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谁帮蔡锷逃出北京的?小凤仙的相貌算不上美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小凤仙

1916年12月2日,北京《国风日报》第2版以《追悼大会纪事》为题,报道了12月1日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举办的蔡锷追悼会,段祺瑞(时任国务总理)、许世英(时任内务总长)、伍廷芳(时任外交总长)均到场,大总统黎元洪、副总统冯国璋亦派代表参加,小凤仙“几欲以泪浴面”。

小凤仙提交了一篇诔(音如垒,一种哀悼文体),由王血痕(曾任《爱国晚报》主笔)代笔,另挽联二,《国风日报》提到的是短联,长联为: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终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愁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短联中“竟短命”与“是英雄”对得勉强,且“竟”是仄声(此处应用平声,但可变通)。长联则是民国名联。

刘成禺(民国元老,蔡锷出逃的见证人之一)在《洪宪纪事诗本事笺注》中称短联是“某髯手笔”,未透露姓名。

长联代笔者有易顺鼎、樊增祥、杨云史、檀玑、苏逸云、王闿运等说法,易、樊、杨、王是当时文坛领袖,可能是附会。一般认为,此联作者是易宗夔,或为讹传讹。

生在哪里是个谜
小凤仙,本名朱筱凤,张相文在《小凤仙传》中称:“父某清季为武官,落职后,贫不能自活,携家卖饼上海,久之,益困,遂质凤仙与妓寮。”

张相文是著名地理学家、教育家,本文发表于1929年,离小凤仙成名不久,似乎可信。但经学者曾业英辨析,此文改编自别人文章,未作深入考证。

关于小凤仙的籍贯,至少有三种说法:

谭戒甫在《蔡公松坡之轶事四则》中称:“小凤仙,杭产也。”

《盛京时报》则说:“凤仙张氏,河南人也。”

余澹园在《平山堂札记》中说,小凤仙是扬州盐商尤家之后,因官司家道中落,母亲死于火灾,她被二舅卖到苏州妓院。范烟桥在《小凤仙身世之谜》中则称她是扬州街头弃婴,被妓女收养。

1951年,梅兰芳到沈阳,小凤仙亲自拜访,梅的秘书许姬传记下小凤仙原话:

“我的父亲姓朱,母亲是偏房,大老婆瞧我们不顺眼,母亲带我离开朱家单过。母亲死了,姓张的奶妈抚养我,所以我姓张。辛亥年,奶妈在浙江抚台曾子固(指增韫,字子固,蒙古镶黄旗人,清代最后一任浙江巡抚)将军家帮佣,革命军炮轰曾(增)府,奶妈带我逃到上海,把我押给姓胡的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十三岁那年,正遇张勋攻打南京,我跟胡老板逃回上海。以后到北京陕西巷云吉班(在八大胡同中属小班,只接达官贵人)卖唱做生意,就认识了蔡将军。”

叙述甚详,却不知为何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即晚清著名小说家、《孽海花》的作者曾朴。

小凤仙的相貌算不上美人
据曾朴的儿子曾虚白称,“小凤仙原本是杭州一个旗人姨太太的女儿……临终时,把这孤女托给老妈子。老妈子领着小凤仙,就住在先生(指曾朴)杭寓的对门……先生可怜小凤仙的遭遇,因与她养母约,每年津贴她若干钱,叫她带着小凤仙,到上海考学堂读书,不能让她堕落。”

几年后,曾朴到南京,与宴席间突遇小凤仙,始知她已成妓女,还“赶到她的寓所,把老妈子痛责了一顿”。

曾虚白说,这些都是曾朴亲口讲给他的,但曾朴的话未必靠谱,因他称后来在北京又遇见了小凤仙,“已变成了红极一时的红姑娘”。

事实上,在1915年11月11日蔡锷逃离北京前,从无媒体提到过小凤仙。

1913年2月下旬,北京《民主报》按八大胡同“每岁春季”的旧例,搞过一次妓女评选,评出“博士”4名、“学士”33名,云吉班的洪红宝被列为色科“学士”,小凤仙却不在榜中。可见,她并非“红姑娘”。

