正如爱因斯坦慨叹毛利人读不懂相对论一样,读懂金瓶梅的人正在慨叹着你的悲哀。 关于《金瓶梅》与《红楼梦》有很多的孰优孰劣的争论,
真正了解金瓶梅后,才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抄袭的有多么的笨拙。让很多人痛心的是四大奇书到了五四后变成了四大名著。现在国际范围内只有原教旨保守的阿拉伯国家与封闭的朝鲜喜欢红楼梦,而欧美日韩拉丁都对金瓶梅推崇有加,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对《金瓶梅》更优的原因,我想说三点。
1.曹雪芹从没有为科举做过准备,清代高官子弟不用去背什么四书五经也可做官,结果却是未及弱冠,突遭抄家,天上人间,我不想谈他文字功底如何,他从小接触很多贵族,所以,他的语言更文明;但致命的是曹写《红》的主旨是避世,他打造了一个太虚幻境,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们不吃、不喝、不读四书都行,但就是不能没有情谊,更不能长大,长大了就意味着世故,就是心死,而后是烟消玉殒;李白、杜甫在家道中落后,仍然伟大因为他们爱国并且积极入世,王阳明、曾国藩等人的入世成就更是抛开曹十万八千里。曹在书中弘扬佛、道的清静无为,我们小时候无忧无虑尚可接受,年纪一大,接触了社会的纷繁复杂,碰的鼻青脸肿,我们的棱角渐渐磨平,逐渐的意识到圆滑与退让的必要性,终会感到《红》离我们渐行渐远。
兰陵的《金》的主旨是入世,所表现的世界是一直黑暗状态,努力了,偶尔一点光明。尤其成年人都有强烈的种种欲望,有欲望就有代价,是的,所有一切都要亲自去体味心酸,去接受苦难。《金》的优势在于其政治、司法、经济、市井等的细腻真实,天朝的毛太祖评价《金》是《红》的祖宗,佩服文学、经济方面写的很好!国学大师胡适同学看过《金》后直呼《红》大段大段的抄袭金,历史上将《金》奉为空前第一书的也大有人在。是的,中国终究还是儒家的入世社会,有这样一部入世而现实的指导书,何其乐也。
两书都是悲剧,悲剧都有极强的震撼力,所以名著往往多悲剧;不同的是《红》是借(上层)社会的外衣写了半真(实经历)半假(意淫)家族故事,《金》是借(流传)故事为壳写了真实生动的明代社会。所以《金》的立意更高。(对两书的高低,每个人每个生命时段都都有自己的看法,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强求,多交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2.金瓶梅的描述生活,经济,市井绝然不比红楼梦差,而政治、经济、司法广度、深度却比红楼细致许多,;算命、预言、托梦开世俗小说风气之先,同人小说里可以说古往今来无人出其右,在明代万山耸峙般的古典小说之林,金瓶梅无疑是巅峰之作。
金瓶梅比红楼梦早了150年不说,金瓶梅能一气呵成,且是业余、独立完成,而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但还没有最终定稿--您能看出什么?
答曰:《红楼梦》以贾府喻曹家,而《金瓶梅》以西门概天下。
正确(鼓掌)并追问:还能看出什么?
答曰:曹庸才而已(比之于兰陵)。
何以见得?
答曰:呕血十年,心无旁骛,几经删减,脂胭斋陪着写,也不过是如此,让高智商的人来读,矫造的感觉更加明显。举个简单的例子,鸭头暗喻丫头,这个有什么难的吗?花落人亡两不知这种诗不要说魏明伦这样的大家,即使是一般大学中文系学生思索十天半月,我想也能写出类似的句子。
兰陵有大才(何以见得?)可以上班处理国家大事后,回家探亲的几个月就独自写完这本奇书!!
你怎知兰陵上班是在处理国家大事?
答曰:若非惺惺相惜,等量视界,文学与头脑如毛太祖者又岂能夸奖此书的文学经济意义?
你怎知是几个月就成稿的?
答曰:若不是成竹在胸,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的语言组织,天衣无缝的故事情节从何而来。
你怎知是独立完成的?
答曰:如果不是独立完成怎能如此统一的文风,怎能将作者身份保密至今??
