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印太事务助理部长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周二表示,国防部必须持续谨慎面对中国带来的挑战,因此已于今年6月进行改组,将中国从原本的东亚区域独立出来,在原本三名副助理部长之外,再新增一人,带领专为中国独设的新策略办公室。
美国国防部原有三名副助理部长,作为国防部非军事的民间议题顾问,一人负责中亚和中东,一人负责东南亚、印度、澳纽,一人负责日韩中台。今年6月后,增设一名对中国事务的副助理部长,统整与协调美国各部门对中政策、军事安全等意见,是国防部长对「所有中国事务」的主要顾问。
首任对中事务的副助理部长为斯布拉嘉(Chad Sbragia),懂中文,曾任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中国研究组主任,自2011年至2018年担任美军印太司令部中国战略组副主任;服役于陆战队期间,以武官身分派驻中国,领导双边谈判,协助恢复美中军事电话通讯联络。
美国军事媒体《国防新闻》报道,薛瑞福表示,增设对中国事务组,是他审慎衡量后做出的决定。该组对外任务,是协助和维持与中国的军事关系,担任两国之间的「维稳力量(stabilizing force)」;对内则必须帮助国防部协调跨部门策略,推动实施「国防战略报告」(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中的事项。美国国防部去年年初公布的国防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大陆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将与中国、俄罗斯的长期战略竞争列为优先事项。
「国防战略报告」起草人之一的国防部前副助理部长柯伯吉(Elbridge Colby)称赞,为中国事务独立设办公室,是一项进步,能使其他办公室专心处理及加深与日韩、澳洲等国之间的关系;曾任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印太司令部前身)前司令顾问的塞耶兹(Eric Sayers)亦指,将东亚其他地区从美中军事竞争中释放出来,有利整合亚太地区部署。
不过,曾于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国防部前副部长的卢努瓦(Michèle Flournoy)认为,国防部遇到问题时,总是惯于针对问题设立一个新框架,创造出新漏洞。新的对中策略办公室,可能过度执着于中国,忽略其他潜在盟国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同为奥巴马时期的国防部前副助理部长卡林(Mara Karlin)则怀疑,新办公室能否和其他同级的国防单位保持同调。
增设副助理部长后,国防部目前有21个同级别职务,但特别为单一国家设立该要职与国防单位的情况,仅有中国。改组之后,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工作也打破地缘关系,旨在使关系较密切的国家,例如日本和澳洲,能形成更紧密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