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方世界的分区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dora 发表于 2017-0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这个东方世界就是东亚文明的同义语。这是我们同一种族的人类的文明。

这个东亚又可以分为发展能力有相当明显的区别的东北亚+和其余东亚两个部分。前面已经说过,东北亚包括三个民族六个政体(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飞地新加坡)。

而其余东亚就等于减去新加坡再减去太小的文莱后的东盟8国加上无法归入其它区域的朝鲜和蒙古共10个单位。

还有一个依据政治历史的划分法:富裕东亚就是日本加四小龙。前公东亚就是以前实施过全盘公有制/计划经济的中国、蒙古、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六国。不过朝鲜通常总是找不到数据。因此进入统计的只有五国。剩下的其余非公东亚还有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和缅甸五国。这样三个区各有五个单位。这是巧合。

这两种分类法,在不同的场合分别使用。有时候,我还会把中国单独划出。

4.1:东亚15政体资讯总表

国家名称
国民综合指数
西式民主指数
人均收入1960
人均
收入1990
人均收入2011
年增%
1960
2011
年增%
1990
2011
GDP
2011
2011
人口万
新加坡
107.1
5.88
395
11 845
46 241
12.29
9.43
2 397
518
中国
105.8
3.00
92
314
5 445
9.83
15.47
73 185
134 413
中国香港
105.7
6.42
430
13 478
34 457
10.77
5.65
2 437
707
韩国
104.6
8.13
155
6 153
22 424
11.73
7.11
11 162
4 978
中国台湾
104.6
7.57
260
11 137
19 154
11.62
5.21
4 782
2 497
日本
104.2
8.08
479
25 124
45 903
10.05
3.08
58 672
12 782
蒙古
100.0
6.35

1 168
3 056

5.91
86
280
越南
94.0
2.89

98
1 411

15.1
1 240
8 784
柬埔寨
92.0
4.96
117
90
900
6.07

129
1 431
马来西亚
91.7
6.41
299
2 418
9 656
9.73
9.18
2 787
2 886
泰国
89.9
6.55
101
1 495
4 972
9.93
6.89
3 456
6 952
老挝
89.0
2.32

207
1 320

11.36
83
629
菲律宾
86.1
6.30
257
719
2 370
7.14
8.04
2 248
9 485
印尼
85.8
6.76

621
3 495

10.00
8 468
24 233
巴布亚新几内亚
83.4
6.32
117
774
1 844
8.22
6.85
129
701
富裕东亚
104.5
7.92
375
18 396
36 985
10,37
10.37
3.78
21 482
前公东亚
104.9
3.02
92
314
5176
-2,87

15.43
145 537
其余东亚
86.9
6.60
204
1235
3862
10,19
10.19
8.79
44 257
合计/平均
101.05
4.27
146
2 174
8 106
8,43
11.56
6.80
211 275

第一节  高素质东亚/富裕东亚+

现在我们单独来看全球最高国民综合素质指数的东北亚+地区六个政体的情况。

这些政体的素质指数相差如此细微,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四个政体规整的阶梯和两个国家的例外。

中国的素质指数仅次于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新加坡,但收入水平却只能叨陪末座,那原因已经讲过,不再重复。

相关系数=-0.898(已按人口加权)

相关系数=0.164(不按人口加权

[img=0,1][/img]
4.1:高素质/富裕东亚国民素质与人均收入关系

相关系数不好,因为中国和日本两个反常。一加权,则绝对负相关,这自然是中国的高素质高人口加低收入所致。

日本的成功那是从1860年代的明治维新就开始了。那个时段,和中国的洋务运动同期。短短30年后,日本就打败了比它庞大数十倍的大清朝,不仅摆脱了被殖民的厄运,还成为可以和西方列强并驾齐驱的举世仅有的那个时代的东方强国。当然日本的野心也是膨胀得太快,在20世纪的30-40年代,不仅想独吞中国和整个东亚,甚至疯狂地向比它强出数倍,又远居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挑战。最后大败亏输,打回原形,永远失去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问鼎世界一流的资格。

