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得尿毒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09-26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居然看见本专业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我们几个同事曾经聊过,必须来答一下

看了前面几位答主的科普,不能同意更多,我虽然是个肾科大夫,但是珠玉在前,不想再给大家叨叨枯燥的知识点,本着八卦的心情,来给大家讲讲我对这个问题纯粹感性的认识。

我曾经接诊过不少非常非常年轻的患者,好几个还是眼看着他们逐年进展至尿毒症,甚至现在我们透析室还有1个92年,1个88年,1个94年的小伙子,他们的病因各不相同,没有罕见病,都是前面几位答主说过的,IgA肾病、膜性肾病、药物性肾损伤、RPGN、糖尿病肾病等等常见病。

他们大部分没有家族史,就是说父母亲戚中没有人有尿毒症,我来举几个例子,说说我作为主管医生,观察到的他们和普通年轻人在各个方面的差异,以及我毫不负责任的一点个人推测。

声明:有几个病历实在是特点突出,我特意略去或者更改了一些细节,以避免被相关人员认出来,一是保护患者隐私,二是避免我的真身暴露,知乎对我来说是个树洞,不想被同事认出来

1.印象最深的案例:被‌‌“宠‌‌”坏的高二男生

这个是我印象超级深刻的一个病例,之前答另一个问题想说来着,害怕暴露患者隐私,现在把各种细节略作更改,如果能给某些家长提个醒,也算是造福孩子了。

刚上高一的男生,母亲是外企高管,父亲是公务员,级别不低的那种。奶奶已经去世,爷爷是农村传统老人。家境殷实,四代单传了这么一个孙子,平常父母都很忙,主要是爷爷照顾,你大概可以想象这个孙子有多受宠爱。

然后,他因为大量蛋白尿收入我们科,那个时候肌酐轻度升高,但是肾穿刺出来,一大半的小球硬化,肾间质更是一塌糊涂,可以预见他将迅速进展为尿毒症,并开始透析。由于实在太年轻,我们不死心的仍旧积极给了免疫抑制治疗,最终还是回天乏术,无能为力的眼看他在一年之内迅速进展至尿毒症,并开始了血液透析。

他家里没有家族史,他也不是1型糖尿病,甚至都没什么基础疾病,平常爱打篮球爱运动。但是,他有一个非常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地方,就是爷爷会给他吃各种补品。

起因是,家里人想着孩子生病住院了,需要补身体,所以每天给他各种高蛋白饮食。我发现了之后,就告诉他们,孩子的尿蛋白量很大,吃的越多,漏的越多,病情进展越快。反复告诉他们,尽量少吃点蛋白质。

然后高潮来了,爷爷对我的话嗤之以鼻,坚持认为孩子这么小,又生病了,必须加强营养。然后洋洋自得,不夸张,真的是洋洋自得地告诉我,他的宝贝孙子,这十几年来:

每天,要吃1斤核桃、半斤红枣、4个毛鸡蛋、2杯牛奶、2碗参汤、5勺黑芝麻;

每天还要喝黄金搭档、生命1号;

这还不算完,每月喝一次甲鱼汤,每半年还要吃一次胎盘(呕。。。);

而且时不时吃点野猪肉、野鹿肉、野兔肉之类的野味。。。。。

我现在都记得,当时年少的我,那天下午目瞪口呆的那种感觉。每天吃这么多东西,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地方吃饭。我找小伙子核实了,他确实十几年来就是这么过来的,而且他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丝毫不觉得这种饮食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每天吃进去这么多这么多的补品,它们又不会凭空消失,都是需要肝脏代谢之后,通过肾脏或者胆道排出来的。长期大量的摄入这么多东西,真的就不怕伤肝伤肾么。

估计是我没隐藏住脸上的惊讶,爸爸事后反复来找我,问孩子的肾病是不是吃这些东西吃出来的。作为一名严谨的医生,我要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法律责任,我无法给他下定论说,孩子的肾病一定是吃补品吃出来的。只能反复劝解,这些东西都要经肾脏排泄,既然肾脏已经不好了,千万千万让肾脏喘口气,别再给这么重的负担了。

其实特别惋惜,这个小孩才高一,人生都还没开始,就和透析室绑定在了一起。我曾经见过他爸妈和爷爷在楼道抹眼泪,说实话挺难受的。

然而,即便是在住院期间,在我反复反复的告知不要再给‌‌“补身体‌‌”的情况下,他爷爷仍旧不厌其烦的拿着五花八门的补品来找我,‌‌“大夫,听说这个东西能够补肾,我想给孩子吃点‌‌”。每当这个时候,我真的特别想吼他一句,‌‌“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是有极大的可能就是你的这些乱七八糟的补品害了他,能不能别再补了‌‌”

