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海外游学当生意 学校和教师成了“人头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近年来,短期海外游学十分火热。十余天的游学,价格动辄数万,学校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组织价格高昂的暑期游学?媒体调查发现,市场上的游学机构与学校之间有一条潜在的利益链。一些游学机构坦言,组织这些项目,学校能从每个学生的花费上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间,而带队老师可获得免费出境的机会,也成为游学项目的一个潜规则。

  学校组织高价暑期游学,其实就是把它变成了一门生意。而且相比其他生意,学校拥有几大独占优势。

  首先,旗号很“高大上”。中国人讲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这句话作为学校游学活动的宣传标语,简直再有说服力不过。

  其次,相比市场上的商业游学组织机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纽带更紧密,一般而言,学生和家长更信任学校,认为其组织游学的教育纯粹性更高。而学校恰恰利用了信任为自身背书,把游学变成比其他商业机构更赤裸裸的生意。

  最后,学校组织游学报价比旅行社贵得多,家长们未必都不知道行情,但考虑到不参与的后果——孩子被同学排挤、未来可能受到老师和学校不公正待遇,也只能咬着牙买单。

  把海外游学当生意,学校就成了“人头贩子”。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和家长是通过参与高价海外游学,向老师和学校“纳贡”。许多知名学校组织此类活动,无非是考虑到能够读得起该校的学生,要么家境宽裕,要么有其他资源,家长们不会在乎几笔海外游费。更进一步来说,组织海外游学是又一条牟利渠道,老师们则可以获得间接“公款旅游”的机会。

  而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积极参与也是基于隐形的竞争考量。毕竟在学校中,学生之间最终要获得考试成绩或其他层面的成功,除了日常学习投入度的比拼,也需要争夺老师的教育资源倾斜。

  从以往争抢名校入场券的高价赞助费、争夺学位房、再到日常的“谢师宴”、节假日给老师送礼,都遵循着同样的逻辑,也构成了隐秘的利益输送链条,学校组织的高价海外游学行情火爆,不过是潜规则的又一次显现。

  虽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称,公立学校跟商业机构合作拿“回扣”违反相关规定,家长可以举报。然而,撇开证据收集的难度不谈,家长们能承受得罪老师和学校的风险吗?

显然,面对如此问题,靠家长“自救”是不可能的,关键还是在于,这么多学校大搞海外游学,当地教育部门为何没有加强监管呢?

  依法合规,价位合理,确实能开拓学生眼界、增进学生见识的海外游学,自然应当肯定和鼓励,但如果学校和教师只是将其视为敛财的工具,学生和家长将之等同于炫耀和攀比的光环,或者因为怕得罪学校和教师而背上沉重经济压力勉强参加,那这样的海外游学不要也罢。不过,两种初衷、性质、作用等大相径庭的海外游学如何鉴别,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深入调查和细致甄别。

  太阳底下无新事,学校大搞海外游学的路径和底子其实一戳就穿,如果此类问题总是要等媒体曝光,地方教育部门才后知后觉,来一次不痛不痒的清理整顿,那么没过多久同样的故事就会继续上演,顶多只是更新一个版本。唯有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严加规范、加强监管,才有可能从源头上避免海外游学变成某些机构或个人敛财的工具,让真正名副其实的海外游学惠及有需要的学生。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0 14: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