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爷叔阿姨的Costco经济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09-10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上海从来不缺排队抢购的队伍,因为这座城市有最会计算、最为精明的爷叔阿姨。他们从资源匮乏的年代而来,在一次次的实战中练就了一身迅速比价的本领。Costco的商品分量很大,但爷叔阿姨的大脑高度运转,能迅速算出单价,再调取之前积累的信息做比较,一两分钟内就能判断合算或不合算,从而做出买或不买的决策。



在本周三早上第一批排队的人群中,这对爷叔阿姨的显眼指数,不亚于早上7点就搬着小板凳在门口坐等的人。

因为他们手上一人拉着一个行李箱,外加一个环保袋和双肩书包,像是要去赶飞机一般。

‌‌“阿拉从延安西路过来,调三部车子。路上蛮空的,但还是要两个钟头。不过没关系,阿拉退休了,辰光不值铜钿。‌‌”

爷叔65岁,但还是爱时髦,头上戴着一顶鸭舌帽。

他也自豪于自己的‌‌“时髦‌‌”:‌‌“我天天网上看新闻,研究伊(指Costco),网上早就办好卡了。像我这种不多的,阿拉同学当中还没人来过唻。‌‌”

‌‌“叫伊拉来,不要来,因为听说不适合中国人,吃不准是哪能回事体。我不管的,样样东西都要尝试一下,即使吃亏了,也已经尝试过了。‌‌”

‌‌“就像上趟外高桥卖三文鱼,阿拉过去也要两个钟头唻。后来买到人家认得阿拉了。阿拉每趟就买一条,廿几天吃光。‌‌”

阿姨爷叔推着购物车,在超市里选购起来

阿姨爷叔这次拉来两只行李箱,是准备在Costco买牛腱子。‌‌“买一趟,吃一个月。‌‌”阿姨说,‌‌“红烧烧好,冻起来,每天拿一块出来吃。‌‌”

还想买的是橄榄油。‌‌“阿拉家里都吃橄榄油,其它油不吃的。我想这里的橄榄油总归是正宗的啰。‌‌”

等到9点,作为第一批顾客进入Costco后,行李箱爷叔阿姨果然直奔牛肉柜台,买了一大盒牛腱肉。

顺便又在海鲜柜台买了109.90/公斤的澳大利亚产金目鲈鱼,一盒三条,148元。阿姨手势比划了一下:一次吃半条。

‌‌“过来即使一点东西不买,不过就是带两个箱子回去。买到了,就格算(合算)了。‌‌”行李箱爷叔笑眯眯地推着购物车往水果区域继续选东西去了。



阿姨齐肩爆炸头,穿一件酱红色印花筒裙,配同色十指蔻丹,手上拎着一只玫红色包包,推着满满的购物车正在等人。

前天下午,她已经来扫荡过一番了。但是因为来得晚了些,可颂、烤鸡这些‌‌“网红‌‌”抱憾没有买到。

趁着明天阿哥、侄子等亲眷要来家里做客,她又来‌‌“备货‌‌”了。

开业一周多,魔幻色彩渐渐淡去,多少回归到日常而理性的层面。

但偌大的超市内,还是弥漫着一种狂欢式的亢奋感。人手一部购物车,满场洋溢着要大展身手、疯狂购物的气氛。

当两部购物车迎面经过的时候,推车的主人都会向对方车子里打量几眼,看看人家淘了什么好东西。

有时,双方还会交流上几句,有种在弄堂公共灶披间里互相取经的融洽氛围。

一个爷叔走过她身边,看了眼她的购物车问道:‌‌“这牛奶啥地方买啊?‌‌”

阿姨有些得意地指点道:‌‌“走到底,牛奶、鸡蛋都是埃面冷库里买的。‌‌”

她检阅着自己购物车里的战利品,像计算机一样‌‌“哒哒哒‌‌”报出每件的单价。显然,每一样都经过了精挑细选。

‌‌“这牛奶格算的,27块一桶,毛(将近)2升唻。算下来1升就15块,阿拉平常买致优,1升要31块唻!‌‌”

‌‌“这牛肉老贵的,搿能(这样)一点点要七百多块,算下来要五六十块一斤。但是跟外头比还是便宜的。这里买牛肉是最最便宜的。阿拉上趟买回去老好吃的。‌‌”