日本的第二度辉煌已经不是全面的,而只是在经济上。从1960-1990年代,日本也的确是创造了一个之前亘古未有,但之后已被中国超越的经济崛起的奇迹。一时间,日本要买下美国、买下世界的传言甚嚣尘上。可惜被西方联手的广场协议1所腰斩。自那时到今天,已经快三十年,日本经济一直陷于极度的停滞之中。直到现在的安倍又把日元贬下33%,才换回了些微的经济活力。


[1]广场协议(Plaza Accord)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引自《百度百科》
      该协定签于1985年,到1989年,日元兑美元从250 :1升至120 :1。日本贸易优势不再。从1990年代至今,超过20年,经济陷于长期萧条。



      韩国的成功起始于1970年代的卢泰愚时代。以后历经波折,迄未中断。从金大中开始,还实现了多党政治。近二十年来,与日本相反,韩国在已经富裕的国家中,是唯一的一个依然保持相当高的,类乎于发展中国家才有的高增长率。(当然它还远不及日本富裕。)小小一个韩国,不仅在经济上已经举足轻重,在影视文化产业上也取得甚至比大大的中国更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那真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

有人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能够经济现代化制度西方化同时成功,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西方的爹。或者说,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能至少经济上发展成功,也是因为它们有一个西方的爹。

笔者认为这个论点不能成立。因为由于西方几百年的强势,几百年的殖民历史,在这个非西方的世界里,有个西方爹的国家可是多了去了。反倒是,一直没有一个西方爹的国家,不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我知道的就只有:日本、泰国、埃塞俄比亚和中国四个国家至始至终没有(完全)丧失过主权而已。其中,只有日本真的没有被殖民主义征服过。但二战中也被打趴下。中国靠的是体量太大。泰国靠的是作为英、法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地带。而埃塞俄比亚幸免靠的是它的对手(意大利)太脓包。

日本加四小龙能够成功,不仅是靠它们各有一个西方爹,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人民所拥有的卓越素质水平。

也只有人民的素质水平这一点,才可以解释,正宗华夏文明在东南亚的飞地,新加坡何以能越众而出,取得与它毗邻的,任何东南亚国家望尘莫及、瞠乎其后的发展成就。

而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能够成功移植西式民主。这才与它们都有美国这个西方爹深切相关。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体制的示范效应,也只是在这三个政体的经济水平在威权制度下已经发展到相当富裕的程度以后,才显示出来。

至于新加坡和香港的西式民主踯躇不前,又是各有原因。

第一个原因应当是英国远不及美国强势。其次这两座城市的居民都是华人,他们是习惯或可以用威权的方式统治的。而且威权的方式的确也有它的许多方便之处。比如只要领导足够睿智,它可以免去许多费时的争论。再次,新加坡大体与它有一个极为强势的领袖李光耀有关,香港则与现在它有了一个大陆爹有关。第四个原因可能一些人不愿意听,就是新加坡的一党制未必不比西方经典的多党制更优秀。这个一党制能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还要看它在中国、越南等国运作的效果。

香港的西式民主还没有开始施行,就已经严重地扰攘不安。2015年6月,香港普选特首的议案居然被泛民派以“假普选”为由否决,这让本人极度失望。本来以为,香港是中国人土地上比台湾都要更适合试行西式民主的地方。因为那是一个城邦,比台湾还富裕得多,又有英国人留下的法制传统。如果那里都无法搞,大陆真的是不要去想了。

西方世界发展更好的原因并无法移植,除非你肯把自己的人种都灭掉或化掉,把地盘干脆就像美洲印第安人似的(自愿还是被迫?)让给欧洲人。

仅仅改信他们的宗教肯定是不够的。比如菲律宾,已经从西班牙人手里就皈依了罗马教庭,已经有长达数百年的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统治,但并没有发展起来。非洲和南亚国家就更不用说,都是欧洲列强几百年的殖民地了,有好些国家也有许多基督教徒,可是除了几个小小的例外,发展起来了吗?所以刘晓波说的经过300年的西方殖民就能现代化或民主化,并经不起事实的辩驳。除非那里是空地。