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他家里经济条件很好,父亲能力也很强,排队了几年之后,就联系做了肾移植,此后我也没有再见过他。但愿我苦口婆心劝了那么多能有点作用。否则,哪怕是做了肾移植,如果爷爷还是像过去一样给大补特补,我个人认为,新换的肾脏也撑不了几年这种高负荷的。

哇,居然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个字,我得去忙点自己的事情,如果还有人想看的话,再接着更新其他几个年轻人的病例吧。

第一次更新2019.6.28

抱歉过了这么久才来更新,临床狗伤不起啊,每天下班回来都是累瘫的状态

再次回来竟然发现这个回答获得了这么多的赞,感谢各位知友们的认可,也很高兴可以用这种毫不严谨的方式,给各位提个醒

说实话,作为一个正规三甲医院的正经医生,工作中真的是不敢妄言,因为我已经无数次的发现,患者会把医生说的话当圣旨一般的解读、分析。因此,更加觉得责任重大,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要有理有据,要保持专业、严谨、认真,不确定的事情,不能随便下结论,否则害人害己

感谢知乎,可以让我以一个网友的身份,而不是医生的身份,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真心话,可能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但保证都是真实案例,您就当个八卦听一听,千万不要过分解读

不废话啦,接着更新第2位吧

2. 最惋惜的病例:被秘方坑了的18岁少女

这个实在是太让我惋惜了,我都不知道当初为这个小姑娘叹了多少口气

这个小姑娘发病的时候才18岁,家里是农村的,特别特别特别穷

穷到啥地步呢,就是她胃口不好已经1年多了,但是她妈妈都没钱带她看病。她家是超级偏僻的一个我都没听说过的大山里的小村子,家里还有俩姐姐,俩弟弟。姐姐通通在外打工

她不舒服了一年多,但是她爸爸不让她看病,因为怕花钱,觉得她矫情。毕竟只是胃口不好,不疼不痒的,根本得不到重视。她妈妈比较爱孩子,老公不愿意出钱,那就找自己娘家借了3000块钱,然后带着孩子千里迢迢的来省城看病。

其实食欲减退,已经是尿毒症晚期的表现了。尿毒症这个东西,如果是慢慢进展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身体都是慢慢适应的,根本没有表现。只有当毒素蓄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食欲减退,就好比全身脏器都泡在毒素里,胃肠道也一样是泡在毒素中,所以出现食欲减退。

说回病情,反正小姑娘来了之后,化验肌酐已经900+(正常值不超过114umol/L,小姑娘体格瘦小,大部分都在70-80左右),妥妥尿毒症。

对我们来说,又开始了一轮探案一般的寻找原发病的过程。这次很容易,一问就问出了‌‌“真凶‌‌”

小姑娘12岁来月经,此后每次月经都痛经,她妈妈带她去村里一个‌‌“神医‌‌”那里,说痛经是因为气血不畅,blabla,反正就是一通解释,最终讨来了一张秘方,说专门调理身体的,让长期喝,气血调理好了自然月经就不痛了。

然后从12岁起,每天喝两碗‌‌“秘方‌‌”汤剂,连续喝到来看病的前一个月,整整6年,天天如此。让她们把方子拿来我们看看,答曰,没有方子,定期去抓药即可。换言之,一碗成分不明、功效不明的中药汤剂,小姑娘居然天天喝、月月喝,连喝了6年。

说点专业的:这小姑娘来诊时,已经是尿毒症晚期,丧失了肾穿刺的机会。不能像上一个男孩一样,明确肾脏病理类型。但是通过其他的化验,结合明确的用药史,基本可以推定,药物引起的间质性病变可能性非常大。

但一切已经晚了,丧失了明确诊断的时机,也没有了治疗的机会。只能开始透析,否则死路一条。但是她妈妈只借来了3000块,连插管、造瘘的费用都不够。

更别说透析了,她们偏远农村,哪有透析中心呢。如果做腹膜透析,家里怎么购买腹透液?怎么运输回家?又哪有条件在家里进行无菌操作呢。

最后小姑娘的妈妈只能含泪出院。我印象比较深,是因为我一开始不知道她们的家境,曾经不知轻重的劝过她妈妈,要为孩子以后考虑,现在凑点钱做做透析,争取以后做肾移植,否则这么小的姑娘,以后怎么办。