‌‌“这鸡胸肉也老格算的,算下来12块一斤。外头超市里的冰得邦邦硬,这个新鲜。现在外头肉都几十块一斤唻,对伐?‌‌”

‌‌“可颂生意老好,下半天肯定要卖光了。12只42块9,算下来才3块多一只,回去大家分分。‌‌”

‌‌“最格算是这个澳橘。外头小菜场要买廿块、廿五块一斤,这里4斤半54块,算下来12块一斤。‌‌”

‌‌“这个苹果五十几块9只。我小菜场里厢买苹果,最一般性的也要15块一斤唻。伊到底是智利进口的,老好吃老好吃的,糖心的,不是酥的,是脆的。‌‌”

阿姨越说越高兴,对今天的购物选择相当满意,推着小车轻快地向收银台走去,还不忘频频回头说:‌‌“阿拉都是买过再来的,不好不会买的!‌‌”



购物车里的鲍鱼轻而易举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这对爷叔阿姨把购物车停靠在一边做中场休息,来来往往的人经过,购物车里一瞥,总要惊叹一下:哇,噶大的鲍鱼!

这种感觉,很像过去抱着一大堆抢购的战利品,穿过狭窄的弄堂时,被邻居们行注目礼。

‌‌“全部是活的,侬看,这两只在动呢。‌‌”鲍鱼爷叔阿姨还配合地帮人数了一下,一盒共有28只鲍鱼。

‌‌“侬过来,给侬拍拍价钿。‌‌”阿姨热情地招呼,总价是341.77元。‌‌“

‌‌”噶大的鲍鱼,13块不到一只,真是便宜。‌‌“

边上的朋友还帮他们想出了烹饪的办法:

‌‌”先蒸,姜末上面一撒,豆豉上面一撒,到海鲜饭店里吃,一只这样的,要48元。如果再弄只小碗煲在里面,放点高汤,88元一盅。‌‌“

有人提到了烧肉,马上被爷叔的朋友否决了:‌‌”烧肉不格算的,太大了,烧肉只要一点点大就可以了。‌‌“

鲍鱼爷叔阿姨是和另外两家朋友一起来的,等了一会,朋友过来汇合,大家互相招呼着:‌‌”侬(购物车)装满了伐?‌‌“

看到鲍鱼,朋友们也有点兴奋。大家围在一起,算价格,拍照。

‌‌”明朝侬好请阿拉吃饭了。‌‌“朋友和鲍鱼阿姨开玩笑,彼此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看到咖啡爷叔,是在结账处。他手里拿着两百元,正在和一对老年夫妻商量,请他们帮他结下账。

