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自由快讯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紫阳夫妻骨灰同葬民间公墓前智囊:顺利下葬与港局势无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10-18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逝世14年后,今日下午1时与夫人梁伯琪的骨灰,合葬于北京昌平区民间公墓「天寿园」,赵的骨灰之前一直放置在他北京故居。据BBC报道,赵家子女经历多年波折后,终在父亲百岁冥诞之时,遵循了中国「入土为安」的传统。
报道指,赵家子女与官方协商后,承诺仅安排直系后裔参加,以家礼送葬,才得以顺利举行安葬仪式。北京数名赵紫阳仰慕者原本准备低调参与仪式,但最后被限制行动,未能成行。
对于没有向关心此事的人发出葬礼通知,赵紫阳女儿王雁南表示:「非常感激大家的关怀,我们今天是以家礼安葬父母,举行的小仪式是在家庭安宁的氛围中举行。同时也是为了履行我们的诺言。敬请大家谅解。」
王雁南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表示,过去多年一直争取和斡旋,终于在老百姓的墓地,让父母成功下葬,但同时感到对不起大家,因为无法提前告知所有关心此事的人士和公众,让他们有机会参与,令人感到很遗憾。她又指出,不知道富强胡同6号的父母故居会否被收回,但家人都知道那是「公房」,不应该再住。
获邀参与骨灰安葬仪式的赵紫阳前智囊姚监复同样接受了香港电台的访问。他提到,赵紫阳和夫人的骨灰成功下葬,中央最高层应该有推动作用,仪式顺利进行,记者可以参与就是一个讯号和象征,官方能够容忍很不容易,对此应该表示感谢,他希望内地日后更开放和自由。至于会否有助平反六四?姚监复认为,仪式不是由官方举办,情况并不一样,又认为顺利下葬与香港局势没有关系。
不过,有消息指,赵紫阳夫妇的墓地只有20年使用权,骨灰未入土,而是置于堂中。墓碑正方体,大理石,长高宽皆1.5米。
独立学者、前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成员吴伟说:「赵入土为安以后,将来再有人纪念他,也就是变了一种形式,换了一个地方而已。但我想,大家对他的怀念之情不会变,对他做过的事情会记在心里。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
赵紫阳过世前仍是中共党员,但并没按中共传统埋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而他的遗体在火化后没立即安葬。据吴伟分析,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氛不允许,安放在哪里都会成为「革命圣地」,触及当局的敏感神经,甚至有指当局只允许按照「局级」干部的级别将赵的骨灰放置在八宝山骨灰墙,家属比较为难。
据悉,赵的家人一直希望将赵紫阳的骨灰安葬在民间公墓,但当局多年来以各种理由拒绝请求,家人惟有将骨灰暂放在北京富强胡同6号故居。因此,每年清明节都会有不少赵生前的同事、好友及异见人士等前往其故居拜祭。
据赵紫阳之子赵二军表示,赵紫阳夫妇的墓地距离北京市中心60多公里,占地约40平方米,墓碑重约10吨。他透露,当局曾希望在赵紫​​阳的家乡河南安葬骨灰,借此助控制前来拜祭的民众和境外记者,但考虑到赵家的社会关系主要在北京,同时为避免地方政府借墓地赚取旅游收入,家人最终决定在北京安葬。
在中共历史上,赵紫阳去世前,有2位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主要领导人,逝世后骨灰没有进入八宝山。一位是80年代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另一位是第二代中共最高领导人华国锋。
普遍认为,胡耀邦和赵紫阳是中共建政后推动中国民主进程的重要人物。但2人逝世后,待遇完全不同。胡耀邦的陵园位于江西省共青城。根据中国红色旅游网,陵园海拔40多米,占地1,700多亩。从陵园入口到墓碑前,2条墓道设置73级石阶,象征他73年的人生历程。墓碑形似红旗的一个角,碑重73吨。在胡耀邦诞辰90周年和100周年时,官方还为纪念他举行座谈会。而华国锋逝世后,他的骨灰迁至故乡山西交城县,安放在吕梁英雄广场上的大型陵墓内。
吴伟说:「胡耀邦代表共产党的形象,他的爱民情怀和赤子之心,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执着,都给中国老百姓留下了极其深刻和良好的印象。大家都在怀念他,而他和后来的六四镇压又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赵紫阳则直接涉及到八九定性,涉及重大历史问题。如果要大规模纪念赵,就要重新评价六四,重新评价他当年的历史功过。」
不过,吴伟指出,中共允许家人为赵紫阳安葬,跟重新评价六四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官方想通了,无论赵的骨灰安葬了也好,继续安放在故居里也好,都不可阻止人们去怀念他,每逢他的忌日或清明去祭奠他。」
BBC中文网/香港电台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4, 2025-4-22 21: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