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教堂免费,而寺院是高消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8-09-02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中国的神佛都很势利,像家养的佣人,更像古时的贪官,收了贿赂才会给你办事,没收到钱就会整治你;西方的教堂却敞开大门欢迎世人,无论贫富都可以“白白享受上帝的恩典”。
近日普陀山传出筹备上市的消息,九华山和五台山也在积极准备登陆资本市场。佛教名山卷入这个经营大潮,可以想到,不远的将来,泰山、华山、武当山、以及其他名山,将无一幸免。大家去山水间朝拜心灵的家园,结果都成了去参观一个个上市公司。这是道德的悲哀。
——延参法师
在中国,几乎每个有名的景区都有寺庙。寺庙仿佛变成了当地的摇钱树。所以,即使原来本没有的,后来也要造一个。
有人说,这是一门新的生意,不要技术,不需厂房,打的是庙宇的主意,靠他人的虔诚和信仰攫取暴利。
也有人说现在佛不像佛,成了“招财佛”;僧不像僧,成了假和尚;庙不像庙,成了收敛钱财的交易所。
中国寺庙里的“高消费”
如今中国的寺庙,只要稍微有点名气,还有哪个寺是不收门票的?而且不仅收门票,庙里的“高消费”服务项目还很多。
比如,烧香要买香,撞钟要花钱,求签要钱,解签也要钱等等。只要你有大把钱,寺庙就可以提供各种规格的服务,烧头香、敲头钟、办各种价格的水陆道场等等。
一般游客到庙里,寺里的和尚就会劝你烧个高香,但外面的香是不得带入,据说不干净。等你烧完了才发现要几百元,甚至还不能讲价,因为讲价就表明“心不诚”。香客大多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得了。
在寺内请一炷香,最低200,最高10万!你不用咂舌,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也许是四川峨眉山的宝光寺:头柱香拍卖,成交价99万!也不用担心自己没带足够的现金,因为和尚会拿出POSS机,让你刷卡。
接下来,和尚拿出功德簿让游客签名。并慷慨许诺:凡签上名字的,住持大师亲自念经,为您祈福消灾。结果签上名之后,沙弥才说:“名字不是白签的,要捐功德钱,多少随意,三、六、九都行。你一细问才知道,所谓三、六、九,就是300元、600元、900元,3000元、6000元、9000元,随你挑选。
中国的神佛都很势利,像佣人,更像贪官,收了贿赂才会给你办事。——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正所谓:“旧社会,有钱能使鬼推磨;新社会,有钱方得佛保佑!”
一张门票,断了众生的学佛路
有个朋友跟我说,他有一次到寺院里礼佛时,曾经听到一信徒流着眼泪在佛菩萨面前跪下来嗑了一个又一个头,完后双手合十说到:“佛祖啊,你可曾听到我的呼唤,加持您的徒子徒孙们什么时候才能不收门票啊?让像我这样没有多少收入的人也能来礼拜您,学习您所传授的佛法,您不是说佛度有缘人吗?像我这样穷苦无依的苦难孩子是否也可以进入寺院来学习佛法呢?”就是这小小一张寺院的入门票,断了多少众生的学佛路。
按理说佛教称“苦海慈航”,应更关心弱小贫苦众生。过去穷人无钱进衙门讨公道时,还可以进佛寺向佛菩萨诉苦。现在却以高额的门票,将贫苦的众生拒之寺门之外了。
中国并不富裕,多数人尚没有办法经常性地买门票而进入寺院,去礼佛闻法亲近僧伽。即便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每番入寺,皆需买上门票方可入内,此中滋味,也未必好受,必将影响其对三宝的好感与信心。
同样是寺庙,在台湾佛教徒可以进入任何一座佛寺,不但没有门票,而且还会受到礼遇,介绍佛教,回答问题,赠送佛教书籍经典和光碟,唯恐你不接受。寺院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来自佛教徒的供养。由此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这样的基础使得台湾佛教人才济济,高僧辈出。
和尚变成了职业,方丈们腰缠万贯
如今寺庙里,不仅香火旺盛,甚至和尚都超越了公务员,成了最赚钱和最受尊敬的职业。
当和尚如此赚钱,这样就有了不少假和尚。比如,为赚游客的解签钱,有些寺庙还不惜请了几位假大师。这些“大师”已是业内的老江湖,心理素质好,能说会道。他们很会看人,通过衣着、气质、谈吐即可判别是否是其目标,若是有钱人,“大师”会多花些心思,如果碰到学生模样的便说一句“你与佛无缘”了事。
佛经记载,魔王对佛说:末法时期,我的徒孙将混入僧室,穿你的袈裟,败坏你的戒律和佛法。佛听罢流泪而去……
