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频发,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一种新突显的社会现象,校园欺凌与暴力的防治难点在于,它溢出了现有的制度与法律边界,若不对之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难免力有不逮。最具代表性的一点,即如有专家所指出的,我国现有的针对未成年保护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都旨在解决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施加暴力的问题,而对未成年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近年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频发,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立法防治校园暴力,并不能仅仅简单理解为是加大对暴力实施者的惩戒。确切地说,立法应是重新界定和明晰校园暴力的行为边界及相关主体的责任。比如,校园暴力发生后,到底该遵循怎样的处置流程,学校和监护人要担负怎样的责任,司法机关又如何介入,要不要公开?立法就是要明确校园暴力的性质和对应的责任划分。 校园欺凌多是由未成年人施加给未成人的暴力,这样一种特殊性决定了——防治校园暴力,需要包括惩戒、救助、教育等一系列的配套体系支撑。如,教育部等九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规定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但尚无具体细化条件与标准;再如,严重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如何让他们得到包括心理干预、隐私保护等全方位的救助?这些“细节”问题,都需要在立法中得以明确。 对于校园暴力与欺凌,要治更要防。地方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快立法进程,既尽快补齐校园暴力防治的法律短板,也可为国家层面的立法提供镜鉴。当然,地方对校园暴力防治立法还牵涉到一些关键问题,需要上位法作出明确回应,比如是否有必要降低当前的刑事责任年龄标准?但即便如此,也不妨碍地方立法在更大空间内可以积极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