东北亚5个政体(日本+四小龙),经济上能够已经发展到发达, 1个(中国)能超速发展35年,已经迅速逼近初步发达(人均1万$),其根本的、共同的原因,应当不在政治制度,因为它们显然奉行着十分不同的制度。中日韩这三个民族的共同点是它们同处于一个文明区,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的根,那就是华夏文明。用一个形象来比喻,就是,你的祖先只要惯使筷子,就有希望追上惯使刀叉的文明,也跟着发达起来。筷子不劣于刀叉,筷子可以追上刀叉。有说儒家文明、东方的价值观使东亚能够急起直追。第三个观点是说:东方的威权式的政府,和负责任的家长式的领袖(比如邓小平、李光耀、马哈蒂尔)是东方能够成功的又一秘诀。

这三个秘诀本人都同意。但本书要加上的是第四个,任谁也偷不走、学不去的第四个秘诀,那就是中、日、韩三个民族的绝顶的聪明。这个聪明不是只可以说说,而是可以量化的。而且笔者认为勤劳、节俭等东亚人固有的优良品德也都可以算作广义的聪明或智慧的一部分。当然本人知道聪明有丰富的内涵,不是所有的方面都可能量化。但我们可以用这些民族/族群/国家/政体的整体成就来笼统地量化这个国民整体的素质水平。我们或者可以用国民整体素质这个涵义更宽泛的词来表达我们讨论的民族/国家人民的整体质量。这个水平当然也是随着各项因素(除了基因,收入水平、教育、医疗、优生等因素的发展,显然都对其发展有明显的影响。)的演变发展而演变发展,但它比起政府、政策、制度、人均GDP等都要稳定得多。笔者追随林恩/万哈宁的判断,认为这是决定一个民族/国家整体成就的最重要因素。东北亚的非凡崛起,归根结底,只能从这个因素得到最充分的解释。

第一节 其余东亚

把这个小区叫做其余东亚而不是东南亚是为了纳入蒙古和剔除新加坡。

其余东亚国家的人民,平均素质水平在83以上。蒙古人的素质分数达100,超过欧洲人的平均分。越南的分数高达94,足可媲美东欧国家。

但是在下图中我们看得见,明显收入更高的反而是那几个综合素质更低,但没有搞过全盘公有制的国家。相对素质分数最高的是那几个离中国近,但搞过全盘公有制的国家。但是它们的人均收入比那些素质比它们平均低下8分的,只是没有搞过全盘公有制的领邦少了一半还不止。它们的落伍真的是走错了路所致。

这里的相关性合在一起不好,但两个颜色分开自然会好。

而马来西亚和泰国,则是超常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依本人看,是沾了其国内有除了新加坡的东南亚国家中最高的华人比例所致。这一点,本书后面部分还会专门讨论。

印度尼西亚的不错的发展成绩让本人惊羡。因为从笔者观察到的一般规律而言,这个国家有很多的发展劣势。比如部族太多;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太晚;比如过于强烈的宗教意识;比如人口众多;比如国民素质分数相对较低;比如在低发展国家中明显早熟的西式民主制度。在这么多不利条件的前提下,这个国家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本人只能表示衷心的祝贺,愿它今后还能一路走好。

还请大家把图4.2的黄色前公国家和蓝色非公国家,分别各自排序。您是不是可以看见,那个素质/收入的相关性真的还是十分地良好?

