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留学生:留学之后你会养成什么样的坏习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7-10-22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五年前离开中国时,家父在我的行李箱里放了一封长信,这是他第一次给我写信。里面少不了叮嘱和期望,尤其深刻的一句话是:就算你身边有1000个人在做某一件事情,那也不是你去做的理由。老爸在政府工作,一直很有自己的原则。”
来自一位知乎网友。
可以这么说,留学是一场自我的重生。
我们放下了原本生活中所熟知的一切,离开了自己的“安乐窝”,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这个崭新的世界里,以往的生活方式,日常习惯全部分崩离析,我们只能默默着手重建生活秩序。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它的痛苦之处还不仅仅在于重建过程的漫长以及细节的繁琐,更是在于这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 ,你孤立无援。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一些之前没有的坏习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留学病”。而留学党们却还不自知。
消费水平超出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
看着周围人出手阔绰、不为金钱所累的生活,常误以为自己也有这样选择的权利。对于不挣钱的学生来说,消费水平、或者说渴望达到的消费水平超出了自己、或自己家庭能负担的地步,算是个坏毛病。
有些人会受到周围不愁钱的人的影响,学会以各种各样“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生活质量”等名义去掩盖过度消费父母金钱的事实。
想学做饭,就用家里的钱买了上百刀全套厨具餐具,但不到半年就全变成了摆设。嘴上说着开拓视野,每个周末假期都气势浩荡地走南闯北,机票租车住酒店,从来不带打预算。
为了更新个人的形象,每学期的衣橱不得有雷同,潮流风衣和新款名鞋一样都不能少。为了全面发展,一学期overload三节兴趣课,让父母掏钱多买学分。
在经济不独立的情况下无意中过分地追求自己的生活质量,嘴上说着“留学生活就是要过得丰富”,但没有一件事情踏踏实实能做好。心里想着“我买的东西都是必需品”,但没有一样东西是离开了就不能活的。
口头挂着“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但丝毫不在意独立的大旗背后是一座父母堆砌起来的金山。
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则是指生活方式、人生选择上。出国之后的留学党特别容易羡慕那些不用顾忌学费,想读多少年书就读、想读几个专业就读的人,还有那些可以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想去探索哪儿就去探索哪儿的人。
因此,常常会不自知地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流露出对于那些高消费的向往,而这常让父母感觉到压力。而父母只能自责道:“爸爸妈妈的能力有限,只能给你提供这样的条件了。”
矫情病
留学海外最常见的一种“留学病”大概要属“矫情病”了,一点点小成就都会在自己心里无限被放大,然后陷在深深的感动中无法自拔。
周末去了趟图书馆,于是感动于自己的努力,觉得自己就是学霸本人了。偶尔下厨做了一顿饭,就感动于自己的贤惠和节俭,殊不知自己平时的吃穿用度有多铺张浪费。
一个人搬家或者是组装了一个家具,就觉得自己独立坚强,事实上,你并没有很辛苦,也不值得被感动。
这难道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吗?
更可怕的是留学党们总是大言不惭地回国和家人朋友说:我很独立。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很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在抵抗异国他乡生活的磨砺的时候,家人的经济支持才是我们如此硬气的理由。
既拿着中式家长的经济支持,又想要西式家长的民主放任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既体现在生活方式,日常习惯上面,还体现在价值观上。留学海外,尤其是在欧美国家的留学党们,往往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
已经习惯于西方各种价值观念,例如家长不能干涉孩子的选择,父母亲应该尊重孩子的一切决定等等。可是我们的国情并非如此。
所以留学党们回到本国之后往往会特别不习惯。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以及亲戚之间的关系。家长往往会处于自己的经验,在他们认为是正确的基础上,帮助你做一些决定。三姑六婆们也可能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对你进行各种各样的询问。
但是这些都不应该成为留学党嫌弃祖国的理由。
自诩高人一等
这种“留学病”常见于本科留学生以及部分MBA以及高中留学生。
他们无法正视和承认自己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为自己带来的巨大优势,把自己所享受到的优质生活和教育视作中国的常态,总觉得自己“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自己起点比别人高是别人太蠢太懒。
留学党们容易以精英自诩,面对条件不及自己的同龄人时喜欢想当然地鄙视人家,在审视大众的苦难时往往缺乏同情心,偶尔还会嘲讽后者本身不够努力不够聪明。
在找工作时,这种现象更明显。一部分留学生们自认为自己从海外回来,必然可以胜任更好的工作,而不把一些普通、基础的工作放在眼里。最终导致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
事实上,你在努力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们也在努力。而你在肆无忌惮放松自己的时候,你的对手们可能还在努力。因此,别人并不是理所应当比你差的。
喜欢八卦别人
我们都知道,留学生的圈子特别小,基本上来自本国的留学生之间都相互认识。
这种非常狭窄的圈子势必会造成留学生彼此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隐私,人们把谈论别人的私事当成家常便饭。
甚至在某些娱乐party上,大家彼此寒暄后马上就进入了“八卦”环节,把别人的生活隐私拿到台面上供大伙取乐。
这种说人隐私,扒人取乐的习惯其实是一种特别不好的习惯。
一旦延续到了国内的工作环境,对扒人的人还是被扒的人都后患无穷;无论是对事业还是感情。
经常怀疑自己
很多留学党在刚到达学校的时候,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那就是,自信心会经历一个打破重塑的过程,打破是一定的,能不能重塑还要看个人。
语言不太好的时候,容易变得“孤僻”,跟人交往浅尝辄止停留于表面,觉得自己一个人躲在壳里会比跟其他人在一起要舒服。
想要改变以上两点,共同的解决办法就是逼自己走出“舒适圈”,因为“舒适圈”这个东西,是你呆的越久就缩得越小,且越难迈出走出去的第一步。所以没有自信创造自信也要上,语言不好操着蹩脚外语也要说。
其实,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很容易被理解,毕竟大部分留学党们本来就处于比较优越的条件之下。并且身在异国他乡,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之中就随波逐流了。
对于这些现象小编表示完全理解,也希望广大的留学生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沙发
偶来偶来 发表于 2017-10-22 | 只看该作者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留学之路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4 00: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