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很多人忽略了新闻联播传出的信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08-17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原文作者:吾星星

最近hk的事,让所有中国人受到了刺激,包括高层决策者。
新闻联播时长39分钟。
第一条就是强调让2亿穷人能住得起房子,安居乐业。
第二条是强调政治学习和思想统一认识。
然后剩下的都是hk混乱的事情。
很明显,这次HK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第一条。


01

看了住建相关报道,积极性不同于往,这次强调的是顶层设计。
一直以来,中国内地房地产的老师,是香港。
说起香港,不得不要提“土地爷”霍英东。他有一套四两拨千斤的本事,叫“卖楼花”。
1954年,他用100万不到的本金,在一年时间里盖好并出售了100余栋四方街唐楼和香槟大厦、蟾宫大厦,净赚1000万港元,连他自己都没料到。
这招一出,地产界啧啧称奇,争相效仿。
1981年10月12日,霍英东陪一位中央领导视察,途中聊到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
搞了半辈子房地产的香港商人霍英东,说了一句令领导震惊的话:
“人一出生,国家就欠他一套房,怎么得了?”
然后向领导当面提出搞商品房和土地有偿使用建议。
这次会面为之后房地产行业的顶层设计埋下了重要伏笔,同时也被当作推进改革开放的十大贡献之一。
上海,是第一个引进香港土地制度的城市。
为了体现国际化,当时的土地出让文件由一位香港的年轻建筑师进行翻译,他的名字叫梁振英。
40年后的今天, 香港房地产模式产生了连政府也没有预料到的后果——
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了。


02

香港首先吃了房地产带来的恶果。
在2009年,86岁的李光耀接受《海峡时报》专访时提起李嘉诚,一脸不屑地评论道:
“他制造了什么行销世界的产品了吗?没有!”
李光耀判断的没错。
以李嘉诚为首的四大家族,通过房地产,控制整个香港的金融、电力、码头、电信。
700万香港人只能乖乖地源源不断输血给他们。
曾经有一个人想极力反抗这种强大势力,他叫董建华。
但是时不与他。
1997年,为了解决房价过高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八万五”计划。
因为金融危机,失败。
1999年,他想搞新科技,推出数码港计划,代替房地产。
因为互联网泡沫,失败。
力挽狂澜,却无力回天。这就是香港的宿命。

因为房地产,香港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
因为房地产,中国的芯片之父张汝京还被赶走。
因为房地产,茶餐厅,香港美食之魂,正在被逼关门。
因为房地产,就算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30多岁,还住在和父母的房子里,还是上铺。
这是典型香港一家八口人: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4个6个月至14岁的子女,居住在面积10平方米的房间内。

所以,现在香港年轻人,打个炮都要到外面钟点房排队。
给上海翻译土地出让文件的那位建筑师,也就是当年特首梁振英,
他表示:我用启德机场的土地储备,给大家盖楼,解决住房问题。
现在盖好了,二十万港币一平。
所以,你在干嘛呢?
很多东西表面看起来像是当前的问题,但本质却是在为历史还帐。
这个月,出现大量废青,他们上街,打砸、暴力宣泄。
他们为何肆无忌惮疯狂?
因为他们没啥好失去。


03

在上世纪50年代,那时的新加坡住房问题,跟现在香港差不多。
50多人挤在一个二三层楼的商铺房里,或是住在临时搭建在肮脏下水道旁的棚屋里,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一次,李光耀在经过一个正在发生骚乱的街面时,看到一个人从楼上跑下来艰难地把他的电单车搬到楼上去。
这时,李光耀深深认识到:
“我深信,如果每个家庭有自己的住房,国家将会更加稳定。”

如今的新加坡,年轻人没有住房之忧,也没有贫民窟,更没有鸽子笼、发水屋、㓥房。
它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屋”、“有恒产者有恒心”。
2018年香港人均GDP4.89万,而新加坡人均高达GDP6.43万。
四大家族给香港的年轻人留下了猪笼房,他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还成了国人眼中的废青;
李光耀不但给新加坡年轻人高端制造,港口中心、物流中心,还有各种廉价保障房。
孰高孰低,立见分晓。

结语:

来中国的住房模式,会是什么样子?
大部分人住政府建造的组屋,费用低廉。
少部分有钱人买昂贵的商品房。
这是真正的计划和市场的完美结合。也造就新加坡住房制度是世界上最成功的。
我猜测未来,中国将会形成一套以新加坡为师而兼具“中国特色”的住房模式。
耕者有其田是建国的方略,居者有其屋应该是强国的方略。
过几年回头看,说不定我们要感谢香港的年轻人,他们无意中促进了大陆房地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正所谓,危机倒逼改革。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24 00:1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