未入选,可能因小凤仙“上颚左右二牙外露,开口颇损美观”。《民初史略》也说她:“相貌乏过中姿,性情甚是孤傲,所过人一筹的本领则粗通翰墨,喜缀歌词。”
曾虚白说:“卒经先生(指曾朴)从中劝解,完成了这一英雄美人的结合。”但据蔡锷手下师长李鸿祥回忆,小凤仙本是他逛八大胡同时招来的雏妓,“年方十四五,貌非甚美,而歌喉婉转”,蔡锷亦在座,觉得小凤仙唱得不错,就“征我同意转条”。

蔡锷并未沉迷于小凤仙
蔡锷结识小凤仙,被许多人解读为“佯装沉迷酒色,以蒙蔽袁世凯”。

事实上,蔡锷在京任经界局督办期间,工作勤奋,与小凤仙往来有节。蔡的下级周钟岳说:“(蔡锷)制定法规数十种,曾印有经界法规一巨册。又指定人员,研究中国田赋制度,并派员出国考察,搜讨中西书籍,详加编辑,成为《中国经界概要》《各国经界概要》两巨册,时值倭寇提出《二十一条》,以胁迫袁政府,松坡感愤国危,力请备战,著《军事计划》数十篇,其中有数篇,为蒋百里协作。予时在松坡先生幕府,见其治事甚勤,安有……惟逛娼赌博,以求消遣之事。”
     1915年10月14日上午,京畿军政执法处排长吴宝鋆(音同云)带兵闯入蔡锷住宅,蔡因上班不在家,据上海的《时报》报道:“有着军服者五人贸贸然来,声称系军政执法处卫队,奉处长谕:‘有大总统令,命查抄盐商何姓寄存之赃物。’蔡宅家丁方欲拦阻,已排闼而入,翻箱倒笼,颇极骚扰,其势汹汹,不可理论。”
事后吴宝鋆称是误会,但显然是袁世凯已怀疑蔡锷,让吴抄家以寻找证据,此后蔡“始连日逗留凤仙家,品茶奏曲为乐”。

蔡锷当时已有两位夫人,感情甚笃。面对十六七岁的小凤仙,蔡锷可能只是逢场作戏。当时城市无公共空间,休闲、娱乐、品茶、公务会谈等一般都在妓院进行。


谁编出“美人救英雄”的故事

是谁帮助蔡锷逃离北京?小凤仙、曾鲲化(时在交通部任职)、端纳等都曾自称是策划与操作者。端纳是澳大利亚记者,最早对外公开《二十一条》,曾口述《端纳回忆录》,绘声绘色地讲了蔡锷逃跑经过,但细节时间对不上。

学者曾业英认为,目前看来,当事人、黎元洪的亲信哈汉章记述最合理。蔡与哈是同学,11月10日,哈母大寿,蔡约几人“聚博终夜”。早晨7点,蔡到新华门,做出袁世凯召见他、他却到早了的样子,还打电话给小凤仙,约中午十二点半吃饭。趁监督者放松警惕,蔡锷直奔前门火车站,逃出北京。

哈汉章说:“松坡走后,予受嫌疑最重,从此宅门以外,逻者不绝……小凤仙因有邀饭之举,侦探盘诘终日,不得要领。乃以小凤仙坐骡车赴丰台,车内掩藏松坡上闻。予等亦宣扬小凤仙之侠义,掩人耳目。明日,小凤仙挟走蔡将军之美谈,传播全城矣。”

可见,为洗清自己,大家才共同创作出“侠妓”小凤仙的故事,真正帮蔡锷脱逃的是其部下李鸿祥等。美人救英雄的故事契合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

1916年11月8日,蔡锷喉癌去世仅4天后,《申报》便刊出民鸣社戏剧广告《再造共和之大伟人蔡锷》,将蔡锷与小凤仙的传说搬上舞台。12月5日,《申报》刊笑舞台上演《筱(音同小)凤仙哭祭蔡锷》的广告,称:“筱凤仙与蔡锷究有何等关系,筱凤仙何以哭祭蔡锷,恐知之者甚鲜,本舞台访得实情,编成斯剧。”
此后,小凤仙的名字频频出现于报章。

