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晋商五百年沉浮史:衰落只因不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晋商的辉煌是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山西自古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盐池,物产丰富,与河南、山东等产粮大省邻近,又处在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相接的位置,山西人自古就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生活。这些优势使得山西在明清之前就拥有发达的商业贸易,更是明朝晋商形成的物质基础。

第一批山西商人是怎么发达的呢?在明朝开国的时候,北方边防军驻军总共有90万人,分成9个兵站,也就是9个据点。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就是元朝灭亡后的蒙古人的侵犯,所以叫9边,即9个边防站。这9个边防站里有4个在山西省,这就给山西人带来了一个得天独厚、能够发达的机会。由于9边驻军非常多,达到90万人。因此粮草就是个大问题。明朝刚开国的时候通常都命令山东、河南、湖南的人来运送粮草,搞得天怒人怨。最后明朝政府想了一个办法,叫做“开中制”。具体来说就是鼓励商人运粮草到9边,然后明朝政府给他一个盐票,当时叫做盐引,实际上就是盐票。

中国古代各朝政府对食盐都采取专营政策,主要原因是控制食盐获得的利益很大,丝毫不亚于今天控制石油和煤矿的利益。明朝时期,政府实行盐引制,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实际上是获取食盐的一纸凭证。有了这紙凭证,就能换到巨额的利益。虽然山西并不是粮食产量非常丰富的地区,但是早期的山西商人却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机会,这是晋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拿到盐引以后,商人们就到中国的沿海地区产盐的地方去买盐,比如海盐,还有山西的岩盐。由于当时做盐的技术是非常不到位的,所以是暴利行业,买了盐以后,可以立刻倒卖获取暴利。明朝政府就靠着这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商人运粮到北边,换盐引去贩盐,然后再来图利自己。

当时的山西商人就在这个环境之下,凭借这样的便利条件,他们囤积大批粮食运到北边,拿盐引换河东盐、长芦盐、山东盐。河东盐就在山西,长芦盐、山东盐就在附近的滨海地区。由此他们可以和当时的徽商平分秋色。但是,经过长达百年的运营之后,这个制度产生了重大问题——腐败。当地官员拿着这个盐引不给山西商人,而给自己的亲戚,如自己的小姨子,或者自己的表弟,让亲属去牟利。所以亲属不用运粮食,也能得到盐引。而辛辛苦苦的山西商人把粮食运过去,搞不好还拿不到盐引,被打一顿都有可能。因此,这个制度被破坏了。当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明朝政府拨往9个边防据点的饷银也逐渐增多。因此,在明朝中期,政府开始允许用银两换取盐票。于是政府又推出一个新制度,叫做“开中折色制”。

开中折色制始于1492年,明朝政府规定,商人不用再到北部边疆用粮食换盐票,在内地就可以到盐运司用银两换取盐票。也就是说运粮食的议案全部取消不要了,你们拿钱来换盐引,拿钱来买这个盐票。这么一来,摧毁了整个山西商人,因为山西商人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就准备去换盐引的。这个法案一出来,这么多粮食卖不出去,造成山西商人的几乎集体破产。山西商人当时不叫晋商,叫什么呢?叫盐商。所以山西商人是靠卖盐巴发达起来的。这样一来,山西商人先前具有的地理位置优势荡然无存,对盐票的控制也没有了,再加上官员腐败,山西盐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资料图

但是我在这个时刻要给山西商人,所谓盐商一个很好的评语,叫做危机。什么叫危机,有危才有机,有危险才有机会叫危机。当时的山西商人并没有因此被打垮,因为明朝败亡了,清朝起来了。清朝的创建者满族人是当时的北方异族,所以清朝跟蒙古之间是互相通婚的,蒙古族与满族关系很密切,因此北方相对安宁。当时北方产什么东西呢?北方产人参、貂皮、灵芝等等。南方产什么呢?铁锅、盐巴、茶叶。而北方跟南方的贸易交界点又是山西,所以山西商人得了清朝的地利之便,加之北方没有战争等外患,于是就开始贸易,可以算得上是“国际贸易”了。当时没有货币,读者知道当时怎么做贸易吗?因为北方蒙古那边的人非常需要铁锅,但他们自己不会造铁锅,必须得由山西商人从南方运铁锅给北方,那怎么换呢?山西商人就说他要换貂皮。好,臂如一个大铁锅放这里,就把貂一只只放进来,貂是小动物,一只只放到铁锅里面,等到那些貂把铁锅占满以后,好了,铁锅给你,貂给我。这就叫做以货易货,双方都认为讨到大便宜了,都觉得对方傻里傻气的,把貂放满铁锅就给我了,傻死了。所以这个交易很愉快,大家都很高兴。

