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哈佛博士集体返华 回归中国的吸引力何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下的中国正在进入海外人才快速积聚期和加速回流期,据大陆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265.11万人,出国留学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长到2016年的82.23%。 而哈佛8名博士——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楚、任涛的集体回归,无疑更是彰显了海外人才回流中国的风起云涌。

哈佛博士的集体式回归 合肥市西郊的著名风景区内,蜀山湖从三面将一小岛环绕,岛上植被茂密,环境清新幽静。小岛占地2.65平方公里,因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十个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潜心科学研究,故名科学岛。 强磁场科学中心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岛上其中的一个科研单元,因为媒体的广泛报道,很多人都知道合肥科学岛上被俗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EAST,但大多数人却不太了解科学岛上还有着另一个很牛的科学工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强磁场”的光芒可是一点都不比“人造太阳”小。 2008年起,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的规划,中国科学院开始在科学岛上建设“强磁场实验装置”。2011年左右,在强磁场中心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当时中国最高场强的核磁设备,500兆赫、600兆赫、850兆赫核磁设备陆续进场。 8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触发哈佛博士集体式回国连锁效应的那位第一人——王俊峰来到合肥科学岛。他那次见到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匡光力,和匡一番谈话,促成了他的回国选择。 王俊峰1995年北大硕士毕业,2004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与分子药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他的多篇文章登上了《自然》等国际一流科学杂志。如今他已经是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磁共振生命科学部主任。 前述8名哈佛博士科学家曾在美国打拼十多年,并因在哈佛大学“同一个楼道”共事而相熟。王俊峰率先离职回国,触发了连锁效应,另外7位哈佛博也接连离职回到中国,相聚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所在地——合肥科学岛。 回归的吸引力何在? 中国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数据显示在全部200多个科技门类中,中国有180多个超过日本,前沿科技领域中国有十几个领先世界。中国科技人才总量2014年为152.4万人,超过美国的125.3万人,仅次于欧盟28国176.2万。按照国家维度,中国的科技人才投入已列世界第一。 搞科研便意味着“探索未知”,科研人员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无不是希望“看得见未来”,至少“看得见未来的方向”。王俊峰表示,他觉得看见了自己在美国的“未来”——上面有一层触手可及的“天花板”:一来没有属于自己的大科学装置平台,二来没有如今这么兵强马壮的作战大团队,他很难想象在美国再往前走一步还能是怎样。 2009年,距离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落户科学岛尚不足一年,科学岛上的强磁场中心刚起步。业界人士都清楚强磁场装置可谓是科学探索的“国之重器”,强磁场与极低温、超高压一样,可为科学研究提供极端实验环境,自1913年以来,19项与磁场有关的成果被诺贝尔奖垂青过。 毫无疑问,一旦属于中国的40特斯拉的稳态强磁场建成,将跻身世界一流之列。对王俊峰他们而言,一幕在美国从未见到过的样子——“一个属于‘未来’的样子”在自己而前华丽展现。 在美国做科研,起步基础无疑会比在中国好,但也时常会有一种温吞水的感觉扑面而来。“身边人的回国”就仿若催化剂,比任何名人效应的冲击都要大,后面王俊峰同伴陆续归国的故事已不需要在此再详说。 看得见的未来 8位哈佛博士集体归国,王俊峰、张钠研究结构生物学;张欣研究磁生物效应;林文楚研究动物模型;刘青松、刘静、王文超、任涛则研究肿瘤药物 。这正好是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可以直接制药的应用研究的一条完整的研究链条,依托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与技术,开展以重大疾病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络的“学术链”得以完美呈现。 王俊峰回国后一年,强磁场科学中心科学大楼便拔地而起,各种实验设备相继调试成功,硬件条件按理想蓝图陆续实现。中国大陆陆续推出的“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安徽省“百人计划”……亦让科研归国者在很大程度上不必为资金、项目或者人员操心。 今年2月,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混合磁体工艺通过国家验收,40特斯拉稳态强磁场,磁场强度居世界第二。8年间,强磁场科学中心从“一无所有”成长为“世界第二”,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归国博之一——刘青松的美国朋友来合肥科学岛参观,看到他在带领50多人的药物学交叉研究团队,还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不禁发出惊叹:“没想到中国现在对人才如此重视,在美国,这也是很难得的!” 对于这些归国博而言,现在的他们既看得见强磁场建成世界最高水平的未来,也看得见自己的定位。 他们也不想“拔高”集体归国选择的动因:“所谓放弃国外的优厚生活——那不是真实的情况。”女科学家张欣道出了这个群体的心声,他们只是普通的8个归国留学人员,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决定集体回国,相约到一处打拼”,优势是“相互之间不必再磨合”,目标只有一个:认真踏实做好科研。 日本文部科学省官方每年都会对世界各国科技实力产出进行数据统计,从其公布的2016年版报告来看,中国自从2010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日本以后,总体科技产出现在也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 科学无国界,不同时期,有人选择出国,自然也有人选择归国。哪儿更适合,科学人就会涌向哪儿,无需做更多的动机诠释。对中国而言,如何让归国的高科技人才发挥出更大的效应才是更大的时代考题。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3 11: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