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国向世界宣战经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6-05-01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一、八国联军为什么要进攻北京?

从历史档案来看,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的各国公使馆被义和团与清军围困攻打,同时由于义和团破坏铁路和电报线,北京公使团与外界完全失去联系。而公使团在6月初曾经明确给了天津的领事和大沽洋面上的军队一个授权,原文如下(可能有个别字词不准确):

“于清国海面驻有舰队之各国,其公使要求,若北京因电信及铁路中断而被封锁,且如现今所担心,匪徒最终占据优势,则各国政府应当委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以下列职责,即采取一切必要之措施以应付事变,解救北京。”
因此,当6月底7月初,北京的公使完全与外界失去联系、各种谣言四起后,天津领事团代行公使团职责,动用授权,下令进军北京,解救公使。

所以在西方的历史叙述中,这是一场解救在京侨民的军事行动。


二、关于大家提到的宣战。

通常说清政府宣战,是因为在1900年6月21日,面对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发表了一份上谕,其中讲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但这份诏书能不能被称为“宣战”一直是存在争论的。这道诏书没有说明向哪一国或向哪几国宣战,也从未以任何形式送达任何外国政府。它只是一份向国内民众发出的文件。因此有很多学者并不认为清政府进行了宣战。

作为旁证的两件事:
其一,清政府在发布这份上谕的同,电旨各省督府:“朝廷慎重邦交,从不肯轻于开衅。”又电谕驻外使节,让他们向各国政府说明:“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以与各国开衅”。
其二,其实并没有出现整个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战争,相反,当时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即“东南互保”。华北在打仗,华中、华东、华南各省则与西方各国达成了互保协议,大意为:各省督抚在辖内维持社会秩序、保护西方人正当的生命财产安全,西方军队可以在港口一定区域停留,但不可与当地军民有近距离接触以防产生矛盾纠纷。而清政府是支持东南互保的。


三、最后稍微再说几句,关于义和团运动。

其实对于义和团运动本身,我个人是持同情态度的,我总觉得它与太平天国还不一样。我们习惯于总结出一些特别高大上的东西,比如西方商品的倾销造成了中国小手工业破产等等,其实我个人更愿意从更低的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因为义和团是一场农民运动,农民是不可能理解西方商品倾销、小手工业者这类概念的。实际上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他们最恨西方人的主要两件事情:教堂、还有铁路。

教堂的危害不仅是造成了信教的中国人仰仗西方势力欺压不信教的中国人(这是我们通常提到的),还有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就是教堂大多修建在城外的山上(因为不让外国人入城),而教堂的建筑往往是哥特式的,本来就在山上,地势较高,又来个尖细的屋顶,上面还有一个十字架,整个建筑给人的感觉就是高耸入云得可怕。这让中国老百姓觉得这些教堂一定会惹怒上天。所以1899、1900年山东、直隶大旱,当时义和团发出揭帖称:“不下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住天。”这句话单独看,觉得无比荒谬,但如果你理解了这背后的关系,你会发现它无比地有逻辑,也因此能迅速获得认同。

另外一个让中国老百姓恨得要死的是铁路。虽然从长远来看,铁路的修建是交通的重大发展,但当时显然并不能让人们感特殊的到这一点。而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他们不可能享受到铁路带来的出行便利。相反,修建铁路有时候会侵占田地,这已经够要命的了;可有时候,铁路倒是不占田地了,可它占了坟地!!更要命的,它不占田地也不占坟地了,可是它把我家附近的风水坏了!!!这种破坏是我们今天往往忽略掉的,但它在当时恰恰是致命的。对于老百姓来说,田地被占也许能忍,但坏风水这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忍的。

所以后来在义和团运动中,首先被破坏的、破坏最严重的,就是教堂和铁路。

当我们习惯于归纳总结之后,往往会忘了事情的根本。尤其是对于义和团这样一场自发的农民运动来说,一定要回到更乡土一些的层面上去。也正是因为这些,我从感情上比较同情义和团。


四、最后说明,尽管义和团存在各种问题,但我也不是要替八国联军说话,八国联军入侵这件事、尤其是他们攻陷北京后的抢劫行为,没什么可值得辩护的。就好像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烧圆明园,尽管咸丰一错再错在先,但这依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一事的谴责。我只是希望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复杂的历史。需要反思的东西很多,搞清楚历史事实本身,才能更好地反思。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25 13: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