晋商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商帮,是与他们的勤奋和战略眼光分不开的。清朝时,山西商人垄断了中国北方的贸易和资金调度,但他们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国内,还开拓了广大的国际市场,不仅插足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在莫斯科、彼得堡、朝鲜和日本等十多个地区,都有过山西人开办的商号或分号。

榆次的常家从中国输出夏布,从朝鲜输入人参,被称作“人参财主”;介休的范家,几乎垄断了对日本的生铜进口和百货输出。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但是晋商的运气不好。又是在于大清王朝。从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62年的《中俄陆路通商章程》开始,一切都变了。

这三个条约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允许俄国人从中国南部收了茶叶之后,直接运到天津,而旦是免税运到天津。然后俄国人再从天津海运送回到俄罗斯,一路免税。大家知道不知道山西商人当时做了一件什么事?山西商人当时要求慈禧太后给予同样的特权,很聪明吧,因为走海运使得整条产业链更加高效,速度更快,运货量更大。

就以当时山西商人的规模来讲,当时最大的山西商号叫做大盛魁。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三个小贩开办的对蒙古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活动地区包括今天的蒙古国、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资本十分雄厚,据说它的全部资产可用50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乌兰巴托到北京的道路。

资料图

大盛魁总共有1600头骆驼,每一头骆驼可以驼250公斤,加在一起是400吨,400吨远远不够一船。你要养1600头骆驼烦不烦嘛,养那么多骆驼,花那么长时间,还不如一艘船来的多。所以山西商人非常精明,非常聪明,也同时要求慈禧太后开放海运,让他们能够从中得利。当时的晋商开始迅速衰落。

1873年,晋商为了节省运费,准备像俄国一样,把湖北茶叶经过水路运到天津,再走陆路贩到俄国,但清政府对晋商的这一计划却横加干涉,并要对贩茶走水路的晋商,仍按走陆路一样收税。清朝统治者倒行逆施,抑制华商的行为,使晋商在与俄商的茶叶商战中一开始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到了1875年,俄国人所掌控的茶叶量是山西商人的5倍之多,山西商人又开始走入了一个新的黄昏。而且山西的商号从当时的120家急速减少到4家,面临着灭顶的危机。这个时刻,显示出山西商人的问题了,你不但海运比不上人家,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骆驼。以大盛魁为例,1600头骆驼都是生命,一旦碰到旱灾,骆驼就会饿死。而且这确实发生过,发生在河南以及山西的大旱灾,使得大部分骆驼饿死。还有,俄国人制造茶叶都是工厂机械化的制造,而山西商人从来不接受机械化的概念。

举例而言,砖茶是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俄商先后在汉口、九江、福州等地建立制砖茶厂,所制砖茶是以红茶末为原料,刖先进的机器设备压制,所制砖茶成本低、质量高、产量大,比中国山西商人运往蒙古地区销售的、用绿茶和茶梗制作的质暈要好,而且晋商仍是依靠手工作坊,其产品显然不能与机器产品相比。

骆驼饿死了,运费又这么贵,而俄国人是机械化生产,你却是人工生产。俄国人当时也很坏,以布匹为例,9两钱的布,在俄罗斯境内所收的税就高达33两,税就是好几倍,坑你嘛,你没办法。我们的商人是很可怜的,一直缺乏国家的保护。山西商人的下一步举措,竟然是破天荒地在这种危机之下,开创了一个新的格局,那就是1823年山西出现了一个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票号。这个票号叫什么名字?叫做日升昌,是由一个叫做雷履泰的掌柜所建立的。日升昌的前身是李氏的西裕成颜料铺,在掌柜雷履泰等人的精心策划下,他们决定把西裕成颜料铺改成票号,票号采用股份制,1823年,日升昌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开业了。

