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育儿方面,我们都容易“把无知当个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文/海云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

那天看到学习圈里有一则“新闻”值得分享、反省。

某学生家长给老师发的微信:
老师
您好!
同事孩子是您的学生,今年艺考顺利考上了。我孩子今年开始也高三了,成绩不是太理想,班主任推荐让她走艺考,我实在不想让她走艺考这条路,自甘堕落,到现在也是没办法,之前她小学学过两年小提琴,你看看带带她让她考个音乐学院吧。
老师回信:
自甘堕落?这词你确定用得妥当?艺术类是分低,但你看不到别人在练琴上下的功夫就不要妄自评论!
考上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弦乐系的难度比考过一本分数线要难得多!
开学高三?小学学过两年?要考音乐学院?没事多出去转转,搜搜视频也行,看看音乐学院附中附小的孩子拉琴是什么水平,我很负责跟你说“别再做梦了!”
麻烦再转告一下你孩子的班主任,以后别再给孩子灌输这种学习不好可以去学艺术类的思想,别拿无知当个性,不是他想像的那么简单!

全文里最触动我心的是“别拿无知当个性”这个词。

家长的用心放错了地方

从家长的话里“我实在不想.....,到现在也是没办法” 言语间只有孩子的成绩与前程,我甚至猜想,当年上过的两年小提琴,会不会也因为父母认为那是“自甘堕落”而中途停掉了?这位小姑娘的日常,估计早已被父母干扰过度了吧。

从开始的不适、反抗到后来的“顺从”,就算成年了又如何,依然没有自己的独立人生。而这位家长也够操心呢,现在是高考,后面还有择业、恋爱、婚姻…..

我突然想起了女儿在6岁时充满稚气地写过一句话:妈妈,我爱你,可我希望有更多的自由。

我当时一怔,问她希望要什么样的自由?

她一本正经地说:比如我吃饭慢点,不许说我;穿衣搭配自己作主;爱吃与不爱吃的不要勉强我,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我松了口气笑着回答:好的,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以后在你不危害环境,不伤害自己和别人的前提下, 我都会克制自己,尽量做到只给你适当的保护和建议。

我第一次为人母,她第一次当我女儿,不够好,也不容易,但我们没停止过努力。

现在她的事情基本都是自己做主了,我发现当我不再是严厉的监工时就能全身心去享受与她为伴的过程。

比如在陪她上兴趣班时,我会捧起一本书在教室外静静地看,或者带着小儿子在周边逛逛,她忙的时候,我也正好喘口气,放空自己,调整好状态去迎接下一秒的未知。我也不再假装坚强,而是表达爱她,家里需要她,在我怀里她可以放肆地笑与哭。

所以,与成绩相比,我更关心她的身心健康:

与其催她快点吃饭,不如想想怎样做饭好吃又营养。

与其催她快快写作业,不如自己也拿本书坐在她身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她:“每个人都需要努力”。

与其担心她考试不理想,不如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引导她如何放轻松,学习是一个积累过程,从来不是靠一朝一夕的蛮力,况且来自学校的压力本来就够大了,再加压就无异于变相“谋杀”了。

用“蜗牛心态”养孩子

那天看到好友分享的文章,其中一段: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可为何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他。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泪,喘着气,往前爬.....

读到这段,我已开始愧疚,同时觉得,这会不会也是很多亲子间的日常写照?

我们常常觉得“好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家的永远是调皮、笨、仿佛一事无成。

有个朋友聊起自己从小语文成绩是出奇的好,但数学却经常考零蛋,偏科非常严重,高考时她差点痛苦到崩溃,但庆幸自己父母够开明,要不然自己也早奔西天了。

至今她仍然对妈妈说过的那句话记忆犹新:“没关系啊,妈妈小时候数学也差,你就是像妈妈嘛,但你看,我现在混得也还行啊,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但有份喜欢的工作,有个美满的家庭,知足了。”

她说当时这句话就像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后来就算再忙再累她都会提笔写一些暖心的文字,希望给迷茫的人亮一盏灯,十多年坚持下来,如今她已经是某杂志社编辑。

对一只小蜗牛来说,哪怕壳再重,有你陪一段就很满足了,如果还能给点阳光与希望,它将一辈子感恩,有心也有力继续前行!

你能负责孩子的一生吗?

黄磊曾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主演的《小别离》: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独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我们常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从他1岁学走路时摔过跤开始,你就舍不得放手,所以,不管是3岁,18岁还是28岁,他仍然是你眼里长不大的孩子,学习、恋爱、婚姻你样样都操心,但换来的多是孩子的烦心,你曾经固执地想当个“尽职”的家长,可却不知抱得越紧,孩子越喘不过气…..

谁都要尝试走一个人的路,有属于自己的苦,自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3 13: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