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自来熟?我能做到吗?(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2. 拉近人际距离的两种路径

拉近两人之间的人际距离,本质上其实是说服对方把自己拉进其个人空间。而说服(persuasion)往往有两种路径——中心路径(central route)和外围路径(peripheral route)。


先说说中心路径,你所要做的就是展示你自身价值,让对方觉得你有价值、可以满足对方的需求,对方就会主动把你纳入TA的个人空间。

但这个急不来,因为你展示的不是技能价值,而是情感价值——展示技能价值的你只能被对方拉进社交距离(未来可以跟你合作),而不会把你纳入个人空间(未来可以跟你交心)。

而情感价值需要一些深刻的经历才能体现。我们常说的“四大铁”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即“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 ,一起分过赃”。这种经历是可遇不可求、没法急于求成的。

所以我们不妨考虑一下外围路径的方式——

3. 如何快速拉近和新朋友间的人际距离?

通过外围路径要快速进入别人的个人空间有俩办法——

方法一:互惠(reciprocity)

在社会心理学里头,互惠(港译“回馈”)是一种社会规则: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往往倾向于用同样的方式去回馈。换句话,就是孔子说的“以德报德”。

互惠的动机,往往或因为希望得到喜爱(希望你会继续喜欢我),或因为礼貌(希望维持关系平衡),或因为希望得到持续的回报(希望未来你还会持续对我好)。往往这三个动机会掺杂着同时出现。

举个日常应用的例子,你要探听别人对于某些私密问题的心里话,比如“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情是什么?”往往你只要说出你自己的答案,对方往往也会无保留地回答(当然TA会选择一个程度相当的答案)。

TBBT里头有一集,Sheldon和Penny做了一个“36道题坠入爱河”的爱情产生实验,也是这个原理——
这个实验最早由心理学家Arthur Aron进行,一间实验室,两个陌生人,45分钟共同答完36道题,然后他们就会相爱。(有兴趣的人可以搜一下“36 questions in love”或在公号回复“36”)

所以用这个方式去进入别人的个人空间很简单:先把别人纳入你的个人空间,对他们好,像对其他密友一样对他们好。

方法二: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失调指的是,一个人的脑子里头,同时有两个矛盾的想法,导致TA心理上产生不适。

比如一个正在减肥的吃货忽然看到了一块TA最喜欢的巧克力蛋糕,这时候TA的脑海里会有两个声音——

声音1:“我很想吃巧克力蛋糕。”
声音2:“吃了巧克力蛋糕会打断我的减肥计划。”

这两个声音的冲突会让TA很痛苦,并做出一些态度上的变化。

大学的心理学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经典的应用案例:

如果你想快速和一个普通朋友拉近距离,你可以尝试做的是——在大家面前跟他借他最喜欢的东西,比如一张绝版CD。因为是当着大家面,他往往不会拒绝。

这时候,他心里会有两个冲突的声音:

声音1:“我和狐狸只是普通朋友。”
声音2:“我把我最喜欢的绝版CD借给了他。”

这时候,他会开始尝试说服自己:“其实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已经很亲密了。”

用这个方式去进入别人的个人空间,简而言之就是,不把自己当外人,索取对方对你的好,而且是超越普通朋友的好。

稍微总结一下: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3 12: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