通俗地讲,日升昌票号就是最初形态的银行。票号产生以前,商人外出采购和贸易全部要靠现银支付,在外地賺了钱捎寄回老家也得靠专门的镖局把现银运送回去,不仅开支很大,费时误事,而且经常发生差错。这就迫使外出经商的山西商人不得不寻求新的办法,这时,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应运而生了。

资料图

日升昌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票号业,被今人称为“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票号的繁荣,把晋商的辉煌推向了一个顶峰。

当然了,这个票号的产生是在1823年,而茶叶经营的崩溃是在1875年。也就是在茶叶经营要崩溃的前50年,山西商人已经开始搞多元化经营。它应该能够成为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产融)集团。但不幸的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的原因,使这一切最终功亏一篑。那么1823年建立的票号,到最鼎盛的时候,大概全世界有124个地方共有670多家票号。当时平遥、祁县跟太谷三个地方就成为中国的华尔街。所以在历史上,我们也是有华尔街的,而且还做得挺好。那么这个中国的华尔街有多少金融机构,也就是票号呢?30家。有多少资本呢?1.5亿两白银,也就是说,它拥有白银的总资本是清朝整个国家赔款的近1/10,整个大清王朝的赔款是16亿两4银,1/10就是他们的资本。那是非常厉害的,而且到了1906年,当时的户部,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其1/3的银两基本上都放在了山西票号。在鼎盛时期,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城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1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内的库银还要多。

1823年日升昌的开业,拉开了山西票号征服清朝金融业的序幕,最终使晋商成为主宰大清经济命脉、汇通天下的“天下第一商帮”。在这个票号的阶段,山西人创建了一个全世界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新型股份制,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股份制呢?叫做无限责任的股份制,而我们今天的上市公司叫做股份有限公司。什么是股份无限责任公司呢?也就是说,开票号的山西老板一旦碰到问题的时候,他要从自己的家当里面把钱给赔出来,这就是无限责任公司的特色。而有限责任公司很简单,上市公司不行的话呢,公司一关,自己的财产可以保留。而这种有限责任制是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上市公司坑害股民的最有效办法,把公司资产掏空了之后,放到自己口袋里面,袋袋平安,人跑了。换句话说,有限责任制只能让公司清偿,可是公司都空了还清偿什么嘛。所以股份有限公司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最容易坑人的。而山西商人决定用无限股份制,它表明了山西商人对于自己客户的信托责任。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城,北京城里的达官责人随着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山西票号在这次战乱中损失惨重,不但票号被抢,而且账簿被烧掉。没有了账簿,许多存款就缺少了真实的凭证。然而,以日升昌为首的山西票号决定,只要储户拿出折子,无论数量有多大,立刻兌换银两。山西票号的这些举措取得了储户的信任,为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生意。

东家找了个掌柜的来帮他打理,而这个掌柜的就用自己最大限度的信托责任来帮东家赚钱,但是不论你赚钱也好,赔钱也好,都是东家的,掌柜本身不需要赔偿。无限责任由谁来赔呢?由背后的东家赔。但是山西票号非常强调掌柜的信托责任,对淮的信托责任?对于东家的信托责任。而东家强调什么?对于他客户的信托责任。

当时的东家为了挑掌柜的,也有他的方式方法,不是随便挑的。因为一般人都很难讲他有良心,这个良心是靠不住的。所以当时的山西商人就开始想,如何找一些有信托责任的掌柜?他们想出两个办法,这两个办法太有意思了,其中蕴涵的管理理念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再呼吁的。