[img=0,1][/img]
4.2:其余东亚国民素质与人均收入关系

按照汤因比(他已于1975年过世)的划分,东南亚以前属于印度文明的子文明(因为佛教),以后有两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成为伊斯兰文明的子文明。至少在40年后的今天,本人对这个划分不能服气。首先,东南亚的土著,在人种学上就属于蒙古人种,就是太平洋上大部分岛屿上的原住民(波利尼西亚人)也是偏近蒙古人种的马来人种。而印度人则属于雅利安人的变种。最主要的是,在东南亚所有的国家都有为数众多的,多于任何其它外来种族的华人,(当地称华族。)他们在那里的至少学界尤其是商界都拥有极大的势力,是那里明摆着的优势种族。1950年代以来,东北亚接连三波的成功发展,对东南亚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东南亚对东亚文明的从属特征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对印度和中西亚文明的附属性。它们已经理所当然,无可争议地属于东亚文明的一部分。

东南亚的发展是东亚发展的第四波,在日本、四小龙和中国之后。

说句实话,东南亚的发展,中国的功劳太大。第一、中国的成功,在日本和四小龙之后,给了所有的东亚国家大进一步的鼓励和榜样。因为中国的体积,比日本加上四小龙,还要大许多许多倍。第二、中国的经济繁荣,对东南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有太大的拉动。至于投资嘛,那才刚刚开始。第三、在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有数量不菲的华族数代以来在那里定居,他们的聪颖与勤勉,从来都是那些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越南和老挝,其实直接就是以中国为榜样,依葫芦画瓢似地,搞起了革新开放。越南有句谚语,“天堂很远,中国很近。”从古至今,中国对越南的影响,大得不能再大。只是他们经历的战争更多更近,犯得有同样的全盘公有制错误,革新起步更晚,起点更低,发展再快,与中国今天达到的经济水平,还是有明显距离。(越南2011年人均1410$,人口8084万。)老挝的人均1320$,不过人口规模(629万)小得多。

其它的国家倒是没有照抄中国的模式,它们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来抄。因为它们既无执政的共产党,也没有搞过全盘公有制。

前面已经说过,搞全盘公有制,是二战以后妨碍了数十个国家发展的人类最大迷途。

但是另外的国家,也会有另外一些可能甚至是更大的烦恼。比如前面已经说过的,马来西亚的主体土著民族,马来人面对华族竞争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正好应了中国的一句旧话: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因为要让作为整体的一个民族的素质得到明显提升,那可是比开放私有制然后任其发展困难得多。

笔者认为,现在已经开始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低端产业,在东南亚成功落脚的机会远大于在南亚更大于在撒南非洲,因为那里的人民更聪颖和勤劳,简单地说,更像华夏人,甚或,那里已经有更多的华夏人。

东南亚国家由于有大量的华族居住,国民素质水平至少发展潜力偏上。笔者预计,它们的经济工业化和政治现代化,紧随东北亚,还是大有希望的。

最可能完成移植西式民主同时产业现代化的除新加坡之外的东南亚国家是马来西亚。然后还有泰国和印尼。但它们的路还很长,前面的坎坷必是很多。除马来西亚(10-15年),时限都会很长。

关于东亚的政体发展,笔者观察到,有两条路在走。

一条路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走过的路,那是试图继续西化,移植西式民主制。这些国家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以后可能还要加上缅甸。这条路的成效还要观察评估。能不能走通还不能确定。因为,首先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否成功,就还不好断言。这些国家的国民素质水平可是不能与东北亚国家相提并论的。

另一条路就是中国、越南、老挝还有新加坡想要独创独闯的路,这是一条逐步地现代化、温柔化、包含更多民主自由内容的一党制的路。笔者殷切期盼这条路能走通。因为本人的确看到西式民主制度的许多破绽,和西式制度与华夏民族的长期历史传承的许多冲突之处。

