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朝统治者从来都没认为自己是华夏子孙的一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07-31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1865 年4 月,大清国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䜣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冲突,大有不共戴天之势。此时距离慈禧和恭亲王联手扳倒以肃顺为首的“八人帮” 才四个年头。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慈禧和恭亲王之间的“统一战线”就出现了如此大的裂缝呢?
表面看来,事情的起因是翰林院编修蔡寿祺于1865 年3 月31 日上的一道奏折,指控恭亲王“揽权纳贿,徇私骄盈”。后经王公贵族和文武百官再三请愿,强烈挽留,加之恭亲王做了触及灵魂的深刻检讨,“伏地痛哭,无以自容”,慈禧才收回成命,恢复此前“叔嫂共和”的政治局面。但奕䜣“议政王”的头衔被收回。这场激烈冲突持续了39 天。
那时候,大清官场的游戏规则,是“官不举,君不纠”。最顶层无论做什么,都要借助官员的言论。谁都不说话,事情就没法办。当然,谁要是乱说话,引起顶层震怒时也要倒霉。
蔡寿祺作为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竟敢直接弹劾大清国当权的“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可谓胆大包天。慈禧与恭亲王决裂,无疑是清廷的大事,是不是人为设计,值得怀疑。
有确切史料依据的是,蔡寿祺弹劾恭亲王的第二天,也就是1865 年4 月1 日,慈禧与恭亲王之间有一场很不愉快的谈话。《清实录同治朝实录》记载,慈禧责备恭亲王重用汉人,说:“这天下,咱们不要了,送给汉人吧!”又说:“汝事事与我为难,我革汝职。”恭亲王顶撞慈禧:“臣是先皇第六子,你能革我职,不能革皇子。”更甚者,恭亲王久跪之后,陡然站起,慈禧吓一跳,大呼恭亲王想打人,太监赶紧上来,把恭亲王撵了出去。
从慈禧跟恭亲王的言论冲突中可以看出,慈禧革去恭亲王所有职务的举动,并不是由于恭亲王“揽权”,而是由于“放权”,也就是重用汉人。另一句,“汝事事与我为难”中的“事事”,很大程度上也是指在任用汉人的问题上,恭亲王没有尊重慈禧的意见。
慈禧和恭亲王爆发冲突的前一年,太平天国刚刚被剿灭。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汉臣的权力不断加强,出现“楚省风气,近年极旺,自曾涤生(曾国藩)领师后,概用楚勇,遍用楚人”的局面。除曾国藩和李鸿章之外,还有曾国荃、胡林翼、左宗棠等多位湘淮军首领,占据地方总督和巡抚的职位。“至提镇两司,湖南北者,更不可胜数。”毫无疑问,这些人的职权大都由恭亲王提名授予。
要说清楚慈禧为什么跟恭亲王怄气,就必须说到大清国的执政理念。这个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满人为本”。此“国策”由来已久。努尔哈赤向明朝大举进攻时,说过“以汉人征明,对满洲有利”。这句话里清晰表达出“满洲本位”思想。大清国开国之后,把全国人口分为两种,一种是“旗人”,一种是“民”。“旗人”自然是以满人为主,也包括八旗蒙古子弟等。“民”以汉人为主,也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同时规定,“旗人”不能与“民”通婚。就是说,不能把这条界线弄模糊。以下为行文方便,以“旗人”称满人,以“民”称汉人。
可以说,大清国最大的利益集团是满人。在清朝,谁敢染指满人利益,注定没有好下场。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1653 年,也就是顺治十年,汉臣李呈祥上奏,建议各衙门裁去满族官员,说他们水平太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顺治帝览奏震怒,大骂李呈祥:“朕不分满汉,对尔等同等眷顾;尔等汉官奈何反生异心!本来按照常理,满洲优先才对!”顺治帝所谓“不分满汉”,其实是迫不得已,那些满族奴才水平太低,不使用汉臣,还真就不行。另外,此举也有笼络“民”心的效用。
骨子里,顺治帝还是恪守“满洲优先”理念的。顺治帝震怒之下,竟然欲将李呈祥“弃市”!这说明,“以满人优先”是高压线,谁也不能碰。李呈祥由此不呈祥。
1655 年,清廷讨论如何处置满人所蓄汉奴逃亡问题时,汉官赵开心主张“宽仁”,顺治帝再次动怒,大加斥责:“汉人欲令满人困苦,谋国不忠,莫此为甚!”赵开心由此不开心。
由此说来,慈禧与恭亲王的分歧是原则性的分歧。
慈禧恪守“以满人为本”的理念,认为恭亲王重用作为“民”的汉人,也是“欲令满人困苦”,因而提出警告。谁知恭亲王竟不买账,难怪老佛爷盛怒。说起来,恭亲王也未必是心甘情愿地重用汉人,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太平天国动乱,一乱十几年,戡乱过程中作为正规军的八旗兵不堪重用,绿营兵也是颓势尽显,不得已才起用“民”兵。尘埃落定,不给湘淮军首领一点甜头还真不行。如果太吝啬,日后遭遇乱局,谁还会为满人利益集团卖命呢?这么浅显的道理,恭亲王不可能不懂。但慈禧没有像恭亲王那样迅速进行利益权衡,并决定妥协,这才促成那场激烈冲突。
恭亲王是满人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岂能不知“以满人为本”的国策。只是在太平天国动乱的特殊历史时期,他只能把重用汉人作为权宜之计。其实,在他急功近利的手段之外,也有为满人谋幸福的长远打算。