她妈妈真的是含着眼泪,告诉我,她如何为了给女儿看病,跟她老公吵架要钱;如何俩人闹翻脸之后,她在娘家奔走借钱;最后如何不告而别,揣着三千块钱带着女儿来省城看病。她回家之后,还得面对她老公对她的责骂,以及3000块的外债

我不知道这个小姑娘现在还在不在人世,但我真的很惋惜

我自己痛经也很厉害,止痛药没少吃,也去吃中药调理过

她年级轻轻,有什么错呢?

她妈妈带她去吃秘方,是愚昧,可又怎能忍心苛责呢?她们当地,恐怕除了乡卫生所,也就是去找找所谓的神医瞧病了。至少她妈妈,会在意女儿的痛经,在意女儿吃不下饭。会奔走筹钱,跟家里闹翻,也要带她出来看病

她爸爸,是冷血。可是我真的也骂不出来,哪怕不算老人,一家7口人,在山沟里面种地,全家人都靠他吃饭,日子必然是扣扣搜搜。在他的世界里,让全家人吃饱饭,恐怕已经费劲了力气了吧。

那会还没有什么水滴筹,连医保都还没有完全覆盖全国,我哪怕帮忙募集善款,能让她透析10次?20次?,能给他们当地建一个透析中心?还是能把她一家人迁到县城里做长期透析?什么都做不了,总之就是一股无力感。

想来想去,都不知道这个女孩的悲剧人生该怪谁。

就好比,《我不是药神》的确是部好电影,我感恩有这么一部电影,让民众的眼光投向了这么一个群体和事件。

但我始终没有去看,因为它讲述的故事,在我身边已经上演了无数回,作为旁观者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充斥着我的全身。他揭露的那些现象,我看过无数遍。他讲的故事,我也参与了很多次。他想引发的思考,我早就思考了很多遍了。

然而,思考的结果,还是无果。

那种无力感,是我觉得做医生特别不好的一种体验,所以下班之后,我根本不想再去影院重温一次

电影里好歹还有‌‌“药商‌‌”这么一个反派,真实的世界里,你如果真正的了解所有来龙去脉,会发现,谁都怪不了,谁都不容易。有人受害,不见得就一定有一个对应的施害者。

今天就到这里吧,我很困想睡觉,明天还要值班,我还会再来更新其他真实案例的。评论和私信实在没有精力一一回复。尤其是我看还有咨询病情的私信,实在是抱歉,隔着网络,我没有办法对您的病情做出任何解答,不想误导大家,有病最好也别在网上咨询陌生人,去身边的三甲医院正规诊治即可,感谢大家

忍不住把所有评论浏览的一遍,再啰嗦两点吧:

第一,上一个病例我描述的有歧义,让很多朋友以为我想说,高蛋白饮食就会引起肾脏病。我在这里明确反对。

正常的肾脏,对健身爱好者补充的那一点蛋白粉或者蛋清,是基本可以hold住的,实在太多,hold不住,就溢出来了呗,叫溢出性蛋白尿。

但那个小男孩,他的肾脏已经明显生病了,家里人还是任凭我怎么劝,也要给大补特补,我真的是很崩溃啊。可见他们补身体的执念有多深。肾病综合征肯定是不建议大量补蛋白的,一方面是补进去全从肾脏漏走了,根本达不到补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漏的过程,又加重肾脏病,得不偿失。

第二,有关中医。

评论里好多朋友都在讨论中医到底是否害人。我个人,作为一个正经西医,我是认可中医的,我们在医学院,中医是必修课,我以96分通过。我们肾脏科,也给病人吃虫草制剂,比如百令胶囊。但是,注意,我说的是但是,中医比西医其实更‌‌“深‌‌”,越是正经中医,越讲究辨证施治。

中药,极其讲究,产在哪个地点,采自哪个时节,经由何种手法炮制,如何君臣佐使的配比成一付汤剂,经由什么手法熬制,药效差别极大,根本不是随便自己买一堆瞎吃好么?

中医诊治,讲究辨证施治,望闻问切,判断病人的体质、虚实,甚至连季节、心境都会影响体质。我现在还记得,喜伤心、怒伤肝等等,判断方法凭大夫经验,哪是外行随口胡诌的?

