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风向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8-01-30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去年年底,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江苏省的3所地方院校——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均有学科被评为A+等级。


其中,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林学,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学科均获评A+等级。


有教育专家分析,从2017年10月实施的“双一流”建设,到近期公布的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聚焦对学科特色的关注。


“未来高校的发展,不在于规模大小,关键是优势和特色;学科门类不在于大而全,关键是实力和创新。”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办主任杨平说。


  特色学科从冷门变成热点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与林业工程获评A+等级并不偶然。


算起来,南京林业大学的林学、林业工程专业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可以追溯到金陵大学1915年设立的林科和中央大学1930年设立的森林系,林业工程和林学都是在长期办学历史中形成的具有特殊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学科。


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学科发展积累了雄厚的学术资源,在高校扩招和向综合性大学进军的热潮中,南京林业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并没有削弱。


“林业工程与林学‘双林’学科就像是学校学科建设体系中的两支主干,其他的涉林学科和非林学科,就像是依附在主干上的侧枝和树叶,共同支撑整个体系蓬勃发展。”?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王浩这样生动地比喻。


在目标精准、规划科学的顶层设计下,南京林业大学所有学科围绕着“大林业”的背景,紧密联系林学、生态等涉林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时代使命,从不同角度配合、支撑和服务学校优势学科的发展,实现“主干实”“枝叶茂”的协同发展“一盘棋”。


“注重特色,质量取胜。”?王浩说,“我们的思路就是结合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自身的历史优势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立足绿色,办出特色,通过特色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南京气象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气象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


校名改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却始终扎根气象行业,特色专业越来越强。


201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一;2017年,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2015年该校地球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大气学科在其中的贡献超过70%。


与前两所高校不同,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仅有20多年的历史。1995年,时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的王心如教授意识到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学科融合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率先提出了“大学科”的理念。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率先撤销教研室,重组成学系,在此基础上逐步整合成学科群,近年来,更是跨出公共卫生领域,与临床医学、肿瘤研究、生殖健康等学科紧密结合,整合资源,团队作战,协同创新。


这一颇具前瞻性的战略调整使南京医科大学成为国内最早开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的高校之一。在此轮评比中,南京医科大学在全国54所参评高校中,拿到了A+等级。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各家高校的共识。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南京林业大学有的放矢。在上一轮的学科评估中,南京林业大学林学和林业工程排名分别是前3、前5,?学校对照各项指标体系,反复查找“短板”,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精准发力的重点。


2012年,南京林业大学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工程,开展了?“首席科学家支撑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计划,面向海内外招聘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简化审批程序,“柔性”引进高端人才。


科研与教学并重,重视学生培养,是此次学科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提升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南京林业大学是出了名的严格。该校构建了“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评价体系,开展警示与帮扶相结合的过程管理制度,从2014年9月起,该校陆续有49名学生被劝退。


在此轮评估中,人才培养为南京林业大学加分不少。


在学科人才建设方面,各校都各显神通招聘国际高端人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聘了一批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学府的高层次人才,目前大气学科主体专任教师队伍211人,博士化率达?94.3%,国际化率达79.6%。


王会军院士是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WCRP中国委员会主席,2015年全职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世界顶尖科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李旭辉领衔建设“大气环境研究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把优秀人才团队作为学科持续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上世纪90年代末,学院就开始送青年教师去国内外名校深造,培养具有先进理念和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如今,学校每年都会选派年轻教师去哈佛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顶级学府或科研机构进修、访问和合作研究。


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南京医科大学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后劲儿强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术团队。5年来,先后主持13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90余项省部级项目。


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教授说:“人才队伍建设是公共卫生学科发展的关键,通过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制订人才特区政策,引进和培养并重,着力建立一支梯队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精湛、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国际化是学科建设的加速器


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园的东北角,100多面旗帜迎风飘展,它们是学校为155个国家和地区培养3400多名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见证。这里设有我国唯一的世界气象组织(WMO)亚洲区域培训中心,被时任WMO秘书长雅罗评价为最活跃的培训中心,并得到了WMO的特别嘉奖。


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建设科研平台,是一流学科的一个共性。


201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耶鲁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联合建立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首批立项建设的3个实验室之一。该校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校园气象综合观测基地,并拥有中央气象台技术装备水平的气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认为,国际化是学科跨越发展的“加速器”,关注国际研究前沿,加强交流互动,避免了在科学研究中闭门造车。


南京林业大学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俄罗斯、日本、意大利、芬兰、法国、伊朗等20多个国家的6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建“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联合实验室”,并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国际名校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工作。


聚集优质科研资源,资源共享、平台共享,这是各高校科研平台的另一个共性。南京医科大学的科研平台,年服务量达到5万余人次。


“条件好了,人心聚拢了,团队壮大了,思路多了,学科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建伟教授说。


科研工作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在这些一流学科中尤为明显。各家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都硕果累累。


南京林业大学先后与国内50余个地方政府、大型骨干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352家企业建立了校企联盟,杂交鹅掌楸细胞工程繁育技术、银杏培育与加工、林产品精深加工等重大技术成果在江苏、安徽、浙江等10多个省份实施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仅以江苏省的森林覆盖率为例,从改革开放前的不到4%,提高至目前的22.5%,这其中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科技贡献功不可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制建立了雾霾监测与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朱彬教授课题组掌握并改进了多种空气质量模型,实现了颗粒物以及气体污染物的来源追踪,他牵头研发的“基于WRF-CHEM的源示踪环境评估模型”成果已在国家气象中心转化应用。


李北群认为,国际化拓宽了科研工作的视野和思路,使科研技能顶得了天,又关注现实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能落得了地,这才是打造真正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25 18: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