(1)第一个办法,法制。

什么叫法制?首先,掌柜的必须是山西人,当然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一定的。然后,推荐过来的人一定要有有钱的商家做担保,而且这个商家呢,最好是跟票号有关的,有业务来往的。由于有商家做担保,而商家是要负连带责任的,这就是法制化的建立。因为这个商家为了不让自己损失,同时不让票号损失,他必须要严格监管,要严格筛选,用这种所谓的担保的法制力量,来保证他的工作人员是有信托责任的,这就是掌柜的由来。这种商铺担保的方法就是一个法制化管理思想的建立。

(2)第二个办法,三年学徒的教育机制。

除了教你打算盘,槁会计、出纳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道德教育。其实在当时,做山西票号的大掌柜或者是二掌柜,乃至工作人员,都是非常辛苦的。不像今天的商人,晚上没事下馆子,喝个酒,然后再去夜总会娱乐一番,还挺好。看起来是为了公司做打算,还美其名曰是应酬,实际上就是腐败。在晋商中颇有名望的日升昌大掌柜雷履泰,最初就是从小伙计开始做起的。早年间,把新进店铺学做生意的小伙计称为“相公”。从相公熬成师傅,最少要经过三年艰辛的日子。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伙计们天还没亮就得起床,整理内务、烧水做饭、恭恭敬敬地伺候掌柜的饮食起居,甚至还要帮掌柜的把夜壶倒掉。等站完一天的拒台,掌灯时分,搭板上门。晚间,除了帮助师傅们清点整理货物、安排掌柜的休息外,自己还要学打算盘,练习毛笔字或记账,直到很晚才能睡下。不少小伙计经过多年磨炼,凭着一股精诚的意志,开启了“掌柜”的金石之门。

如果你进入山西票号当学徒,当完学徒之后当掌柜的话,很严。第一,不准喝酒,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痛苦的;第二,不准抽大烟;第三,不准嫖女人;第四,不得兼任别的票号的掌柜。为什么?你必须非常刻苦,他培养你什么呢?信托责任。你一切的享受都不该有,因为你是一个具有信托责任的掌柜的,也就是职业经理人。你要为人表率,你生存的目的就是替东家赚钱,而且要最有道德,用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替东家赚钱。

雷履泰创办了日升昌。他的东家就曾给他下跪过,为什么呢?因为有一天这个东家得罪了雷履泰。当时雷履泰生病了,躺在票号里面也不回家休息。二掌柜想夺权,所以在这个东家面前说雷履泰的坏话。烦嘛,病恹恹的,天天还在票号里面待着,还指指点点的,多讨厌。叫他回家吧!然后东家也不明就里,就说,雷掌柜,你不舒服就回家吧。雷掌柜一听,好吧,我就回家吧。第二天呢,这个东家,就到雷掌柜家去探望一下,发现雷掌柜正在拿着毛笔写字。他说,掌柜,你在写字是吧?雷掌柜说,对啊对啊。东家又问,写什么字啊?写家书吗?给老婆写信吗?雷履泰说不是,这个日升昌是你的,可是全国这么多分号都是我建立的,你不是叫我回家休养吗,我就把所有的分号都撤了,把资金全部拿回来,还给东家,给你一个交代。

资料图

对于雷履泰的这番话,你们听懂了吗,就是他过去建立的几十个分号,全部一天撤回,把钱不是中饱私囊逃走,而是还给东家。东家一听,马上下跪,急了,雷掌柜雷掌柜,千万别这么干。你把分号给放着,千万让它继续经营,你不要撤回,我不要你撤回。然后就成了有名的东家给雷掌柜下跪的故事。那么这个雷掌柜当然也要故作姿态地推辞一番,于是他到最后说,我老了,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等等。于是东家每天给他送一桌酒席,还送50两白银,每天都是如此。到最后,这个老头子雷履泰说,好吧,那我就原谅你了。注意,一个掌柜的告诉东家,那我就原谅你了。

