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海外游学当生意 学校和教师成了“人头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近年来,短期海外游学十分火热。十余天的游学,价格动辄数万,学校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组织价格高昂的暑期游学?媒体调查发现,市场上的游学机构与学校之间有一条潜在的利益链。一些游学机构坦言,组织这些项目,学校能从每个学生的花费上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间,而带队老师可获得免费出境的机会,也成为游学项目的一个潜规则。

  学校组织高价暑期游学,其实就是把它变成了一门生意。而且相比其他生意,学校拥有几大独占优势。

  首先,旗号很“高大上”。中国人讲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这句话作为学校游学活动的宣传标语,简直再有说服力不过。

  其次,相比市场上的商业游学组织机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纽带更紧密,一般而言,学生和家长更信任学校,认为其组织游学的教育纯粹性更高。而学校恰恰利用了信任为自身背书,把游学变成比其他商业机构更赤裸裸的生意。

  最后,学校组织游学报价比旅行社贵得多,家长们未必都不知道行情,但考虑到不参与的后果——孩子被同学排挤、未来可能受到老师和学校不公正待遇,也只能咬着牙买单。

  把海外游学当生意,学校就成了“人头贩子”。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和家长是通过参与高价海外游学,向老师和学校“纳贡”。许多知名学校组织此类活动,无非是考虑到能够读得起该校的学生,要么家境宽裕,要么有其他资源,家长们不会在乎几笔海外游费。更进一步来说,组织海外游学是又一条牟利渠道,老师们则可以获得间接“公款旅游”的机会。

  而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积极参与也是基于隐形的竞争考量。毕竟在学校中,学生之间最终要获得考试成绩或其他层面的成功,除了日常学习投入度的比拼,也需要争夺老师的教育资源倾斜。

  从以往争抢名校入场券的高价赞助费、争夺学位房、再到日常的“谢师宴”、节假日给老师送礼,都遵循着同样的逻辑,也构成了隐秘的利益输送链条,学校组织的高价海外游学行情火爆,不过是潜规则的又一次显现。

  虽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称,公立学校跟商业机构合作拿“回扣”违反相关规定,家长可以举报。然而,撇开证据收集的难度不谈,家长们能承受得罪老师和学校的风险吗?

显然,面对如此问题,靠家长“自救”是不可能的,关键还是在于,这么多学校大搞海外游学,当地教育部门为何没有加强监管呢?

  依法合规,价位合理,确实能开拓学生眼界、增进学生见识的海外游学,自然应当肯定和鼓励,但如果学校和教师只是将其视为敛财的工具,学生和家长将之等同于炫耀和攀比的光环,或者因为怕得罪学校和教师而背上沉重经济压力勉强参加,那这样的海外游学不要也罢。不过,两种初衷、性质、作用等大相径庭的海外游学如何鉴别,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深入调查和细致甄别。

  太阳底下无新事,学校大搞海外游学的路径和底子其实一戳就穿,如果此类问题总是要等媒体曝光,地方教育部门才后知后觉,来一次不痛不痒的清理整顿,那么没过多久同样的故事就会继续上演,顶多只是更新一个版本。唯有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严加规范、加强监管,才有可能从源头上避免海外游学变成某些机构或个人敛财的工具,让真正名副其实的海外游学惠及有需要的学生。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1-17 02: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