第三节  东亚前公体制与非公体制比较

公产主义运动其实就只在人类的高素质区域发生。除了东欧就是东亚。例外的只有拉美的古巴一例。这也算是高素质的人类为整个人类做的牺牲吧,探明了那条路走不通。

上一章已经进行了东欧和西欧的比较,这里接着做东亚内部的曾经实施过公有制的国家和从未实施过公有制的国家的发展状况的比较。

3.3 东亚前公体制与非公体制的基本数据比较

域名
素质
指数
西民指数2012
人均$
1990
人均$
2000
人均$
2011
1990-2000增长
2000-2011增长
非公有制高素质政体
104.46
7.48
13 174
20 012
27 361
4.24
5.37
非公有制中素质国家
86.86
6.62
651
847
3 151
2.59
14.03
前公有制高素质国家
104.87
3.02
302
912
5 176
11.82
18.72
2.48倍
0.04%
2.5倍
44倍
22倍
5.3倍
2.79倍
3.49倍

表中术语注解:非公有制高素质:东亚从未实施过公有制,素质指数至少89.9分以上的国家:计有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泰国7个国家/政体。非公有制中素质:素质指数在86.1到83.4之间。仅三个国家,菲律宾、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前公有制国家:素质指数至少89。计有中国、蒙古、越南、老挝四国。本地区的朝鲜、柬埔寨和缅甸因数据严重缺乏而未计算在内。三个年头的人均收入都是当年的$。两个增长率是折合的年率%。差距都是第一行或第三行的大数/小数所得之比数。第二行仅供参考。素质和两个增长率是第三行/第一行,其它5项都是第一行/第三行。

      这里除了把已经富裕的东亚国家区分出来以外,还把曾经实施过全盘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国家从其它把非公有制国家中的中等素质国家区别出来。这两类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虽然相类,原因则截然不同。前者的落后是产权制度曾经的错误所致。后者并未犯过这种错误。其赶不上东北亚富裕国家的原因,就只能用素质来解释了。

这里有三个国家(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素质分数与其它国家/政体相距过大,其中印尼这个国家的人口还巨多。为了素质方面的比较不致太不公平,因此做了这个区分。须知,东亚公产国家的平均素质水平,远高过东亚那些非公非富国家的匀数,甚至远高过(无论东、西)欧洲国家的匀数。

现来逐行解释其它数据。

以完全相等的素质水平,前公东亚比起非公高素质政体,甚至非公中素质国家,各方面发展的差距,可以说触目惊心。

西式民主指数就不要比了。笔者的确并不主张全盘西化,但西方制度中的优点还是值得学习的。笔者主张的是加权民主,如果反应在西式民主分数上,那也应当有个5-6分吧。

1990年代的人均差距,那真是惨不忍睹呀!在中国已经改革开放12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明显提高的1990年,怎么那个人均收入就依然连素质低20%的最落后的东南亚国家的收入的一半还不及呀!不过所幸东亚前公国家2并没有遭遇东欧那样的休克疗法的灾难,(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作出的一大贡献。)到2000年,改正了错误的前公产国家的人均就已经超过非公中素质国家,而与非公高素质国家/政体的差距已经缩小一半。然后的11年更是快马加鞭,把差距再赶上四分之三,仅剩5.3倍。大家都知道,那个从1990年到2012年的超常态现在已经结束。新常态下,中国和其它前公国家依然在超速追赶它们应该拥有的发展水平,不过速度已经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变态。


     [2]除了蒙古,那里减产60%,是休克疗法的最重受难者之一。不过该国人口太少,是以没有对东亚的数据造成可见伤害。


与表3.2比较一下,可以知道,在东亚,这个公与非公的差距,可是比在欧洲大出许多呀。其实即使在公或非公内部,东亚的差距也比欧洲大。素质指数的差距也比欧洲大。不得不承认,东亚在匀质方面的基础条件,赶不上欧洲。所可持者,东北亚三族的超高素质尔。

第四节  东亚15国三个类型综述

由于东亚是我们的家乡,有必要详加研讨。现在我们换一种分组方式来再考察一遍东亚的有数据的15个国家。

东亚从国民综合素质与人均收入的关系的角度看过去,东亚15国均匀地分成三个群体。

第一个群体是日本加四小龙。注意右上角那个极小的蓝点,那代表的是日本。由于气泡的直径按1990-2011年的增长速度加权。而日本这些年增长极慢,是故只能有一个小气泡了。这个群体的特征是高素质高收入,而且在如此高的收入水平上还保持着不错的增长速度。日本则例外。