由此可见,这种具有信托责任的掌柜是多么受到东家的重视。这个信托责任是双重的。乔家跟渠家都在同一个地方,都在哪里呢,都在祁县。我们都看过电视剧《乔家大院》,乔家很有钱,但和渠家相比,他们只是一个大院,而渠家的财力是他们的5倍以上。渠家是一条街,叫渠家大街。既然没有渠家财力那么雄厚,那么当时的乔家大院为什么还这么有名,甚至到现在我们还拍了《乔家大院》这个电视剧。我告诉大家,乔家大院是晋商当时典型的代表,虽然这些人不学习现代工商业知识,不建现代化的工厂,不建现代化的银行,但是这些人对于当地的老百姓,依然有着强烈的信托责任。不只是对客户,不是因为你为我赚了钱我要对你好,所以搞个无限责任制,不是的,没这么简单。逢年过节,你会发现乔家的人拿着米、拿着火腿,一家一家送。碰到荒年的时候,也是乔家大院的人出来赈灾。这是不可想象的。同治七(1868年),山西大旱,乔家大院当时的主人乔致庸,让人在村口埋下大锅,开设粥场,赈济过往灾民。虽然只是一碗清淡的稀粥,在当时的灾民看来却是雪中送炭,暖到心底。

因此,即使到了社会最动荡的时刻,老百姓也会说,我们不能够清算乔家,我们不能够搬进去强抢人家的房子。为什么?因为我们世代受恩于乔家。这是我们老百姓对这些于自己有恩的人一种信托责任的回报。你看,多好的一个社会!那是从大清王朝的末年,一直到我们解放战争之后的时期,你看,这就是山西人,多好。到最后,是县党校搬进去了,所以目前的乔家大院才能保存至今。

但是,读到这儿呢,你发现没有,一切的问题,包括胡雪岩的败落、日升昌等票号的倒闭,都跟大清王朝和慈禧太后关系密切。我们历史上确实有非常多充满智慧的商人建立起产业链的整合,佶托责任等领先的经商理念。但时不我予,在这个大时代中,个人的睿智往往很难抵挡大环境的恶化。

第一,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些做票号的人很麻烦,常常要捐钱。政府有事没事就来摊派,就来找你捐钱。我这里有个捐钱的款额数据告诉各位读者:大小金川战役11万两,白莲教作乱218万两,第一次鸦片战争200万两,太平天国起义287万两,左宗棠西征新疆捐了863万两。而且在慈禧太后逃到山西的时候,还向乔家大院借了40万两银了。国家碰到有难的时候总是向他们借,这是极大的成本,大的不得了。

资料图

19世纪的后几十年,由于社会动荡,就连资本实力雄厚的乔家票号大德通也在劫难逃,到了1926年,冯玉祥带领的部队在北撤途中,把500万石的粮食,150万银元都摊派到了乔家开设的商号,从此以后,乔家商号元气大伤。1930年中原大战,乔家票号大德通被逼到了生死抉择的关头。

第二,就是外资银行的进人。情况跟我们现在差不多,我给读者看一个数据,大概从清朝末年开始到1913年,就是辛亥革命的第3年,总共进人中国的外资银行有21家,这些外资银行又相继在中国开设街125家分行。另外,我们本地的票号不但要捐钱,叫做捐疏,同时还与贪污腐败的官员进行交易。比如说你要跟政府官员拉关系,政府官员才来存钱;此外还投资在一些还没有出道的政府官员身上,目的是让这些官员发达了以后来照顾你。所以我们也搜集广数据,看看到底有多少官员跟山西票号有来往的,这个资料特别有意思。首先,三晋元票号和袁世凯、李鸿章有关。其次,乔家和曾国荃有关。此外,乔家还和九门提督马玉昆有关。九门提督就是当时北京的卫戍司令,北京警备区总司令叫做九门提督。乔家还跟湖广总督端方有关。这些现象就是一种官商勾结的情况。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1906年,户部,即当时的财政部,有1/3的银两存在了票号,就是这种拉钱的关系所带来的结果。平常某个官员借钱后就不要还钱了,或者你考上状元或进士,没钱了是吧,我免费借5000两银子给你,将来等你发达了以后当了大官再回报给我。