易宗夔只是抄录者
小说、戏剧将小凤仙描绘成倒袁的“总设计师”,其实她文化程度不高。1951年她给梅兰芳写信,语言欠流畅,全文不到200字,还有两个错别字。

一般认为,小凤仙的长挽联出自易宗夔手,易早年与谭嗣同等创立南学会,因发表《中国宜以弱为强说》名噪一时,被湖广总督张之洞斥为“匪人邪士,倡为乱阶”。易后来留学日本,民国时出任众议员。易宗夔用古文写过《新世说》,完全模仿《世说新语》,蔡元培为之题跋,赞“几乎无一字无来历”。虽写旧文章,易却写信给陈独秀、胡适,推崇文学革命。

《新世说》中收了长挽联,后人以为是易代作的明证,其实苏逸云在《卧云楼笔记》中也收了这副长联,但苏进京时,蔡已离京,二人无交往。可见信笔所录,不足为据。

学者伯翔考证认为,长联作者应为朱颉成,朱是晚清进士,曾任国会议员,与蔡锷往来密切,小凤仙与朱的姨太太有交情。朱的长子朱有瓛(音同环,著名教育学家)、次子朱有玠(著名园林学者)均知此事。

清同治时进士檀玑在笔记中称,自己曾为小凤仙写挽联,如长联作者确定,则短联的“某髯”应为檀。

檀玑在翰林院工作了30多年,自称“天下翰林皆后辈,朝中宰相半门生”。檀的名气不大,但文章老到,书法尤出众。但江苏常熟人庞病红称自己是短联作者,他在《红脂识小录》中具载此事,全联为:“素车白马而来,谁料周郎竟短命;名士美人无数,早知李靖是英雄。”

晚年爱美却不爱干活
蔡锷可能曾为小凤仙赎身,蔡逝后,小凤仙一度似有殉情之念,诸多小说、戏剧亦以此结局。据《长沙日报》1916年11月30日报道,警方传小凤仙到署询问,“警官乃言生命至重,万不可轻萌短见。凤仙答谓:‘个人之事,可不必管。’”

事实上,小凤仙只是离开了云吉班,仍在八大胡同谋生。

1951年春,梅兰芳赴沈阳演出,下榻于政府交际处招待所,收到小凤仙字条,借口家侄张鸣福曾和李万春学徒,打听下落,实希望从梅处获得帮助。

梅兰芳与小凤仙见了一面,了解了她后来的经历。离开八大胡同后,小凤仙嫁给东北军一名师长,移居沈阳,师长死后,改嫁其厨师陈某,陈某去世后,1949年,小凤仙又嫁给丧妻的李振海,成了4个孩子的继母,对外自称叫“张洗非”。

据小凤仙的继女李桂兰回忆,晚年小凤仙“爱美,整洁,不爱干活”。家中生活完全靠李振海支撑,生活困难,但小凤仙“干得最多的活就是洗自己的衣服,从来不做饭,但是生活却很有规律,每天早晨自己出去遛弯的时候,都会在外面吃过早饭”。

当时“大家都穿得很土气,可是她(指小凤仙)特别爱穿旗袍,而且在旗袍一侧别着一个小手帕”,李桂兰问为什么,小凤仙不答。

小凤仙向梅兰芳详细讲述了她当年怎样帮蔡锷逃跑,多属虚构,梅为她提供了一些帮助,后小凤仙给梅写信表示感谢,梅未回复。

1954年3月,小凤仙突发脑溢血倒在自家平房旁的公厕里,终年可能是54岁,也可能是55岁。(蔡辉)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大刺猬 发表于 2017-08-14 | 只看该作者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这就是传说中的小凤仙?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偶来偶来 发表于 2017-08-15 | 只看该作者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历史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0 14: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