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孩子补习班能区分阶层 虽荒诞却现实

2017-5-29 09:12| 发布者: 弯弓射大雕| 查看: 7145| 评论: 0

“绝不让娃和没英语名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这所谓的中产鄙视链背后,是一种出身焦虑。为摆脱这种焦虑,很多家长不得不用消费行为来定义自己的新“身份”。

孩子补习班能区分阶层 虽荒诞却现实

最近,有媒体以“中产阶级”之名,报道了一种现象:有些家长“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有家长感慨,“原来英文不仅仅是一项基本技能,而且已经成为孩子之间区分阶层的一大标准。”

这和上次成都的一些家长“每年花费4万元让孩子上国学班”是一个道理。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花钱上补习班这件事本身。在有些家长那里,这已经变成区分阶层的一个标志:我舍得花钱,我花得起,这让我和你不同。

很多人都在通过这样的消费行为,来定义自己的“身份”。读私立学校的,比公立学校自豪;开奔驰的,可以鄙视开桑塔纳的;到国外旅游的,瞧不起去大理丽江的。媒体捕捉到的这个小朋友拒绝没有英文名的伙伴的故事,当然是一个略微极端的案例,但类似的或者更轻微的“鄙视”,却时时刻刻发生着。

这种鄙视,与其说是故意伤害别人,还不如说是自己奋力向上爬升时的一种下意识行为。

无论是成都小区竞争学区房,还是这次“小朋友拒绝和没有英文名的一起玩”,都反映了一些家庭在教育领域的焦虑,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教育类话题成为社会核心议题,本身就是这些家庭社会能见度的一个标志。更精英的阶层(上层)以及真正的底层,都不会为孩子读书焦虑到如此程度。

一些家长习惯把自己此生的竞争,延续到下一代身上。把孩子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希望他能在自己的阶层上更进一步。自己要跑赢房价、跑赢CPI,而孩子则要在起跑线上就开始冲刺,典型如报道中所称,要“赢在子宫里”。

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出这些家长对自己出身的不满和恐慌。

作为大城市中新崛起的个体,这些家庭要努力寻找自己的“共同体”是相当困难的道路。每个人获得眼前的地位,都是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达到的,他首先会把同类看成是一个竞争者来警惕,而不是相互“照顾”的利益共同体。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多,当然会让人感到悲哀,但这也是一些新富裕起来的家庭自身特点决定的。作为一个新兴群体,它一直是“被定义”的。被地产商定义,被汽车商定义,在更大的背景下,被城市化进程所定义。

只是,不和没有英文名的孩子做朋友,这样的心态,还能交到真朋友吗?如果眼睛只会一味向上看,注定也会迷失。

这就是一些新富裕起来的家庭的命运。他们注定会忧郁,自我怀疑,有时候还会被嘲笑。但是不管如何,这都是我们社会中新兴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未来,同样也关乎这个社会的未来。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2 23: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