那时候,晋商如果不依靠一两个政府官员,票号就很难运转。平遥协同庆票号北京分号的张治达,在一次闲谈中得知旗人穆某想要争取福建将军职位,短缺活动银6万两,于是便答应借给他。没过多长时间,穆某果然被任命为福建将军,他一上任便向当地官员宣称:“平遥协同庆资本雄厚,信用昭著,以后公私款项尽存该号。”在这里,官商结合不仅仅是寻求一种庇护,更是一种买卖关系。

这种官商勾结现象的产生,也导致很多贪污的赃款存在票号串.,很多国家的钱也存在票号里。看起来是很兴旺,但到最后就很麻烦,为什么麻烦呢,是因为碰到了太平天国战争,又碰到了辛亥革命。太平天国战争还好,大清王朝还一息尚存。碰到辛亥革命,整个清王朝解体之后,之前欠的钱迅速提出,而官员借的钱不还,存的钱马上提出。就是说欠债的不还,存钱的马上提。再加上大量外资银行就在这个吋刻进入。这也是中国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所造成的这种现实情况。

这些原因加在一起,造成了山西票号的覆亡。我就以日升昌为例,辛亥革命就革命这几天的时间,这家票号损失了300万两白银,从此崩溃。晋商本身不知进取是最大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清朝政府不断组建现代化的银行,一直邀山西的票号人股,但山西票号从来不入股。这又是重蹈了过去晋商不接受新观念的老问题了。

1900年以后’在国际金融资本的猛烈沖击下,外国银行逐渐取代土生土长的中国票号。1914年的冬天,中国票号的开山祖师——“日升昌”倒闭了,山西商人左右中国金融界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随之落下帷幕,票号曾经创造的辉煌也被尘封在了这些古老的院落里。

在茶叶经营的时代,山西商人不用机器、工厂来加工制作,不接受现代化的观念,结果输给了俄国人。到了清朝末年,他们竟然一再拒绝清朝政府要成立现代化银行的邀请,而且是屡次邀请屡次拜托屡次求情,山西商人就是不干,我实在不懂这是为什么。最后导致山西票号从几百家变成三家。是哪三家呢?1929年,只剩下三家山西票号。第一个,是乔家人院的大德通;第二个也是他们家的,叫大德恒;第三个是渠家的,叫三晋元。但是,这一切都太晚了,以茶叶为例,你不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以票号为例,你不进入现代化银行。所以,外在环境对你而言,就是一个杀伤力极大的冲击。如果你能够审时度势,看清楚当时的情况,你就努力转型,不论在工商业方面也好,现代化经营的银行也好,你都有可能脱困。你为什么不跟当时的汇丰银行合股呢?而且当时的汇丰银行也愿意跟山西票号合股,原因很简单,因为真正了解我国信贷市场的是这一批人,而不是汇丰银行。大家都有利用价值,所以只要山西商人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愿意开放胸怀,接受汇丰或者清政府的邀清,重组现代化银行不是不可能的,不需要到了1929年全体散架,什么都没有了。这其中的原因还是很复杂的。

山西过去出了很多名人,白居易大家肯定知道吧?他是山西人。王维、柳宗元、司马光都是山西人,人才济济。可是这都是宋代及其以前的人,到了大明王朝之后是江河日下。比如说,山西几乎在整个清朝期间,没有出过一个状元,有没有进士?有,逐年递减。顺治年间出过33个进士,康熙年间出过16个进士,乾隆年间出过12个进士,嘉庆皇帝以后这么长的朝代,只出过10个。一百多年前的山西民间,曾经有句谚语:“有儿开商店,胜过做知县。”雍正年间的巡抚刘于义曾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可见在当时山西人的观念里,经商是人生最好的选择,其次是做官,最后才是读书应试。

你知道不读书有什么问题吗?不读书就无法通过知识的积累了解世界的变化。所以山西商人过去可以凭着自己这么一点学徒制所吸收的知识,应付当时一个平稳的环境。一旦改朝换代的重大厄运到来的时候,这些不读书的晋商,无法转型,就陷于崩溃的命运,这个和山西商人不愿意读书关系重大。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xuhandong 发表于 2017-08-27 | 只看该作者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知识就是财富,这句话的体现:P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2 18: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