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来10到20年 一个数十万亿市场正在缓缓展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近3年,智能制造板块研发投入逐渐增加,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重视研发和技术开发。

从政府到市场刮起的智能制造风潮,让不少企业纷纷争做“站在风口的猪”,而对于吴勤芳来说,再大的风口,也不如他心里的那本账来得诱人。

作为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明志科技”)的总经理,吴勤芳给第一财经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工业机器人我们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做了,但那时一台机器价格在100万元左右,一台机器只能节省月工资3000多元的工人两名。现在却完全不一样了,一台机器不到20万元,工人工资却涨到了每月七八千元,因此用一台机器代替一个人的两个班次就很合算了。”

算下来,机器设备投入要比人工成本划算,这也成为了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一。对不少制造企业来说,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已不再是被市场或国家政策推着去改变,而是奔着“真金白银”主动做出的投资。背后的投资账本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动力。

设备升级回本快

吴勤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设备的投入我算过账,大概2年就能收回成本。”

“新投入的工业机器人大约30台,还有许多智能物流和自动化生产设备,总体来说,整个车间的设备投入比之前传统车间的投入翻了一番,这增加的一倍就是投入了自动化设备。”

吴勤芳说,跟传统生产线相比,机器换人可以节省三分之二的人工成本,综合成本比原来下降了一半:“新的车间只有70~75人,而此前同规模的传统生产线需要200人左右。”

明志科技的主业是复杂薄壁铝合金铸件的铸造、加工及装配生产。作为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明志科技于2014年起投入的新车间总投入约1亿元,利用自主研发的自动砂型开箱机及机器人自动化清理单元,同时配套一系列自动化生产线,引进制造管理系统MES以实现智能化解决方案,向智能制造迈出了一大步,也由此位列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公示的“2017年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之中。

而在中国多地,机器人正在迅速进入制造业。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6.67万台,这是中国自2013年起,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报告预测,到2018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采用率将增长150%。

有业内人士表示,“机器换人”不仅有助企业缓解技工短缺的困境、应对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生产的标准化要求,创造更大的产能,也有助于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土地、环境承载能力等问题。

而10年前就开始往智能制造转型的华佳控股集团(下称“华佳控股”),其总经理蔡少华如今是既高兴又烦恼。

华佳控股位于诸暨店口镇,是燃气采暖热水炉的制造企业。今年以来,由于政府推动的“煤改气”政策,该公司的壁挂炉销售爆发式增长,每天上门“求货”的客商让蔡少华颇为烦恼。

到今年9月,该公司壁挂炉销量已经突破10万台,是去年全年销量总额的2倍多。接下来的一个季度里,每个月的产量都安排在了2万~2.5万台。

除了研发新产品,为了符合国家不断提高的大气环境治理和智能升级的要求,华佳控股在2012年投资2000万元新上了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削减了50%的人工成本,并增加了3倍的生产效率。蔡少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按照现在的体量来算,投入的自动化设备成本用一年就足够收回成本。“整体产量至少是原来的3倍。今年基本上一分钟下线一台壁挂炉。”

利润翻倍促使主动转型

如果说10年前的转型还有些“懵懂”,那么如今的转型除了有明确的利润驱动,还有着更为清晰的目标。

从生产配件到整机研发,拥有自主品牌的华佳控股也收获了至少3倍的利润率。“之前产品的毛利润只有10%左右,现在能达到40%~50%。”蔡少华告诉记者,为实现新的升级,即他所关注的智能家居方向,华佳控股正在积极与三星和苹果公司合作,2011年,华佳控股成为了三星全球唯一OEM(代工生产)供应商。转型升级从来都需要投入,智能家居也不例外,蔡少华说,公司每年的投入都在以20%的速度递增。

而对明志科技来说,自动化转型实现了更低的成本、更稳定的质量和更高的效率,也实现了利润翻倍的效益。“产品价格不变,成本降低了,新车间的利润和老车间相比可以翻倍,实现20%~30%的毛利润。”吴勤芳说,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效益的明显增加让他们的智能化转型不乏主动性。明志科技如今每年的研发投入在3000万~4000万元左右,占销售比例的5%~10%。

根据安信证券今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纵观2014~2016 年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板和新三板智能制造板块发现,智能制造板块毛利率仅低于创业板,高于其他两个板块,毛利率每年也在稳步提升,2016 年毛利率为29.20%,同比提升了0.33个百分点;从趋势上看,智能制造毛利率从2014年的28.38%提升至29.20%。净利率从2014年的5.10%提升至2016年的7.28%;近3年,智能制造板块研发投入逐渐增加,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重视研发和技术开发。

虽然在业内,明志科技的生产规模并不算大,但附加值和利润率却因智能化车间的打造而相对靠前。吴勤芳说,他们有一次参加一家中国企业面向全球的国际招标项目,原本这家企业更倾向于买进口的产品,但开标后发现,明志科技的报价比国外的企业低20%,质量却差不多,有些参数甚至比国外的还要高,最终明志科技成功中标。“我们中标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上个月中标的一个项目,对方买过进口的设备也买过我们的设备,最后比较下来,认为我们国内的产品又好又便宜。”

智能化任重道远

要做强“中国制造”,有助于挖掘发展潜力,实现动能转换,智能制造是突破口。

今年5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与“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打造勇于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方阵”,促进整个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升级。

一般来说,智能制造发展需要经历自动化、信息化、互联化、智能化4个阶段,产业链包括自动化生产线集成、自动化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工业信息化、工业互联/物联网和智能化生产5个重要部分。

互联网来到中国,首先进入的是第三产业,迎来“消费互联网”的黄金15年,其间产生了阿里巴巴等重量级企业。现在工业4.0到来,实际上即宣布互联网开始进入工业,这是互联网产业化的第二个时期。2013年全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迎来战略升级,目前中国有450万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在未来10年或20年,至少有20%的企业要转型成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一个数以十万亿计的市场正在缓缓展开。

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但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存在着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工信部和财政部在2016年12月联合印发《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3 21: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