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童沉迷手机 父母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计算机与人类行为》期刊的一项报告指出,依赖智能手机可能会让人变得更不愿意思考,手机控的认知系统更容易犯懒。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使用智能手机总时间较长者在认知测量上的得分较低。随着手机的深度普及,目前连很多两三岁的孩子都玩手机成瘾,令人担心几代人的身心发育和前途恐将受到难以预测的损害。



  幼年低头族的大量涌现,引发教育学家和很多家长的严重忧虑。显而易见的伤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身心的危害


  手机辐射会影响身体健康,过度使用会造成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等症状,并且对眼睛危害极大。许多青少年由于过于依赖手机,一旦禁止使用,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焦躁不安、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形成所谓“手机中毒综合症”,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二、对家庭的危害


  许多家长为方便与孩子联系,更好地掌握孩子的动向,都会给孩子配备手机。结果造成很多孩子手机成瘾,反而会使亲情疏远。家长由于种种原因,主要依靠手机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就减少了对学生直接地面对面的教育机会,也减少了家长与老师深入交流与沟通。


  三、对性格的危害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孩子来说,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很大。但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之中,会让孩子更加不想面对现实,导致性格更加孤僻。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第一类是社交型依赖,通讯录好友一大群,“人脉”遍天下。第二类是游戏型依赖: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成就感爆棚。第三类是娱乐型依赖:好友、游戏不多,全部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心理学家指出,沉迷手机的孩子,获得认同假象,却离现实中的亲子交流越来越远。家长如果想改善这种状况,首先要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到底是什么。父母在发现问题之后,要适当反思自己,从修正自身开始,用行为去影响孩子。


  首先,要做自律的父母。专家建议父母除了接听电话以及处理工作事务之外,尽量少看手机,无论孩子在与不在,从自己做起,尽量不要有手机依赖。父母甚至可以请孩子来参与监督。


  第二,增加陪伴时间。建议父母从繁忙的工作以及应酬中抽取时间来陪伴孩子。每日增加半小时亲子时间,一起阅读,一起讨论社会时事,或者只是一起完成一项家务,对增进亲子关系都大有裨益。


  第三,课外安排固定的户外运动时间。给孩子安排固定的活动时间,放学后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让他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以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当然,如果父母能陪伴左右,或者参与其中,孩子的感觉会更好。


  第四,节假日亲子活动不能少。周末除了孩子非常喜欢的兴趣班,还要增加至少一项亲子活动,比如全家一起看电影,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去郊游和爬山等等。过程中关于电影或者书籍观后的热烈讨论,或者爬山和跑步中全家挥汗如雨的坚持,对孩子的内心都会是很大的滋养,日积月累中,孩子不仅能甩掉对手机的依赖,还会使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健康的成长。


  第五,约法三章,令行禁止。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行,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赏罚一定要分明,执行要坚定。


  第六,利用同伴的力量。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鼓励孩子和朋友面对面交流,少用手机短信和社交软件。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的时候,手机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同时,也可以请孩子的朋友们充当监督员,在孩子违规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提醒,甚至联合孩子的好友与其家长,共同参与到戒除手机成瘾的活动中来。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4 12:4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