第二个群体是是位居右下方的四个红色气泡。其实还应该有柬埔寨,它的位置应当在老挝的更左下方。只是由于没有增长数据亦即没有直径,就看不见了。这五个国家的共同特征是曾经施行全盘公有制。毫无疑义,这是他们人均收入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讲到国民综合素质,它们至少偏上,中国则是顶尖。除蒙古以外,气泡的直径表示,它们的发展速度都很高。这就是它们改正了错误的报酬或补偿吧!无有疑意,它们会成雁阵,向右上方迅速挺近。

第三个群体是东南亚的其它五个国家。它们的相对国民素质中等向下,收入也是中等向下。其中马来西亚和泰国在非西方非东北亚的国家中,收入还算上乘。其原因后面还有详尽分析。相对其它非西方国家,这五个国家也保有相对高的增长速度。

加在一起,这东亚的15个国家,就是当今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地域性的快速增长群体。是西方人对这个世界的统治地位的唯一的潜在挑战者。



图4.4东亚三类国家国民素质与人均收入关系

那个奇怪的问题要重复:虽然西民指数低的国家的长期增长明显好于西民指数高的政体,但是西式民主指数高的政体的人均收入则明显居于领先地位。那它们又是如何发展上去的呢?

全世界范围的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引述起来太复杂,但东亚那五个富裕政体的发展历史还历历在目。不就是日本+四小龙吗?日本是在美国的挟持下建立西式民主制度并发展起来的。而另外的四小龙至今两个已经西式民主,两个还在威权下。但它们的飞速发展期统统一样处于威权统治下。现在的发展冠、亚军中国和越南也是处于威权统治下。这点恐非偶然。当然不要忘记,那些发展英雄的超高发展速度是以前全盘公有制/计划经济遗留下的极低的发展基数为前提的。

其它地方的威权统治也还有不少(比如埃及的穆巴拉克、伊拉克的萨达姆、还有现在仍在任,已经成功连任的阿尔及利亚的布特弗里卡,撒南非洲也有(过)好几位终身任职的总统。)但在东亚之外的欠发达国家,无论是威权制度还是多党轮替制度,如果没有石油,都少见有发展起来的。(拉美和个别特殊情况以后单论。)而东亚国家都不是产油国,有些有共产的历史,有些没有。有些西式民主多些,有些西式民主少些,有些国家/政体有威权人物(韩国的卢泰愚、中国台湾的蒋经国、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新加坡的李光耀、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有些国家也没有。就是说,威权也有成功与失败之分。而东亚的威权大多成功(除了朝鲜)……其中诀窍究竟何在?笔者于此苦思良久。结论之一是:儒家文化传统肯定与现代化没有根本冲突(伊斯兰教与之肯定冲突更大)。

下页的两张图,对亚洲政体的分类都很有解释力。

相关系数=0.803(已按人口加权)相关系数=0.561(不按人口加权)

图4.5: 东亚政体人均收入、西民指数之关系
相关系数=-0.319(已按人口加权)
相关系数=0.510(不按人口加权)
[img][/img]

图4.6:东亚政体的21年增长、西民指数和人均收入

在这两张图中,中国和日本各自耀眼一回又丢脸一回。日本是富裕和西式民主榜首,但发展速度的末尾。中国和越南一起列发展速度的榜首,但西式民主指数则属垫底。至于人均收入,中国已是中游,而另两个前公产兄弟则依然垫底。

两张表的高端和低端都很一致。西式民主的高端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富裕而发展慢或中速。西式民主的低端是前公产的中国、越南、老挝,人均低而发展快。其它国家西式民主程度都在中段。但又分富裕的中国香港新加坡和其它国家两类。就是其它国家富裕程度和发展速度都还相当不同。