中医大夫,学的都是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诊疗手法,用的都是细致无比的中药药材,真的是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成长、领悟,才能有所见解的。

所以,我信中医这门学问,而且无比崇敬,但我实在没有能力去辨别自己的体质、正确采摘炮制的药材、有真材实料的中医大夫。导致我,轻易根本不敢看中医。

中医比西医玄妙的多,西医知识可以批量传授,中医知识只能个人领悟。西医有各种客观手段去评估一个医生是否有真材实料,一个药品是否有药效,中医真的没有什么客观手段评判,也没有办法评判中药到底有没有药效。

在当今这个连奶粉都不放心的社会,对于缺乏评判方法的中医中药,我只能警惕的选择不接触。至于各位看官,要是自信自己有本领鉴别出来中医和骗子、从各路产品中识别出正确手法生产的中药,那我只能说自求多福了。

求大家,不要把第一个案例里那闭着眼睛瞎补案例,说成是中医怎么怎么了,他们哪里是中医,别黑人家中医了。我至今没见到一个在三甲医院中医科吃中医把肾脏吃坏的病人,全都是无一例外的小诊所、秘方,百度说,自己觉得。三甲医院中医科的医生,哪怕不是神医,至少也是学着辨证施治毕业的,也是知道马兜铃酸肾病的人,至少人家手上的方剂是明明白白给你写出来的,可以追溯的。

不好意思有点激动,作为一名崇敬中医的肾脏科大夫,我真是恨死那些打着中医旗号坑蒙拐骗的各种‌‌“神医‌‌”‌‌“仙人‌‌”‌‌“养生专家‌‌”,恨死那些‌‌“保健品‌‌”‌‌“无毒副作用的中药‌‌”‌‌“补品‌‌”,他们搞臭了祖国医学的名声,不进弄坏了我的患者的身体,还给他们洗了脑,让我的苦口婆心变成了别有用心。

2019.7.14第二次更新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瞬间多了辣么多的赞,小女子诚惶诚恐

感谢各位朋友的认可和鼓励,评论一下子多了好多,我也逐一都看了,就是太多回复不过来,实在是抱歉

鼓励我继续更新的朋友们,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还好没有辜负您的期待;

赞扬我是小天使的朋友们,我很惭愧,从事医疗行业,三观时时被重塑,我只求无愧天地和良心吧;

反对我观点的朋友们,我觉得这样挺好,知乎本就是不同观点的交锋嘛;

说我编故事的朋友们,我也不打算自证清白,不进行认证就是打算拿知乎当树洞来着,我又故意隐去特征性的细节,生怕被单位同事或家属认出来,所以您就当看故事会吧

医院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生死和金钱这两项人类的终极利益交汇在这里,时常能见到各种狗血伦理大戏,也能看见好多人都难以置信的人性光辉,我敢说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医学课本上的诱因、病因、临床表现全都那么生冷,文献里的发病率、死亡率也是毫无感情的概率,只有临床上经手的患者和他背后的家庭,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真实的就是生活在你我身边的甲乙丙。以前上医学人文课时,老师曾提倡临床医生记录偏感性的工作日记,我深以为然。上临床这么些年,许多患者的疾病和诊疗或许我早已经忘记,但是他们的为人处世、家庭故事、精神面貌、价值观点等等,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没想到写出来之后,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让我有了把日常工作记录下来的冲动。如果我把工作中见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像华生记录破案过程那样,大家不知道有没有阅读的兴趣。

不过再一次,请大家不要过度解读。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家庭环境不一样,行为的方式和程度也完全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就当我写的是些小故事,给自己警个醒而已。

废话实在太多,来更新第三位患者吧,准确的说,是第三类患者吧

3.勇敢无畏的年轻妈妈们

这是一大类患者,她们的原发病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病情不允许,或者风险极高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妊娠,最后走向尿毒症。

我从上临床到现在,少说也见识了至少5-7位这样的患者。大家都知道,妊娠的时候,妈妈需要代谢自己和胎儿两个人的代谢产物,所以对肾脏来说,肯定是要加班工作的。另外妊娠过程中,整个身体是高负荷的应激状态,免疫功能也不同平常。所以,对我们许多年轻的女患者,如果肾功能已经受损,我们都是不建议妊娠的。

妊娠10个月,肾脏在高负荷的情况下,几乎可以判定肾功能会稳步恶化,不说一定会尿毒症,至少会大大提前尿毒症的到来。而心肾不分家,本来孕妇的心脏负担就重,如果还同时有肾功能不全,那对心脏也是个很大的打击。所以,一旦妊娠,对妈妈的身体绝对是个暴击。

