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命运可以差到让人接触不到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09-25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在工厂打暑假工的时候,我也遇见过好几个中途辍学的工友。

那时候我处在对应试教育切齿痛恨的状态里,高三强迫自己读书的时候,总忍不住幻想等高考结束,我一定要烧掉这些该死的书。只不过高考后天天打游戏放飞自我,就没顾得上这事儿。

但在那年暑假的工厂里,我遇到了一个12岁的小男孩。

我遇见他的第一个画面是男孩把铁链在自己还很瘦弱的腰上缠了几圈,用滑轮使劲拖一个很沉的箱子,铁链崩得很紧,勒得他满脸通红。

12岁的我们,在教室里朗声早读,在操场上奔跑,在课堂上传纸条,往某个人的抽屉里放情书……于是我还以为,这样的生活是所有孩子的标准模板。

直到我第一次走出校园。

那个男孩不好接近,我们说话很少。

只有一次我们一起搬完一块模具,我问他你怎么没上学呀,他用一种不属于孩子的,带着嘲讽的眼神看着我摇了摇头,就转身走开了。似乎是觉得就算说了,我这种从小读书的人也理解不了。

我还遇到了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工友,在我离开工厂的前几天,小心翼翼地问我既然考上大学了,以前的物理课本能不能借他看看。

他说自己非常喜欢物理,但是初中毕业家里就不让他读书了,逼他跟着亲戚来工厂里打工挣钱。

他怎么求都没用,家里长辈们都觉得读书浪费钱,又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后来我把我的物理课本都送给了他。其实那些课本被我写写画画了很多笔记或者涂鸦,看上去又破又旧,一翻开乱七八糟。

可平时干活大大咧咧的男人特别小心地接过,小心翼翼地翻,不停地跟我说谢谢,眼圈都红了。

那眼神里藏了很多东西,有一些感激,或许还有一些羡慕。

那一刻我挺难过的。这些课本,我曾经还想烧掉它们。

兴趣比毅力的力量要大得多,凡是真正热爱某个学科的人,一定会是这门课的尖子。学霸们最让普通人不能理解的一点,就是他们真的热爱学习。

此刻,我眼前就站着一个这样的人。可是我们相遇的地方不是教室,是闷热又吵闹的工厂。

我忍不住想象,如果小哥和我在一个教室里读书,那些让我目瞪口呆的知识和题目他会如何游刃有余,他又可以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而他的父母把这天赋生生掐灭了。

大多数工友的辍学,都是因为父母替他们做了决定。毕竟子女没有经济来源,就算做出了读书的选择,也没有践行它的能力。

在父母们‌‌“丰富‌‌”阅历和经验里,在他们走过的路和吃过的盐里,读书是没有用的东西。

和世界上大多数的父母一样,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经验可能都是错的,也没有想过这错误会毁掉孩子的一辈子。

又或许他们也知道,但他们不在乎。

常常见到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本身。

起跑线不仅是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眼界和观念。在孩子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时候,帮助他认识世界的规则——比如最基本的,让孩子读书。

人生不是公平的赛跑,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合理的起跑线。

所以人生的胜败真是常事,也不用再提什么被同龄人抛下的焦虑。

甚至很多人想要踏上赛道,却被他们的父母拖出了赛场。

而哪怕我们侥幸跑赢了,也不用太过得意。

就算没有什么外因的助推,取得的成绩只来自我们自己的努力,可是一切开始之前,我们是怎么学到了‌‌“人要努力‌‌”这种观念的呢?

我们又是怎么获取了朝某个方向努力的资格呢?

观念,才是最重要的起跑线。

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很多文章都在论述努力和机遇哪一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大家都强调内因,说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由此又推出了绝对的归因:过得不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诚然不错,可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努力,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选择的。

‌‌“每逢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了不起的盖茨比》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23 18: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