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毕业生入职一个月就辞职|你应该从中懂得这四件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有个今年毕业的北大姑娘写了篇文章《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洋洋洒洒一万七千字,据说看哭了很多年轻人。

按她的讲述,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北大姑娘在去年夏天去深圳腾讯实习,因为不确定男朋友能否留在深圳,所以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入职意向,尽管她在实习期间创造了很多成绩,但最后依然以不够稳定的理由被拒绝留用。

而这时男友在杭州拿到了网易的offer,薪资很高,前景明朗,北大姑娘想跟男友在同地发展,开始转战杭州求职。

矛盾的地方是,北大姑娘的梦想就是投身互联网,但偏偏几家她心仪的公司都没有录用她。在纠结后她选择了爱情,为了能跟男友一起留在杭州,她退而求其次接受了某银行的offer。
入职一个月期间,她并不适应,反复思量想放弃这份被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她也很幸运,在最焦虑的时候拿到了网易的offer,果断辞职,奔向了梦想的怀抱。

这段经历的确有励志的意义,再加上北大姑娘文采斐然,有几处叙述确实戳心,我仔仔细细看了两遍。

第一遍忆当年,今年恰好是我本科毕业十周年,这篇文章让很多模糊的过去一下子清晰了起来,有的部分甚至跟这个姑娘的现在影影绰绰的重合在一起。

第二遍思当下,以前很多想不通的事情和对自我的怀疑其实早在这十年找到了答案,也正是这些日渐清晰的答案成就了现在的我,而它们也会让未来的日子充满勇气和力量。

可惜我无法穿越回过去告诉二十岁的我,有些错不要犯,有些雷别去踩,有些自信和自卑都不过是空穴来风,你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至少现在的我可以借着北大姑娘这段经历给二十岁的你讲讲,求职寻爱谋生,怎样才算不偏离轨道。

“你的能力和光芒,露一半,藏一半”

北大姑娘非常自信,她自述曾在人人网发起过现象级的网络热点事件,曾做过250万人次的在线游戏,他实习期间运营的每一个话题都有超高流量。

她是有能力的,这些战绩也的确能为求职加分,但是过度展示就有卖弄之嫌。
哪怕你再有能力你再优秀,入职一个岗位就是一颗螺丝钉而已,公司不仅需要你有能力有经验,更需要你懂合作肯低头,他们要的不是网红和明星,而是一名肯踏踏实实工作的员工。

北大姑娘也郁闷过,自我怀疑过,为什么自己如此优秀进了公司终面却没能最终杀出重围?类似的问题,很多毕业生都遇到过。

答案无非是两个,要么你不具备职业匹配的能力,要么你超出了职业匹配的能力。前者没什么好说,披甲再战,但后者往往是很多人不懂得一个道理:过于凸显自己的能力会让你应聘的公司有三个顾虑:

1.你自大狂傲,难于跟其他人合作,团队精神不足;
2.你不会久留,不过把这里当跳板;
3.你以优秀自居,反而会失了谦虚限制了自己的成长。

自信是加分项,自大是致命剔除项,求职面试时除了展示自己也记得坦陈你的成绩里也有别人的功劳;入职工作后,不要常去邀功只强调自己抹杀别人的努力。

说到底,招聘应届生,公司对你没有太高的期望和要求,千万别以应聘CEO的姿态去包装自己。

“记得你所处的位置,话要说一半,留一半”

北大姑娘在腾讯实习期间触犯了职场大忌,她评价领导是成熟女人,她事无巨细在知乎和自己的公众号里讲腾讯的项目,怎么运作,怎么制造话题。

她真的讲了太多不该讲的话。
领导就是领导,你的位置就是下属,说话要注意分寸,表扬领导“成熟”,那不是一个下级员工该说的话,对于你的上级这样冒失是非常不尊重的表现。

至于公开讲面经,讲自己的工作,不隐去公司名称,甚至大喇喇暴露细节,说明没什么界限和职业操守。没有任何公司希望员工多嘴向外泄露公司内部信息,这样做就是安全隐患,好像公司招到的不是员工,而是间谍。

这就好比你不希望你的朋友在网上公开你的名字大讲特讲你们所有的细枝末节,这不道德。她可以讲感受讲心路历程讲结果,但是涉及到越界的信息暴露,那些话还是留在自己心里慢慢咀嚼吧。

“你还年轻,远没到要在爱情和工作中做取舍的时刻”

北大姑娘求职期间,男友曾说不接受异地,如果不能同在杭州就只能分手这样的话。北大姑娘慌了神,也是因此毅然决然搁置自己的互联网梦想,委曲求全先去银行工作。

我很佩服这种坚定和勇气,但是毕业多年后,我反而觉得这种抉择没必要,刚刚踏入社会的你就是要在迷茫中探索自己真正的需求,不断地试错不断地调整,你原有的决定或许并不能代表你真实的想法,因为太年轻,很多想法经不起推敲。

别太早说我不要,从校园到职场,从二十出头向三十岁进发的十年里,你对爱情对梦想对另一半的态度都会变化,尤其是这个过渡期的变化更是巨大,在这时候做出的选择更多只能代表过去,并不是一个真正成熟稳定后的决定。

这就像上小学的你在纠结以后上清华还是上北大一样,真到了高考的时候你才发现你以前真的想太早了。

北大姑娘的男友说工作后人会变,担心异地会影响两个人感情。

但只要存在“人会变”这个前提,能影响感情的可不仅仅是异地,那又何苦抓住一个变数最大项不肯撒手呢?

并且,说恋爱就不能异地这样的话,本身也反映了这段爱情并不成熟只是亦步亦趋套用前人的经验模板罢了。
我不是抱持阴谋论认定爱情终敌不过现实,只是校园爱情真的太青涩,而你的第一份工作却是走进社会的基石。最好的方式是在平衡里开放地去找一个答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戏弄人生,人生也会戏弄你”

公司招聘员工,稳定性是一条很重要的参考。

北大姑娘就是吃了这样的苦头,不确定是否想留下,就去腾讯实习,不喜欢银行工作,只是因为想留在杭州才签了三方。整个求职过程她左右摇摆,从没散发出一点稳定的气息。

很多求职者也是这样,工作才两年,简历上有五家工作过的单位,问起为什么频繁跳槽,他说去了才知道公司和工作不是自己以为的样子。

说句难听的,真的没有一家公司是你以为的样子,你会发现各种你不喜欢的地方,这是必经的适应阶段,也是你需要调整自己而不是立刻换工作的理由。

公司招聘付出了成本,首先就要用收益抵消成本,再谈创收,但稳定性太差的员工很可能是一个赔本买卖。

对于求职者来说,你去求职和实习也是付出了成本,如果一开始就不确定甚至根本不想在这工作,你浪费的也是自己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没有考虑清楚的求职像是儿戏,你戏弄它,它也会捉弄你。短暂的一个月银行工作经历并不是谈资,更像是个污点,它说明你对待自己对待工作并没有一个审慎的态度。

那接下来呢?入职到梦想的互联网公司,你依然会发现有各种你不够喜欢不够适应的问题存在,那么你还会一个月后就离职吗?

其实北大毕业生也好,普通院校毕业生也罢,从校园步入职场,都要经过这道坎,就像那篇文章的标题——“求职悲欢”,你有悲伤的时刻,但也会收获这段路程中的欢喜。

只是,如果能少走点弯路,少踩点雷,至少能让这种欢喜更绵长一点。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3 18:4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