寺庙的收入全靠这些“大师”忽悠,成为其“掘金“的主力。那些怀揣虔诚的游客跨入这些寺院的门槛的瞬间,就成为待宰的羔羊,少则数百,多则几万。在“大师”语言暴力的恐吓之下,佛门威严的气场和心诚则灵的心理暗示自然战胜理性,而那源源不断的功德钱最终落入了寺庙的口袋。
这项“生意”的利润如此巨大,以至于一些人以和尚、尼姑或道人之名,签招聘合同,每月领工资,上班“礼”佛,下班还俗,收入高过白领。这些“大师”多已有结婚生子,并在市内购置了房产,开着价值价值不菲的轿车。
至于方丈,作为和尚们的领导,自然收入更为丰厚。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云南玉溪市灵照寺方丈遇害后留有400多万个人存款,甚至为了存款其女儿和寺院就遗产归属还打起了官司。
不要感到意外,如果和尚是个挣钱的职业,方丈为什么不能是百万富翁呢?微博上就有人报料:一个清洁工,已婚,6年前嫌工作累,辞了,剃度出家,当了假和尚,收入翻番。
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所有寺庙、道观都遵循中国特色
不久后换了个庙,混上了执事,收入翻番;过了两年,原主持退休,他接任,月入过万;去年,承包了一个新庙,雇了一个主持和方丈,自己还俗,买车买房,年入百万;如今,正在考虑寺庙连锁事宜。
免费的教堂
与中国的寺庙相反,外国的教堂没有门票。
如果去教堂做礼拜,是否像寺庙那样给一点香火钱?做礼拜是不需要钱的,教堂里肃静庄严,是人们向上帝赎罪和感恩的地方,像是纯洁心灵的圣殿。
西方的教堂,即使是有游客的教堂,里边也是庄重肃静,导游轻声讲解,人们默默参观,绝无大声喧哗者。
我们有名的寺庙,导游领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用喇叭大声讲解,通常是知识性的内容少,而无聊和迷信性的内容多。
教堂和寺庙都接受信徒的捐赠,这点没有区别。但至少教堂的做法要矜持的多,从没见过圣母像前摆上一个功德箱。他们的捐款多是在私下,直接给教堂写张支票。
教堂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
捐款一方面是用于宗教场所的修缮,再有就是用于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中国在这方面也是受益者,民国时期最优秀的学校和医院,如燕京大学、协和医院等,都是欧美教会创办的。岳南先生的名作《南渡北归》,就详细记述了这些学校和医院的荣辱沉浮。
西方人到教堂去,也大多是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求心灵的宁静。在国外的教堂,不会有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人人都有资格亲近上帝,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而不是钱。而且,如果你是对上帝怀有好感的慕道友,尤其会受到优待,时常会有免费的教堂午餐享用。因为他们坚信一句真理:上帝的恩典是白白施与的。
西方的教堂有忏悔室。进了教堂之后,就把心灵的东西向神述说。把丑陋和肮脏的东西向神诉说了,他就轻松了。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们总是愁眉苦脸地进去,神情轻松地出来。
《圣经》说,那些嘴上夸耀自己信仰上帝,却与世界同流合污的假信徒,是最先接受审判的——很多文艺作品都展现了这一点。因此,人们去教堂更多是拷问自己的内心。
而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要办成某件事,向神祈祷,用钱买了香点上,或放上瓜果之类。中国人进庙宇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苦难。同样是信仰,都是精神寄托。国外有教堂,中国有寺庙。但进教堂和进寺庙的目的却大不相同。
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贿赂。进教堂的是免费听布道,忏悔自己的灵魂,听劝导与教诲;而进寺庙的则是花钱烧香求佛、求签,寻求保佑,乞求平安、发财、升官、交好运。
前者是灵魂的沟通与升华,净化心灵;后者则用金钱图谋更多的好处与利益。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24 06: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