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室友劈腿了。 从大三到工作第三年,她放弃了异地五年的男友。 两人感情看起来挺稳定,每次被我们问起总说“择日成婚”,但事实上,她对那遥遥无期的婚礼一直很悲观。 “我在上海的邮局已经稳定下来,他在广州也有高薪工作。让我放弃我的工作,我舍不得,他也是一样。互相问起以后的打算,永远是‘我不知道’或者‘以后就好了’,但以后到底是几月几号?” 长期的分居两地,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恋爱谈成了柏拉图式的精神交流。 有时忙碌一天回到家,看到对方发来的消息竟会莫名不耐烦,把回信息都当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工作任务。 “我需要一个伸手就能抱到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手机和电脑。” 时间和距离拉开了亲密关系,脆弱得经不起几分怀疑,半点撩拨。 还是用那只冰冷的手机,她将一切和盘托出。 过了好久男友回信,依然是熟悉的开头:“白天一直在赶项目,刚看到……” 八月长安说:“所有异地恋的分手都一样,低估了时间与距离,高估了自我和爱情。” 但其实打败异地恋的除了时间与距离,还有不知何时结束异地的无望与焦虑。 △ 不是有意为室友辩护,但如果将异地恋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变心或劈腿,实在有失公允。 外人的介入,是爱消退的结果,不是本因。 身边也有“成功”异地的恋人,我同事就是。 两人距离说长不长,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天津,不嫌麻烦,每天见面都没问题。 他老婆确实“不嫌麻烦”,隔三差五,一个人坐半小时高铁来公司看他。如果听说公司最近新来了某个姑娘,跑得更勤,而他随时候命开视频直播上班更不用提。 那种被她一直盯着看,直到被看的那半边脸热得不行的感觉,公司很多女同事都感受过。 不安全,她怕不安全,看不到他的人,她就会不安全。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向异地恋失败的人进行采访,他们分手的理由莫衷一是,但最根本的原因大致分为两个: 一是缺少陪伴,二是看不到未来。 时间冲淡的是记忆,距离阻断的是亲密。 以为结束了异地,就能结束无望,重拾亲密。 但天知道,未曾亲自参与的时光,悄然发生着多少变化。 “9年异地,从校服到婚纱”的郭姐哒和赵肥的爱情感动了不少人。 但故事之所以在网上广传为“美好”,也是因为现实打脸的不留余地。 天涯网友也有和郭姐哒相似的经历,异地9年,从校服到婚纱。 前奏激动人心,后续大跌眼镜。 女人怀孕三个月,无聊翻老公电脑,发现老公在那九年中曾经出轨。 △ 现实已很残酷,学术界还不忘补刀。 美国鲍德温华莱士大学学者Merolla在一份研究中指出,异地恋的感情,如果坚持下来了会很坚固。 但同时,Merolla也发现一个现象,他曾经调查的335对大学异地恋人中,180对在结束异地恋,终于可以在一起的时候选择了分手。 重逢的异地恋人,三分之一都会在三个月内分手。 结束异地明明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可现实是,相聚有可能意味着对彼此幻想的崩塌。 在长期的异地中, 因为缺乏亲密互动,异地情侣会将对方理想化和简单化。 就跟淘宝买家秀和卖家秀一样,一旦发现货不对板,立马想要退货 换句话说,所谓异地恋大多数时候是在和一个想象中的人谈恋爱。 △ 《致青春》里最悲情莫过于女二阮莞,而她悲剧的源头则是她与男友的那段异地恋: “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忽然我们之间就没有了话题,他说:×××真傻,两只脚上的袜子不是一个颜色都不知道,其实我很想问他,×××是谁? 我说:我们学院的大楼装修后比以前有味道多了,他说:我连你们学院以前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相互描述那些对方陌生的东西是很无味的,我们都感兴趣的也只有从前那点回忆而已,可是再好的过去,回忆的次数多了,味道也就淡了。” 可是,感情中的很多平凡人类总是诸多脆弱纠结。 听说过异地恋不靠谱的大道理,却仍想去坚持,总问自己,会不会再忍耐一点点,童话就会变圆满? 始终不愿离开,因为舍不得那个最初最好的、相守相约的昨天。 |
GMT-5, 2024-12-22 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