此外,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许多代谢产物排出障碍。一些毒素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说句不好听的,胎儿相当于泡在毒素汁儿里。也极大的增加了胎儿不健康的风险。

然而,哪怕你提前说的再清楚,依然有年轻的女性患者,勇往直前的要怀孕。她们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

自己强烈的想要,觉得没有孩子人生不完整;

自己老公很想要,如果不生孩子就得离婚,或者老公就得出轨找别的女生生;

公婆压力太大,不生孩子的话在家里话难听,脸难看;

一不小心怀孕了,已经是条生命,不忍心剥夺他的生命;

…………

总之,她们确实不容易,也都有自己认为必须生的理由。但同样,她们也都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只要好好注意,不一定就必然进展到尿毒症。

然后,无论怎么劝,怎么交待尿毒症以后的种种困境,她们都一往无前的要生。她们的家庭各不相同,有一地鸡毛的,也有那种非常恩爱的。

但特别不幸,我所目睹的,这些妈妈们的结局只有两种:

一位,原发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意外妊娠,居然怀了双胞胎,不忍心打掉,最后妊娠晚期并发重症狼疮,孩子提前娩出在新生儿科抢救(是否存活我没再追踪)。但母亲最终狼疮脑病,死在了我的夜班上。

其余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离婚,孩子判给父亲,自己进展到尿毒症,由自己的父母陪着来复查、透析。

我没有丝毫嘲讽她们的意思。真的不全是这些女孩蠢或者傻,也不是她们的老公、公婆冷血,而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它对每一个人都残酷。除了这些女孩们,还有她们的家人,还有无辜的宝宝。

我要说的是这样的一位患者,在她之前,我见过的那些患者,大多是为了挽回老公,或者被公婆压力所迫,坚持要妊娠。对于尿毒症的可怕,她们都没有清醒的认识。所以我对她们大多是恨铁不成钢。

可对于她,我真心的理解她,我是真的觉得,如果我是她,我或许也会冒死生下这个孩子。

为了方便叙述,叫她小张吧。她是我老乡,是个白领,老公的职业我记不清了。总之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自己爸妈好像是她们老家县城的老师,公婆不清楚职业,但也是很有礼貌素养的。家庭不是多么富裕,但都是讲道理的一家人。

她和老公极其的恩爱,比较戏剧性的是,她俩当年在去领证的路上,女孩开始恶心呕吐。她想领完证下午再去医院,但她男朋友担心她身体,说领证啥时候都可以,先去医院看病要紧。

因为离我们医院比较近,就来了我们急诊。结果一化验,肌酐600多,当时考虑是急性肾衰竭,病因我记不清了。总之立即就被叩在急诊,开始急诊透析,然后各种住院治疗,最终肌酐下降,稳在200多再也不降了。

此后好几年,肌酐一直就是200左右,她就是那少数的因为急肾衰而遗留下来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尽管她肾功能不全,我们明确告知,以后可能妊娠的风险会很高,不建议妊娠。在这种情况下,她老公依然不离不弃,按原计划和她领了证。更难得的是,她的公婆,也是对她依旧如初,没有任何改变。

大家看言情剧可能觉得这很稀松平常,但我负责任的说,在医院里,我见到因为一方疾病另一方就退婚或者离婚的大有人在。这家人明知她有肾脏病,明知大概率不要孩子,还是照样结婚,并且依旧捧她在手心,确实是很难得了。

她们应该是幸福的过了几年,公婆也比较默契的没提过抱孙子的事情。后来小张是意外怀孕,她当时我记得是32岁。面临着是否要把孩子打掉的困境

不要吧,她真的是不忍心,尤其她确实爱她老公,她自己首先就很想跟老公拥有一个爱情的结晶。同时,她也对公婆充满了愧疚,公婆对她越是无差别,她越觉得这一家人难能可贵,为什么要因为自己的病情,让她们无法享受儿孙之乐。而且这个岁数,这个病情,这次不要,以后肯定也就不可能再要孩子了。

要吧,怀孕的风险摆在那里,进展成了尿毒症,就只能要么肾移植,要么下半辈子透析。这对自己、对全家人、对孩子都将是几十年的负担。

然后,她的老公,本来结婚时做好了丁克的打算也没什么。但眼下上天已经赐给他们一个孩子,生生打掉,他真的是不忍心。但是又确实害怕加重小张的病情,所以他的态度是,听小张本人的。

