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的问题层出不穷?一个字解救焦头烂额的父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文/凌想

1

端午小长假,几家人一起自驾出游,三个小朋友坐在我们的车上,吃喝玩乐了一通,最初的新鲜感过去,路程还没过半,开始感觉有些无聊了。

三个小孩一会儿问一句:好没意思啊,什么时候到啊?

眼看着无聊的气氛越来越浓,我赶紧想办法遏制:“从现在开始,不许再说没意思。谁说没意思,谁就负责想个游戏来玩。”

话音刚落,一个小孩大声说:“好无聊啊!”

另一个小孩跟着说:“真没劲啊!”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出台了更“严厉”的限令:“从现在开始,谁也不许说没意思、无聊、没劲,以及所有这些词的近义词。”

没想到,又是话音刚落,一个小孩大声说:“无(wu 四声)聊(liao 四声)!我好物料!”

三个小孩嘎嘎大笑。

我也忍不住笑了,这些精灵鬼儿。



事后,我觉得这事挺有意思。特别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百堵不如一疏”。

当年大禹的父亲治水,采用堵截的办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大禹根据地形地貌,因势利导,采用疏导的办法,最终消除了水患。

这个故事人人皆知,然而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堵”。

不许玩手机。

不许追跑打闹。

不许说谎。

不许干这个,不许做那个……

数不清的“不许”,如同一道道水坝,企图拦截住孩子的行为和意志。

口头说不管用,那就动手打。

打一次不管用,就天天打,连打带骂。

管用吗?

问题像打地鼠一样,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2

作为一个人,孩子同成人一样,他的自由意志是强大的,他要做一件事,必定有他的动机。

动机的背后,是情绪和情感。而情绪是有能量的,它支撑着动机一定要去这么做,才能得到宣泄释放。

单靠堵,最多只能“堵住”他的表层行为。

能量是无法堵住的,就像被压扁的弹簧,越压制,势能越大,一定要伺机从某个薄弱之处反弹回来。

就像我不让孩子们说“无聊”,结果他们就想到了无聊的同义词,再禁止,又出现了变音的“无聊”。

小孩撒谎,狠狠打他一顿,下一次,可能会出现更精致细密的谎言。

不让玩电脑,有多少孩子逃课去网吧、破解密码,想方设法去玩。

百密一疏,顾此失彼,总会有漏洞,单靠堵,是怎么也堵不住的。



堵,意味着对立,意味着我对,你不对,势必加重了对方的反抗。

前两年,学心理学,有了“界限感”的概念,我意识到很多问题都是由此而来,反观自己,我觉得从小到大,我妈妈为我包揽了太多,或者说,控制得太多。

意识到了,我就着手改变。

正好赶上回家过年,那几天,妈妈一想管我什么事,我都示意她:停,这是我的事,我自己来决定就好,你不要管了。

这么示意了几天,妈妈忍不住爆发了:“我做什么都不对!我不管了!”

我一下子意识到,我不让我妈干涉太多,就是想“堵住”她的行为。

越堵,水的势能越大,最终冲毁了堤坝,导致泛滥成灾。

从我妈妈的角度说,理智上,她可能意识到我说的有道理,但我一再地制止她,不让她管我,她在情感上感受到的是拒绝和对立,她心里那股劲儿越积越多,最终爆发出来。

爆发,就意味着失控。

结果就是,伤人伤己。

遇到问题,为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堵住”它?

堵,是一种排斥,把问题堵回去,看不到问题,就以为解决掉了。

堵,最简单省事,不用动脑子,单靠蛮力就行。

问题是,孩子小时候可以堵,等他长大了,力量变强大了,你还堵得住吗?

有时候,堵看起来很管用,令行禁止,简单有效。

但堵着堵着,就堵成了一潭死水。

孩子的自由意志被压制,即使到了三四十岁,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对生活失去了热切的向往,浑浑噩噩,又忍不住焦虑无比,这样的“空心病”还少吗?

3

堵,不是个好办法。

人内心的力量,就像滔滔的河水,势能强大。治理得好,会造福一方。治理不好,就会泛滥成灾,殃及四方。

大禹治水靠疏导,我们治心也是一样。

透过行为,看到行为背后的动机,再看到内在的情感需求。

把情绪往正面积极的方向引导,之前行为的破坏力自然就减弱了。

当然,这需要智慧,需要觉察,需要耐心,比起一味的“堵”费事多了。

不过,天下事不都是这样吗?

看起来费了事,实际上省了劲;

看起来走了捷径,实则更费周折。



前段时间,橙子新添了一个口头语:“胡说八道。”

别人说的和他意见不一致,他动不动就来一句:胡说八道。

说过他好几次,这样说很不礼貌,不许再说了。他反驳:“这又不是骂人的话。”

有一次,饭桌上聊天,橙子爸爸说了什么,橙子张口就说:“胡说八道。”

橙子爸爸没像往常那样制止他,想了想说:“你是不是觉得我说的不对?那咱们想一想,能表达类似意思的话,看看能不能想出十句来。”

橙子觉得挺有趣,我们三人就比赛看谁想出来的多,比如: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

你这样说不对。

我觉得你说错了。

……

直到谁也想不出来了,橙子爸爸说:你看,咱们可以用这么多种方法表达这个意思,是不是都比“胡说八道”好?

橙子没说话,点点头。

再后来,橙子说“胡说八道”的次数明显少了很多。



回到开头的故事,三个小孩后来不喊无聊了,他们找到了新的乐趣,拿着对讲机和同行的叔叔进行智力问答。

数学、历史、脑筋急转弯,各种问题,抢着问,抢着答,玩了一路,还意犹未尽。

再没有人喊无聊。

和妈妈相处,我看到了妈妈管得过多的背后,是对我的关心,是想告诉我,她觉得怎样做对我更好。

那我就心平气和地说出我的想法,我为什么不那样做的原因。

妈妈理解了,自然就不再多说。

一个人想做一件事,不管在别人眼里是对是错,必然有他认为正当的理由。

堵和疏的区别,就在于一个针对行为,一个针对动机,治标还是治本。

4

当然,“堵”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些时候,还是需要拿出家长的权威,告诉孩子有些规则不能违反,有些事就是不能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但还有很多时候,单靠堵是不管用的。

不信,你看看公共场所的那些标识牌: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扔果皮纸屑,不准乱闯红灯……大大小小的不准有多少管用?

人们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想方设法钻空子,打擦边球。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人孩子都一样。

百堵不如一疏。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疏导人心。

要心对心,而不是力对力。

所以,当你忍不住又要冲孩子喊“不准这样,不许那样”时,不妨提醒自己,在心里默念几遍大禹治水的秘诀。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晓听风 发表于 2017-08-28 | 只看该作者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堵,不是个好办法。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3 02: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