可是那对夫妻不是上海人,听他说完一堆上海话一脸懵。见他费力地‌‌”翻译‌‌“成普通话,我‌‌”拔刀相助‌‌“说:‌‌”我来帮你结吧。‌‌“

‌‌”总归要先来看看灵不灵,再决定要不要办卡。‌‌“爷叔解释了他没有会员卡的原因。

他一个人从徐家汇坐车过来‌‌”打样‌‌“,和其他人推着满满当当的购物车不同,他没有推车,手上只拿了一个正方形的物品。

‌‌”咖啡,台湾产的,100包149块9,算下来只要1块5一包。‌‌“这款咖啡正好有试吃,大家一边品尝,一边都已经算好了价。

100包咖啡,爷叔是这么打算的:‌‌”睏了吃一包;朋友来了,冲一包,冲两包也无所谓,三包也没问题,便宜呀。‌‌“



在饼干区,我们看到一个18寸的巨型披萨盒横在一只购物车里,占据了购物车一大半的位置。

这只购物车是三个人共用的,一名身材微胖的卷发阿姨带着老公,还有她的小姐妹一起来逛超市。

‌‌”侬不要看这只披萨噶大,阿拉有三个人唻,已经吃脱三分之二了。‌‌“卷发阿姨的老公打开披萨盒向我们证明。

‌‌”我跟你们讲噢,这里的商品都是大份的,三个人一道买,回去分分,最格算了。‌‌“她一边推着购物车,一边跟我们分享她在Costco的购物经。

‌‌”为啥呢?阿拉实事求是讲,因为这里的东西没办法一个人买的,两个人买都不行。‌‌“

‌‌”比方讲伊面包老好吃的,但一盒里十几只,两个人回去哪能吃啊?辰光长了要坏的。但三个人一分,就没几只了。‌‌“

阿姨很乐于向我们分享她的‌‌”独门秘笈‌‌“:‌‌”这家超市的商品,侬晓得最适合派啥用场伐?聚会呀!‌‌“

‌‌”明朝阿拉有七八个朋友到屋里厢来。阿拉今朝来买好饼干、面包、海鲜,明朝大家一道分分吃吃。伊拉讲这里有龙虾卖,阿拉现在准备去看看。‌‌“



这部购物车的主人相当理性和冷静,没有把小车堆得满满当当

在人潮涌动的餐饮外卖窗口,我们看到一个‌‌”非典型‌‌“购物车。

这里几乎所有的购物车在迈出收银区的那一刻,都堆得像青藏高原一般,满得快要扑出来。

而这只购物车里,却只有三样商品:两盒可颂、一小箱苹果和一小盒巴沙鱼柳。

购物车的主人是一名戴眼镜、满头白发的阿姨,正在等老公买快餐当午饭。

因为已经来过Costco两次了,眼镜阿姨总结出了最合算的‌‌”购物攻略‌‌“。

‌‌”侬在这个超市里厢,要买特价的进口商品格算。比方讲这个苹果,今朝特价,10斤109块,是新西兰有机苹果,大小又适中。‌‌“

‌‌”上个礼拜四,我帮阿拉阿妹买了进口洗衣液,老格算噢,11斤,110块。今朝我想再买,结果没了。‌‌“

面对超市里热烈的购物气氛,眼镜阿姨相当冷静和理性:‌‌”有种商品,侬买回去,冰箱里摆不下,吃么又吃不掉,就没必要了。‌‌“

眼镜阿姨的‌‌”卖场攻略‌‌“还有一条,就是要踩准‌‌”杀入‌‌“卖场的时间点。

‌‌”侬不好来太早,昨日阿拉阿妹6点多就出门了,来得太早门没开,结果要在门口排队。但是要是来得晚了,老多东西就卖光了。‌‌“

‌‌”所以阿拉今朝8点出门,从上海图书馆站上地铁,10号线调2号线,再乘一部公交车,刚好在9点半前头到超市。‌‌“

‌‌”刚开门人不多,好直接进来了。假使侬超过9点半才到,就要分批进来了。‌‌“



胖阿姨从冰柜里取出一盒Kirkland雪糕,放进购物车。

瘦爷叔赞许道:‌‌”噶远路跑过来,总归带点回去啰!‌‌“

看我们表示出兴趣,阿姨介绍说:‌‌”这是Costco自家的冷饮,可惜此地没哈根达斯,不然买哈根达斯还要嗲。‌‌“

‌‌”这个蛮好,109块9一盒18根,算下来6块钱一根。‌‌“爷叔接口道。

他又指指推车里1.617公斤199.9元一盒的泡芙说:‌‌”这个也是美国的。‌‌“

瘦爷叔穿一件Polo衫,领口微微翻起,语气里略带傲娇地说:‌‌”阿拉都在美国吃过的,阿拉晓得的呀。‌‌“

他的购物宗旨是:‌‌”到此地来,尽量拣美国的东西,因为伊拉本土的东西便宜。‌‌“

此外,12只装的可颂,他们买了两盒。可颂的保质期只有两天,网上有人担心,阿姨爷叔们买回去这么多怎么吃得完。

但这位爷叔丝毫不担心‌‌”销路‌‌“。作为最近的热门话题,小小的可颂在亲朋好友间送一送,也是拿得出手的。

‌‌”双方老的送一送,还有阿姐阿妹啰,往伊拉埃面丢呀。‌‌“

见我们一路‌‌”尾随‌‌“,问个不停,阿姨已经有点‌‌”嫌鄙‌‌“了,伸出‌‌”钢爪‌‌“拽住购物车直往前拉。

爷叔跟着推车,还有些意犹未尽,又回头反复强调了一句:‌‌”噶远路过来,一点东西不买,不格算的呀!‌”

堆得满满当当的购物车都包含着主人类似的心态,每辆车内都有爷叔阿姨们算计之后的最优方案。

相信回去之后,他们会在朋友圈里进行充分交流。

毕竟,购物心得向来是必须也是乐于分享的公共信息。于是,下一波精明的爷叔阿姨又会推着购物车进来了。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23 2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