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通报,19届四中全会主题定为「社会主义」,着重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据称,这是体现习近平如何看待「中共」、「社会主义」和「现代化中国」的政治思想。结合近来中共对待民营企业态度,如政府派员进驻阿里巴巴等100家大型民企,马云、马化腾、柳传志等民营大老纷纷卸任,外界对传闻已久的「新公私合营」进入实质推进阶段的担忧,似表明习近平再度放大自己政治理念的「红色基因」,加速改革开放40年后社会主义在中国红色回归。
英国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最近在其新书《毛主义:一部全球史》中,对毛主义进行描述,称习近平是「几十年来中国第一次一位有意识地继承毛泽东遗产的领袖」。习作为中共第五代领导者,被认为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继承者,对中共「初心使命」的强调与热情,对「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信念,远超过几位前任。
2019年下半年后,习近平视察江西、甘肃、北京(香山)、河南时,分别前往中共革命「老区」,发出「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的表态。中共18大刚结束后的2012年11月,习在18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之后七年,习近平视察江西、甘肃、宁夏、贵州、陕西、山西等,「红色」与「改革」、「扶贫」等成为高频词。2019年中共19大结束,习近平即与新任常委前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而这次将19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定为「社会主义」,就是接续红色回归。
习近平一直告诫各级官员,要时刻不忘初心,不断强调要明确「走什么路,打什么旗」的问题。习既想要中共跟随本土化的毛泽东,不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论断,同时又坚守1987年邓小平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
2012年习近平上任后,社会主义和现代性的二元关系,就成习近平执政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百年未遇国际「大变局(风险)」、「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穿习近平过去七年的内政外交主线,成为反腐、扶贫、意识形态、外交等系列政策的支撑点。官媒称,社会主义是习近平的政治底色,大变局是习近平的政治判断,第五个现代化是习近平的改革手段。
而深圳则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试验场和标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指坚持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内涵,包括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中共认为,这个五位一体布局,在深圳的社会主义示范区建设蓝图中有明显体现。40年来,深圳发展成中国最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之一。2018年深圳市GDP为2兆4221.98亿人民币(约3420亿美元),增速7.6%,比香港同期高出221亿人民币,超越香港,成为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城市,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据2018年富比世中国推出的「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中,深圳被评为最具创新力城市。
习近平近来不断强调「红色江山」、「斗争哲学」、「社会主义」,凸显他作为红色后代领导人的使命感,表明他要对什么是中国发展模式的争议,进行「正本清源」,澄清中国现行制度不是、也不允许是特色社会主义之外的任何体制。即中国只能在中共领导下,通过治理秩序和能力现代化,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度,永远不能是一个多党制、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制度上,这意味国有企业必须占据中国重要经济部门和关键领域,党的领导和政府干预也必须体现在民营经济中。这似乎已体现在目前中共对待民营企业态度上。一句话,习近平政治理念下,「社会主义」、「红色政权」属性势将加速「重回」中国社会肌体的各部位。
然而,习这种顶层设计和政治定位与世界潮流扞格,恐难以让中国继续崛起,而是永远停步,甚至一蹶不振,特别是中美冲突不断、经济前景黯淡和香港不稳等内外不利环境下,更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