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在人山人海中拍好旅游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旅游照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记录旅途中的点点滴滴,成为日后美好的回忆,还可以发到朋友圈,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假期快到了,又到了扎堆旅游的时间,您是不是也有一场旅游计划呢?那么,您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在人山人海中拍出好照片了。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如何在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中拍出不那么“到此一游”,不那么千篇一律的旅游照。




  
  我们先从无数人问过的问题,“旅游带什么器材好”说起吧。
  1. 器材选择
  器材携带以轻便为准。手机显然是最轻便的,而且还具有相机不具备的功能——相机没法直接后期处理然后秒发朋友圈,也没法打电话。
  不过手机也有它的局限性——没法变焦。“技巧君你又在吓人!我打开我家手机相机一看,明明就有变焦啊!要不要我变给你看!”有观众朋友愤怒地说。
  醒醒,你被骗了!手机的变焦不是真变焦。真正的变焦是通过改变镜头结构来实现的,画质损失不大;而手机的变焦,大概是这样的效果:
  
  数码变焦后,画质损失不小
  手机的变焦是所谓的“数码变焦”,即不改变镜头结构(手机也没法改变),而通过放大画面局部来创造近似于变焦后的视野。
  也就是说,手机变焦实际上就是对画面的裁剪-放大,让你感觉“好像变焦了”,而且变焦的幅度越大,画面裁剪越多,画质损失也越严重。
  要实现无损画质的变焦,你就得“用腿变焦”——走近一点;但如果被摄物体太远,或者受到地形限制无法靠近拍摄,怎么办?
  这种时候,就该带上手机外挂滤镜啦~强烈推荐带个增距镜和广角镜,弥补手机无法正常变焦的缺憾,更方便拍远景和大景。
  
  手机外置滤镜
  这些外置滤镜的副作用,同样是会带来画质上的损失,不过这种画质损失比起数码变焦来还是小巫见大巫的,手机党们可以入几个不太贵的试试~
  另一件很适合手机党的神器是小脚架。玩摄影,有没有脚架可是俩概念,室内、低光和夜景的表现会完全不一样的。
  
  和手机相比,相机的优势在于对画面的掌控能力。
  比如说,在大光比环境下装个中灰渐变镜,效果比手机的 HDR 功能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此外,相机在最大光圈、最低/最高快门速度等曝光参数控制上也有显著优势,可以支持更多文艺玩法,这个后边会说~
  
  至于“选什么镜头”这个问题嘛,任何一种拍摄需求多样化、拍摄条件复杂的题材,都离不开变焦头。
  综合便携性和拍摄质量,微单+变焦头+轻型三脚架是旅游相机党的最佳装备。
  说完了前期准备,接下来开始说正题,“如何在人山人海中拍出有文艺范儿,逼格还不低的旅游照”。
  2. 细节特写
  假期的旅游景点,肯定是人山人海,想找到一大片没有人群干扰的大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为啥非要拍大景呢?
  要拍出旅游的环境、氛围感,其实不一定要大视野大场景,拍摄一些以小见大的局部细节也是很好的表达手段。
  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景物拍摄特写,“以小见大”的效果最好。
  
  3. 往上拍
  人很多,到处都是人?那就往上拍!我不信其他游人能上天。
  蓝天本身也是好背景,干净而简洁——只要不是大太阳天逆光拍摄,都不用担心过曝问题。
  
  不管你身边有多少人,都不会在画面里出现
  过曝了?那就装中灰渐变镜,或者开 HDR 吧。虽说相机、手机自带的 HDR 功能效果始终有限,不尽如人意,但也总比没有要好。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拍大脸照的话,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俯拍角度更适合拍摄高大的物体,如山峰、巨树、塔楼、大厦等,尤其是边缘方方正正的建筑物。
  
  4. 框架构图
  从底部仰拍建筑的视角,本身包含多组引导线,能有效引起关注;下大上小的透视效果,使得建筑更沉稳厚重,高大雄壮。
  框架构图,能让本来很普通的画面变得瞬间很与众不同,很有格(bi)调(ge)。
  例如拍故宫,规规矩矩的正面拍摄,照片很难出彩,尤其是游人多的时候:
  
  但如果给画面加上一个框架,如一扇半开的门,栏杆的缝隙,窗棂,画面瞬间就会提升一个档次。
  
  是不是觉得高大上了很多呢?虽然能看到的景物视野更小了,却让人更想看,这就是框架的魅力啊。
  更妙的是,框架的存在感大大强于游人,无形之中大幅削弱了游人们对主体景物的干扰。
  多多观察,多多尝试利用周边的景物构建画框吧,能瞬间让你中规中矩的旅游照与众不同。
  5. 长曝光
  看了那么多方法,有人问,“等等!我也想把自己加入画面里,这样才有纪念意义啊!但我又不想把其他人拍进去,怎么办?”
  带了桌面三脚架吗?那就可以玩玩长曝光了。如果没带,也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技法:人肉三脚架。
  要使用这个技巧,你得做出一点牺牲:一动不动,保持数秒,以保证自己在画面中是清晰的。
  
  不需要太长的曝光时间,只需要数秒,就能把人群拍成上图那种半模糊的虚影。如果需要进一步虚化游人,可以再延长曝光时间。
  不过,如果曝光时间再长些,你得考虑模特儿能不能一动不动坚持那么久,同时 TA 的画面比例也不能太大,否则 TA 稍微动一下就会模糊得很厉害。
  就拿下图来说吧,曝光时间超过了一分钟,把身边的游人完全拍没了,海水也雾化了,模特儿要不是坐着还真顶不住:
  
  若是在大白天,光照条件较强时玩长曝,你可能要加载减光镜。
  其实,你也没必要非得把游人完全拍糊,创造一些动静对比的感觉不也挺不错的吗?
  在人群中安排几个静止不动的主体,让汹涌的人群如水雾般划过静止的人物,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匆忙之感,看着不也特别带感吗?
  6. 终极必杀技:无中生有
  接下来介绍一种必杀技。需要准备的材料是:Photoshop、无人的景点照片一张,白底或蓝底全身照一张。
  用魔棒选中全身照的底色再反选,选中人物;再用选区拖移工具将人物拉近景点照中,调整大小和亮度、颜色对比度、完成~
  喂!不要打我啊,停手!!!这种方法千万不要用,很容易穿帮的,看看这张图。
  
  著名的“浮空视察”事件
  如上图,将几位不在场的人用抠图法 P 到背景照片上以后,由于动作不自然,亮度对比度色调不吻合,看着违和感特别强。
  除非您是故意恶搞,不然不要“拍”这样的照片。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4 06:4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