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韭菜盒子」怎么翻译比较合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22-12-17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像这种地域性特别强,哪怕在中国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吃到的食物,在英语里面一般都是直接用原文,包括维基百科上也是这样,直接写 jiucai hezi。我个人比较认同这种译法,这也是(除了美式中餐之外)大多数美国的民族料理餐厅(比如日料、泰国菜、越南菜、印度菜、拉美菜、中东菜等等等等)的命名习惯。

想要翻译韭菜盒子还有一个问题:因为韭菜只有亚洲有产,所以没有一个确定的英语译名,一般称作 Chinese chives 或者 garlic chives。但 chives 实际上指的是细香葱,和韭菜的味道差别很大,更接近小葱的味道。如果要意译的话,对 chinese chives 没有概念的欧美人,一口吃进去味道那么重的韭菜,肯定要气得骂娘。如果是一些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常见的食材,那么用意译就相对靠谱一些。

但如果就直接拍一张图结束讨论的话,这答案就未免太无聊了。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美式中餐和一些其他民族菜系餐馆的命名规则,来想一下在一个英语国家,要怎么样描述某种自己民族的特有食品。

美式中餐(以及绝大多数移民国家的菜系)的命名方式一般来说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把整个名字意译成英文,在比较接近地道做法的中餐馆里面比较常见。举个例子:

从上到下分别是:榨菜肉丝、竹笋炒肉、香干炒肉,番茄炒蛋、虾仁炒蛋。直接把整个菜的做法写在菜名里,优点是就算点餐的人对中餐一无所知也看不到实物(当然在美国不太可能),也能大概知道一道菜里面加了什么东西,尝起来是什么味道。坏处就是菜名太长、不好记,不够朗朗上口。

第二种命名方法是将菜名拆成两部分,表示做法的那部分直接用原文转写,而表示里面加的主料的那部分(一般是某种肉)则用英文写。这种命名方法在偏美式的中餐馆里比较常见,在偏美式的拉美餐厅也有不少。举个例子:

上面是炒米粉,下面是捞面,在粤语原文直接转写的 Chou Mei Fun 和 Lo Mein 前面,标上可以选的各种主料。在美国这样饮食多元化的地方,大部分经常下馆子的人都能记住大菜系的几种特别的菜式。

这种命名方式的好处就是,一个简短的、异国氛围感重的,而且能表示一大类食物的词比较容易记,而某个单独的食材的名字则要难记得多。在国内也可以看到这一现象:很多人都知道天妇罗是一种把食材裹上面衣炸的料理,但不会有日料店在菜单上写埃比天妇罗(虾)或者卡波恰天妇罗(南瓜)。同理,对美国人来说,Kung Pao Chicken 肯定比 Kung Pao Kai Ting 容易记。

第三种命名方式是直接把菜名整个从原文搬到英文里,在日料店、印度餐厅和泰式餐厅尤其常见,但很多拉美餐厅和中东餐厅也会用这种方式。举个日料店的例子:

一眼看过去,这间日料店的面类菜单里几乎一点英文都找不到,纯用原文的发音了。当然,为了照顾对日料不熟悉的人,他们把一碗面里所有的料全都用小字写在下面了。

如果是拉美餐厅,要搞这一套相对来说就简单一点。一是因为西班牙语在美国十分普及,二是西语里面很多词长的跟英语很像,猜起来很方便。但如果是日语、泰语这样的语言就很难猜,必须得读下面的说明,有的人就懒得看了。更离谱的情况是菜单上说明和插图都没有,好奇心强的人可能会问服务员,懒人可能就直接去点别的菜了。

说回韭菜盒子,这三种方法都能用在韭菜盒子上嘛?我的回答是可以。第三种讲过了,这里主要讲前面两种。

第一种完全意译的方式是大多数美式中餐馆采用的命名。“盒子”是一个比较难翻译的词,我觉得可以有三个候选项:1. pocket sandwich / pocket pie / pocket,用于描述填馅的、全包或者半包的包型面食,也是现在常见的韭菜盒子用的翻译;2. dumpling,可以指世界各地的上百种填馅或者不填馅的面食,在美国一般指中式 / 日式饺子;3. pan-fried bun,用于描述生煎包和水煎包的词。

个人来说,我觉得第一种和第三种都行。第一种能蹭一下知名度很高的冷冻三明治牌子 hot pocket,而且韭菜盒子和几种典型的 pocket sandwich(比如 calzone)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第三种的知名度不如第一种高而且太长,但描述上更为精确。而第二种容易和饺子混淆,所以不推荐。

按照这种方式,韭菜盒子的英文名字就是 Chinese chives pocket 或者 Pan-fried Chinese chives bun。我觉得读者应该能看出这样翻译的问题在哪儿:名字太长了,根本记不住!

而第二种方式就简单很多,在各种方面上都比第一种要好一些。虽然韭菜盒子是所有菜盒子里面最常见的,但也不是没有其他馅料的盒子。所以,按照美式中餐的命名习惯,“盒子”是一种特殊的料理方式,应该直接写作 Hezi 或者 He Zi。加上主要配料的 Chinese chives,名字自然就是 Chinese chives Hezi。

最近几年,台式割包在美国火了一小阵子,Bao 这个词也就成了指代这种中式包点的通用称呼。如果有人把韭菜盒子推广到加州或者纽约,或者在 tik tok 上发几个爆款视频,想必不久之后 Hezi 也能掀起一轮新的浪潮。到时候除了 Chinese chives Hezi,勇(异)于(想)创(天)新(开)的美国人说不定还会发明 Jalapeno Hezi,Broccoli Hezi,甚至 PB&J Hezi 和 Nutella Hezi,带给中国人的冲击恐怕不亚于草莓麻婆豆腐。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17 02: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