而小张的婆婆,是坚决要求不生,本来有这个病,小两口的人生已经比较不易了,好不容易过几年消停日子,干嘛又添新的烦恼。小张的公公,抱有侥幸心理,建议先怀着,密切监测,如果肌酐涨的很快,那就打掉或引产,如果还可以,那就生下来。

这个抉择确实很难,小张是独立女性,如果说为了捆住老公或者巩固婚姻,或者为了给公婆交差,她肯定不会这么纠结,是万不会拿自己健康做赌注的。但是难就难在,她们一家确实感情深厚,她对老公一家充满了爱和感恩,她发自内心的想让他们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最终,她们采取了公公的建议,先怀着再说,监测着肾功能,不行再打掉。这种情况其实经常上演,一般选择这样子走一步看一步的,往往最终都会把孩子生下来。除非诱发急肾衰,否则肌酐就是一点一点往上涨的,那个打掉孩子的底线一退再退。

最后她确实生下了宝宝。

生下宝宝之后的半年,她就因为尿毒症开始在我们透析室长期透析。

她要隔日来透析,老公要天天上班,照顾孩子的重担就落在公婆的身上。

接下来的短短几年,她的小家庭先后经历了,公公去世,婆婆骨折卧床,她老公只好n头跑,一边上班,一边在她病情变化住院时来陪床,一边照顾骨折制动的老妈,一遍照顾孩子。最后没办法只能再雇个阿姨照顾宝宝,自己几头跑。

本来就只是一般的工薪家庭,小伙子也不过就三十多,撑起这么一大摊事情,精力上顾此失彼,经济上捉襟见肘,小孩子那会又正是闹腾的时候,自然夫妻感情也疏于经营。

后来,小张自己也开始后悔,觉得一个孩子打破了家里一切的幸福模样,她自觉是个废人,整日和医院绑在一起,隔三差五还得住院。夫妻之间许久没有了感情交流,她心疼老公却又无能为力。婆婆当初本就极力主张不生孩子,是在她的坚持下才妥协,小张觉得,婆婆当初把一切都料到了,自己却不成熟欠思考,家里成了这副光景,自己真是难辞其咎。

都说真情能战胜一切,可每天的日子都是咬牙硬撑的时候,真情还能顶什么用?

总之,小张心灰意冷,小张的老公精疲力尽,小张婆婆唉声叹气。最终,他们还是离了婚。小张没有收入来源,孩子当然是判给了爸爸。

我是在小张来透析室长期透析时认识的她,后来她因为内瘘失功住院时,我管过她几次,上面的故事都是听她说的,还有我们三线讲给我的。

当初刚知道这个事情时,我正和老公在热恋。

自认为有情饮水饱,爱情大过天。突然听见她的整个故事,见过她老迈的父母,一把年纪陪着女儿来住院,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

爱情的力量很伟大,能让人付出生命在所不惜。你这一刻能为了爱情豁出生命,不见得就能为了爱情忍受生活这把钝刀子常年累月的在你身上割肉。

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能说的就是这种无奈吧。

当然,大家也不要灰心,我们科最近还有一个透析近十年的小伙子,与开电梯的小姑娘坠入爱河,最终俩人靠双手和智慧战胜家庭和疾病阻碍,相爱相知修成正果呢。

前几天他俩领证惊呆了我们全科的同事,小姑娘天天见病人,不可能不知道尿毒症意味着什么,但依然嫁给了他。而我们的小伙子,确实自立自强,一边透析,一边挖空心思挣钱,最终给电梯小妹妹了一个家。

这感情啊,就是脆弱如斯,强韧如斯

这篇答案实在跟老太太裹脚布一样越写越长,大周末难得休一天,没想我敲字敲了近俩小时,真是写的我脑仁疼。

那么我就止笔于此吧,感谢各位看官

大家这么喜欢看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我以后要是遇到印象深刻的患者,或者狗血剧情,或许真的会记录下来,好好写成文章,大家可以来看

最后最后献上我最终的承诺:

以上病例,人物细节会有删改,主要怕被同事认出我来,但是每个事件绝对是真实发生的。

说这个不是为了向杠精证明我的清白,主要是想让支持鼓励我的朋友们知道,你们绝不是被套路、被忽悠。感谢你们的喜爱,祝我们都能健康快乐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23 19:0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