但是如果讲到长期发展速度,在东亚范围内,除了越南可以与中国相媲美之外,所有的国家政体都是瞠乎其后,那中国真的是可以傲视群伦呀!而且岂止是在东亚,根本是在全世界。再论到它的经济规模,这个长时间的巨幅增长那就更是无与伦比。

当然也不应当忘记,如果不是搞全盘公有制,中国、越南、老挝哪里至于那么贫穷。不用那么高的增长,这三个国家的收入水平也应当不会比马来西亚、泰国差的。很遗憾,这还是错在前,对在后。而且前错还是后对的前提条件。

在东亚,人均收入和西式民主指数有相当好的相关性。中国的人均在这里造不了反。但在21年增速上,则是彻底翻天了。那个负相关可是极其高度呀!这本书中恐怕再找不到第二个这么高的相关系数了。(0.988)可惜是负的。但高负相关显然也是高相关。

请看左面这个从前面东亚总数据表中截下的小表。可惜关于1960年的数据缺项太多无法计算。但1990-2011年15.43%的平均增速可是实打实的。须知以15.43%的速度发展20年,那个总增长率可是5个国家共有20倍呀!

再单独算算中国的,仅是21年增长20.51倍。可见中国的权重太大呀!

看到上图下方的几个高速发展的前公产国家,笔者似乎突然有一个明悟:就是共产党执政的政府一般都很强势。但这个强势可能去做错事(比如波尔布特柬埔寨大屠杀、中国的文革、大跃进、金正恩的先军政治。)也可能去做对事。比如中国、越南现在的改革开放。如果在一个国民拥有高素质的国家,政府强势又能找到正确的政策并确保实施,那自然就是成功发展的诀窍之所在。怎样防范这样的政府误入迷途,成了这类国家政制发展的大课题。其实中国似乎已经找到了初步的解决办法,就是最高领导层的任期制和合议制。

但是这些好主意,换到其它地方比如非洲某国,只怕又灵不了,因为人民和精英的素质都太不相同了。

近年泰国动乱不休。笔者认为那是普选制在金字塔形社会难以正常运行的一个明确例证。那里的社会冲突的基本原因是富裕的城市市民无法通过普选制度捍卫他们的基本利益,因为他们的选民数量总是赶不上农村人多。这个状况只有等城市人口成长到超过一半以后才可能解决。而政治上无休止的扰攘不安又会严重推迟社会的发展,使足够城市化的那一天遥不可期。

本章结论

东亚是我的故乡,同时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那里已经出现第一个(日本)然后第一批(四小龙)成功追赶西方世界的非西方世界国家/政体。现在那里已经出现整个西方世界500年来第一个真正的挑战者,就是我的祖国—中国。在上述六个先行国家/政体的引领下,在大批华族的带领下,东南亚又一批国家在超速发展。东亚作为一个整体,显然将成为跨越大西洋两岸甚至加上澳洲的整个西方的竞争者。这块神奇的土地毫无疑义地,在非西方世界拥有唯一的,无限的前程。

当然东亚内部还有很多的差距、歧异,远不像欧美澳那样匀质。这里还存在着路线之争,以新加坡、中国为代表,一批国家有很大的决心和能量要去走出一条自己的不同于西方的制度现代化的道路。我觉得它们有很大的希望成功。如果它们成功,就可以为广大的第三世界/南方世界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本书前面第三章第二节,讨论东欧时,提出一个超级低西民的概念,概括的是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超低的西民指数和相对高的人均收入。在东亚也有类似的状况。而且还有两个类型。第一个是高工商业收入和中级西民,实例是新加坡和香港。第二个是中低水平的收入和很低的西民指数,实例是中国、越南和老挝。前者并没有经历公有制,政治上不肯西化原因只能是文化方面的。后者现在还处在经济起飞阶段,将来的政治路向则正在探索。当然探索新路比走别人走过的旧路会更有成就感。尤其是,别人的那条路,很显然地并不可能完全适合于从完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东亚国家/东亚人。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0 14: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