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我眼里快乐学习你们看来都是苦逼的鸡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在许多人眼中,我被打上了鸡血妈的标签。

  比如,我和我闺蜜说我家里有好多好多好多小朋友的书快摆不下了,我闺蜜说你看你让孩子(3岁多)读那么多书,我觉得他太累了。

  其实我想说,很多时候都是我儿子逼我陪他读书,好不好!

  又比如,为了鼓励先生参与亲子育儿,我在朋友圈po了他给儿子讲宝宝的量子纠缠学那本书的照片,很多朋友给我留言,说我们俩太鸡血。

  殊不知,先生讲得深入浅出,连我这个看着物理都头大的人,都忍不住蹭听一会并且火速理解了量子纠缠是个什么鬼。

  事实上,我比谁都更想知道,为什么我眼中的快乐学习,在你们看来都是苦逼的鸡血?

  在开始这个话题以前,让我先引在知乎上看到的故事: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参与研制原子弹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自传《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中,有一段回忆童年的内容:

  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们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

  过了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这次我们变出了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

  我母亲忍不住对父亲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可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父亲就是这样,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认识世界和它的奇妙。

  那么,这个爸爸,是苦逼的鸡血呢?还是快乐教育?

  你以为小朋友丰富知识的背后是知识灌输其实是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有一天,我儿子抱着他的蓝鲸玩偶去托班,进门晨检的时候,校医问他,你带了什么玩具呢?

  他特别高兴地说,老师,这是妈妈给我买的蓝鲸,你知道吗?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有40头非洲象那么重,蓝鲸每天都要吃很多很多的磷虾。

  校医夸他知识面很广,我一嘚瑟,又发了个朋友圈。

  然后,下面又是一片对我鸡血妈的标签。

  可我觉得,这压根和鸡血无关。天地良心,我儿子并不是在鸡血的学习状态下知道这些内容的。

  此前一周,托班老师讲了海洋这个主题的故事,我儿子很喜欢蓝色,因此记住了大海里面住着蓝鲸,回来还和我讲了这事。于是后面一个周末,我带他去了长风公园海底世界(虽然没有蓝鲸,但是看到了白鲸表演)。

  我又在淘宝给他买了一个蓝鲸玩偶,我们一起做了蓝鲸小手工,一起读了动物妙想国里面的蓝鲸单册书,听了“科学队长”中关于鲸的知识音频,又一起学习了其他海洋动物的中英文描述。

  再后来,随着蓝鲸知识知道得越来越多,他还知道了蓝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我又告诉他,有很多海洋中的动物其实都不是鱼,比如章鱼,它是一种软体动物(而鱼是脊椎动物),所以,鼻涕虫、蜗牛这些软体动物才是章鱼的表亲,然后我们又慢慢讲到了章鱼、鼻涕虫和更多的动物。

  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用网状学习法,带着他一步步探索,而他,始终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激情更胜于我。

  除了知识类的学习语言类的学习也可以不鸡血但效果好

  我的儿子英语比很多同龄人都好。

  有一天回家,我们聊到clouds and rain的时候,他给我说了这么一段话:Mommy, the water in the clouds made the rain。 The rain comes out and we can take umbrellas。 When we put on boots, we can jump in the water puddles。

  又有一天晚上去楼下的小学沙坑挖沙子,他和我说 I will do a lot of digging because I want to build a big house。结果边上一个任职协和双语学校的邻居怒赞他这个年龄段把英语时态、词汇和组句都掌握得很好是不多见的。

  那么,这个英语是鸡出来的吗?我觉得也不是。

  当很多妈妈在各个鸡血论坛热烈讨论这个机构上课进度快、那个机构外教不是native speaker的时候,我更相信的是语言学习靠浸润的方法。

  我把他送到一所双语学校,结果第一周他就说他好喜欢那个外教老师,上了3天学回家就翻出一本英语小词典让我教他说英语,说这样自己就能和外教说话。真爱无敌,简直了!于是,我顺理成章地开始了每日家庭双语对话(时长时短,5分钟-30分钟不等)

  陪小朋友说英语,确实是件需要坚持的事情,但也可以选一些有趣的形式。期间,我和他一起听英语儿歌,一起读英语绘本。从5-6句的短故事,到现在20多页的长绘本故事;从一开始的故事书,读到现在的科普书;从一开始的英文读完中文解释一遍,到后来尝试用英文+肢体语言来解释英语,再到现在偶尔读个中文绘本,我也会和他以玩的形式做一些即兴中翻英小翻译。

  我们一起说英语,但并不是为了学英语而说英语。相反,说英语给我们带来了更美妙的生活体验。

  比如,我陪他看喜欢的英语动画片Thomas,那动画片对英语的要求其实不低,但是那是他喜好的动画角色,有一集我陪他看了十几二十遍,不只是为了学英语,而是他很享受了看英语动画片这个过程。

  比如,虽然我口语一般,但我也没有为了所谓的口音纯正而用点读机来陪他读英语的绘本。因为我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随时提问,一问一答的趣味性,才是能激发他阅读、思考的兴趣之源。

  说实话,我儿子现在说英语的热情,比我都要高得多得多。

  最后,再用一个知乎上看到的小故事,来结束今天的内容:

  我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主要工作是古籍修复。大概7、8岁的时候,放暑假,我爸妈把我留在家里,临走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跟我说,家里某一个书架上的书,一本都不许看,连碰都不允许。

  然而,我那时候是一个叛逆boy,于是一个暑假,偷偷把那个书架上的故事都看完了。

  时隔多年,我才知道,那都是套路。

  如果上文中的妈妈也po一下朋友圈,我7岁的儿子看完了这个书架上的书,也许大家也觉得她很鸡血,殊不知,他的儿子乐在其中。

  总而言之,学得苦不一定学得好;方法得当,学得快乐也未必不能学富五车。

  自己爱上学习,并用能让你自己觉得快乐的方式带着孩子开启学习的大门,或许,这才是正确的学习启蒙~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2 03:4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