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孔子的德政和仁政(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三、政均民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本义探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6.1)

  现在的白话译本都以为孔子说话不够严谨,而把原文中的“寡”与“贫”换了位置,改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又把“均”译为财富均,结果,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大家一块儿过穷日子,从而完全改变了孔子的意思。

  其实,这里的“寡”是指人少,“均”为政教均平。“不患寡而患不均”是说统治者不要担心人少,政均人和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孟子·梁惠王上》记梁惠王患为什么民不加多,孟子说他是五十步笑百步,怎能“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然后教他该如何施政,才能使“天下之民至焉”。这正是说统治者不要担心人少,而要担心为政不均。

  “均”在典籍里并不少见:

  “其罪惟均,其审克之。”(《尚书·吕邢》)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尚书·周官》)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郑笺》:“均,持国政之平。”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小雅·皇皇者华》)《毛传》:“均,调也。”

  “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国语·鲁语上》)

  “政之不平,君之患也。”(《孔子家语·王言解》)

  “政均则民无怨。”(《孔子家语·入官》)

  “均五教。”(《孔子家语·执辔》)

  “贵者不重,贱者不虚,示均也。惠均则政行,政行则事成,事成则功立。功之所以立者,不可不知也。俎者,所以明惠之必均也。善为政者如此。故曰见政事之均焉。”(《礼记·祭统》)

  以上这些“均”都是讲统治者为政要均。“我马维骃,六辔既均。”(《小雅·皇皇者华》)马的六根缰绳不可能是用力相等,而是要用力平衡。 同样,“不患寡而患不均”之“均”并非为财富相等之意,而是指持政要均衡。“政之不平,君之患也”(《孔子家语·王言解》),这里的“平”跟“均”是同一个意思。

  再看看当时统治者怎样患贫。“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12.9) 这是鲁哀公患贫。统治者都担心财富不足以让自己奢侈挥霍,因而,贪得无厌,横征暴敛,或以武力扩土地掠财富夺民众,如此,怎么能安?

  “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公曰:‘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孔子家语·贤君》)

  这段话是孔子教鲁哀公不要担心自己贫,应当考虑如何富民安民,只有民富了,为政者才不会贫。而短视的为政者看不出这一利害关系,只顾聚敛谋眼前利益,与民争利,结果是民贫国亏虚。统治者横征暴敛,老百姓无法生活,国家怎么能安呢? 就好像一个寓言故事讲的,北风和太阳比谁能让人把衣服脱下来。北风使劲地吹,想把人的衣服吹下来,但它吹得越使劲,人却把衣服裹得越紧。太阳呢,它开始用温暖的阳光照耀在人身上,人开始一件一件地把衣服脱掉。统治者越是想办法要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老百姓就越舍不得掏。只有像太阳一样,让民众得到充分的好处,不再为寒冷、不再为生活担忧,民众自然就舍得花钱了,国家也就富裕了。

  “均无贫”不是现在的译本所谓“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而是指施政均则民各得其所,所以不会贫。民不贫,则统治者也不贫,正如冉有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施政均就是不能让政策倾向于强势者和富人,而应使老百姓可以在政策范围内各得其利。如果施政不均,让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身上,老百姓没有获利的环境和空间,就会出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孟子·梁惠王上》) 老百姓如此,国家还能富裕吗?所以说“布政有均,民足于产,则国家丰矣。”(《管子·君臣》)说的正是布政均则民有充足的利益,民足则国富。

  “和无寡”也不是现在的译本所说“不会觉得人少”,“无寡”也不是感觉上的,而是因为施行了仁政,人民富裕了,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是真正的无寡。“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管子·牧民》)既均而富,则上下和,故远者来而无寡,如此则国家安宁,又怎么会有倾覆的危险呢?自然是“安无倾”。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0 14:3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