3.从时代方面看,兰陵在明代开放的大时代,能够自由言论,不怕文字狱;
从文字功底看,兰陵的文字潇洒自如,读来如行云流水,感到酣畅淋漓的同时不禁感叹其才华绝代。
从政治高度上看,至少是尚书级别的高官,应该经过殿试,进士及第。
从出身方面看,同样的弱小的市井人物,笑笑生把武大、应伯爵都描绘的非常好,而一个刘姥姥都有些“仙气”,对上至药铺门面-下到猪头、金华酒等大小物件的价钱了若指掌,说明笑笑生不仅经历过奢华,也吃过苦,是真正的平民出身,一路经过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的层层选拔,而后在官场多年奋斗上位,仕途成功而寿终正寝的朝臣。
考虑成书时间,曹雪芹站在兰陵的肩上,却写了一部没抄袭完的书;考虑成长经历,曹必然不能写,也写不成弱冠以后世界及经历;所以《红》的故事不到二十岁就终止,更像是少年童话故事书。曹的出身、家世,类似于接受父荫却不懂凡间的薄-瓜-瓜;于是乎,《红》成了抄袭《金》的家道中落的子弟回忆录。而兰陵堪比事无巨细且才华横溢自我奋斗的李-克-强,所以《金》成了类似克-强大视界的社会百科书。
《红》是曹、胭、高等多位苦情写手参照金瓶梅、全身心投入、限时十年写完的命题作文,我的看法是,给十几岁的小孩子读读还行,若然给三十岁的人对比着金瓶梅看红楼梦,是如何也看不下去的。
而《金》的作者是一位博学大儒兼政治家兼经济学家,不仅有过童年辛酸的往事,更经历了从秀才到进士的四道大考后混迹于官场,极可能从户部给事中做起,升到了礼部侍郎,并成功成为刑部尚书,这中间经历了无数的人来人往、世态炎凉,于六十岁致仕。
我们可以想见当年,也许是在回乡省亲的路上,也许是为父守孝的几月里,心怀苍生,才如泉涌的作者,回首自己的一生,猛然嗟叹世间的炎凉,人生的不易,于是提笔有神,将《金瓶梅》一气呵成,转交给书商看,书商看后为之动容,拍案叫好:“奇书!不知阁下可愿留下署名?“此时作者略加思索,微微一笑,轻舞挥毫:“兰陵笑笑生”,而后拂衣而去,深藏功与名。
下面加上些评论与回复
——————————————————————————————————
“黑红没道理”--“黑红还是算了吧---”黑红不应该”
生活跟大部分爱情小说不一样,生活难多了,做为人时刻端着的武器是勇气,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看两本书会有不同的感觉,正如琥珀说的,“十几岁读《红》,二十岁初读《金》,心中高下立判。《红》像诗,太精致,《金》才是现实人生,琐碎不堪,欲望浮动。”
《金》如同金庸的武侠,由于兰陵如同金庸一样经过很好的文学学习(明代的几次大考基本上全是考作文),而且有职场上世故,所以书中没有高深莫测,人物更人性化,对社会的市井、风物、人性都描述详实,而且人物的行事手段更真实,人性更丰富,如东方不败之于令狐冲,对比西门庆之于李瓶儿;而《红》如同古龙的小说,由于曹如同古龙一样小时候家庭落魄,四处为难,所以书中很多的非生即死,人物个性过于奇幻与偏执,如李寻欢之于林诗音,对比林黛玉之于贾宝玉。
很多人年轻时都迷古龙,可是到了三十多岁,大多数人又会再次喜欢上金庸;所以,对比如古龙的曹,很多人会觉得如金庸的兰陵更好(喜欢武侠的朋友推荐梁羽生闲说金瓶梅)。
很多人(包括毛泽东、鲁迅、胡适)都认为金是红的祖宗,唉,细看金后,我发现红的结构,托梦,预言,算命,诗基本都是抄的金。哎,我承认我冲动了,对比金批了一通红,其实红也是很好的书,小时候真心喜欢红,耐何现在觉得他抄了前辈的书,而又没有前辈写的全面真实深刻,红是本只写了10多岁经历的残书(⊙﹏⊙b!又黑了一次),算是“怒”其不争吧,是的,我绝没有怒曹及哀其不争的权利,我只想表达一点点这样的意向。
——————————————————————————————————
”答不对题,少干货"
-答案确跑偏了些;至于干货,我这里干货确实有些少;篇幅有限,我也加点不算干货的干货,金瓶梅三个字是什么意思,欧美翻译成插入金属瓶子中的梅花(雷人,但也说的通),白话本解释是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的名字的连体;我认为可以理解为:钱、酒、色,人之物欲大抵概括于此三者;这名字难道不比红的名字好?(又黑了红)。
是的,浩瀚精深的名著让非专业人士来做研究评论肯定扁平化,但专业人士往往精深的研究其中某一方向甚至某一人物,因此难免会枯燥一些。下面是网址,有兴趣的知友可以参研一番。
《金瓶梅》官员形象分析
(doc) 论《金瓶梅词话》中宴饮描写的市井气质
【论文】浅谈李瓶儿之死
_金瓶梅_饮食文化描写的当代解读
从《金瓶梅》看明代司法制度
从《金瓶梅词话》看明人服饰风貌--《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金瓶梅中涉及到官场中较大场面的细节,单调重复,写的远不如其他市井细节好,好多研究金瓶梅的人都已指出作者应该不是个职位较高的官,不过是个地方小官倒是很有可能。
这种观点我看过,但我想的恰恰相反,私以为大场面反而是单调重复的更多一些,远的不讲,我们从电视媒体上可以多次看到,现在众多中-央级别的会议多少的省*部官员因为单调重复而公然假寐,而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各种开、闲幕式,各种军训、学位仪式,难道不算单调重复吗?金的作者为小官的可能性是有,但很小,明代官场的官俸很低,所以大部分需要摊派,想要过上“纪晓岚”式的“私生活”是要高官厚禄支撑的,而有了那样的“私生活”经历才能写出来那种高真实度的“房-事日记”。
———————————————————————————————————
现在国际范围内只有原教旨保守的阿拉伯国家与封闭的朝鲜喜欢红楼梦,而欧美日韩拉丁都对金瓶梅推崇有加,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怎么得到的结论?谁做的调查?谁能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