晚清政局中,有几个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在这些“第一次”中,不难看出,恭亲王维护满人利益的战略步骤。恭亲王与慈禧发生激烈冲突之前,大清国有过两个“以满人为本”的“第一次”。
第一次出洋学习军事。1862 年,也就是同治元年,上谕选派八旗兵450 名,绿营兵10 名,出洋接受外国新式军事训练。这是同治年间大清“自强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据罗尔纲《湘军新志》统计,19 世纪中后期,清廷有大约25 万八旗兵,64 万绿营兵,而送去接受外国新式军事训练的满人和汉人比例,竟然是45 ∶ 1,汉人只做点缀,故做“不分满汉”状而已。大清国自开国以来,一直奉行重八旗兵轻绿营兵的方针政策。八旗兵驻屯务求集中,绿营兵则竭力分散;八旗兵使用最先进武器,绿营兵只配备普通兵器;京师禁卫由八旗兵负责,绿营兵不得参与;八旗子弟无差役,绿营兵有劳工之责。此外,八旗兵的薪饷远远高于绿营兵。
恭亲王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1864 年曾经上奏谈及学习洋枪洋炮事宜,说:“唯此项精秘之器,京营学成后,只可推之各省驻防旗兵学制。”
第一次创办外语学校。1862 年,清廷创立京师同文馆。出于洋务的需要,恭亲王认识到与外国交涉“须先识其性情”,创立同文馆,学习外语,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恭亲王强调:“选八旗中资质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下者,俾资学习。”这等于是说将来的洋务,要由满人负责。此后广州成立的同文馆,也是以满人为主的外语学校。
1871 年,满人权贵、大学士、两广总督瑞麟上奏,说广州同文馆“旗籍诸生,咸皆踊跃。唯民籍正学附学各生,来去无常,难期一律奋勉……奴才等公同酌议,似应量为变通,拟请嗣后同文馆学生,专用旗人,毋庸再招汉民”。恭亲王同意,同治帝御批下发。显然,瑞麟也深谙“以满人为本”的“国策”,用谎言跟恭亲王演了一场双簧。说满族学生表现好,汉族学生总是逃学,其实都是谎言,从此不再招收汉族学生才是本意。
”李鸿章对此洞若观火,竟然有了对着干的举动。他也成立了一所外语学校,叫“上海广方言馆” ,招收学生以汉人为主。
最为诡异的是,1900 年,奉命处理八国联军善后事宜的李鸿章,在香港秘密会见英国总督卜力,直截了当地问:“英国希望谁做皇帝?”卜力答:“光绪帝对此事件没有责任的话,英国对他继续统治不会反对。
李鸿章又说:“听一些洋人传言,义和团要是把北京所有外国公使都杀了,列强就要重新扶植一个皇帝,要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你们希望谁做皇帝?”不等卜力回答,李鸿章自言自语:“也许是个汉人?”联想到此前李鸿章倡导“东南互保” ,违背清廷命令,拒绝与外国开战的事实,说明此时李鸿章跟满人利益集团已经离心离德。后来的袁世凯更是如此。
从恭亲王与慈禧发生激烈冲突到大清国灭亡,还有三个耐人寻味的“以满人为本”的“第一次”。
第一次派遣出洋考察团。1866 年,由英国人赫德率领,大清国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等15 个国家。这个考察团的所有成员都是满人。这是同文馆思路的继续,希望满人能在洋务运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次派出留学生。1871 年,曾国藩、李鸿章联袂上奏,请求公费派遣幼童奔赴各国留学,建议“每年以三十名为率,四年计一百二十名”,没有提到满人和汉人的比例问题。恭亲王表示支持,但特意强调八旗子弟优先的原则。
第一次组建内阁。1911 年,清廷颁发《新订内阁官制》,组建第一个责任内阁。内阁成员13 人,旗人贵族9 人,汉臣4 人。而旗人贵族中,又有7 人是皇族成员。这个责任内阁,又被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是赤裸裸的“以满人为本”。
组建“皇族内阁”的时候,恭亲王奕䜣已不在人世,左右晚清政局的是醇亲王载沣。这位年仅二十几岁的愣头青,在执行“以满人为本”的国策时,步子迈得过大,引发朝野舆论大哗,满汉离心离德倾向进一步加剧。原本比较保守的改良派,由此倒向革命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口号更加深入人心。报纸竟然公开讨论剪辫这一敏感问题,一些地区还兴起了大规模剪辫运动。史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皇族内阁”成为压垮大清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当时就有人看到这一点,清末诗人易顺鼎感慨,辛亥清亡,不是亡于军事,是亡于政治。
即便是在日本,“皇族内阁”也不得人心。日本自明治维新由伊藤博文组建内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一个皇族成员担任内阁要职。无条件投降之后却突然组建了一个“皇族内阁”,但这个内阁,只存在54 天就垮台了。” 摘自《中国国家历史》
乾聋说过“我以夷狄之君主中国之事”
老佛爷说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后来又说“宁与外人,不与家奴”
螨清统治者就是一帮满脑子想着进关抢一把,撞了狗屎运占了中华两百年,时刻想着风头不对就往关外跑的恶心寄生虫。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1-9 23: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