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社会杂论 查看内容

人体"换头术"背后5大疑问:换头后"你"还是"你"吗? ...

2017-11-20 16:03| 发布者: 施主| 查看: 5770| 评论: 0

日前,“世界首例换头术在遗体上成功实施”的新闻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换头”这种以往在科幻作品中才能看到的场景,如今却被搬到了现实。

“换头术”究竟是一种什么“手术”?它有望在活体手术中成功吗?“换头”后,“你”还是“你”吗?就上述一系列广受关注的疑问,中新网记者日前采访了业内权威专家。

“换头术”究竟是什么“手术”?

据媒体报道,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日前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而“手术”地点正是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参与指导了这次“手术”。

据介绍,这例“手术”总共持续了18个小时,连接了切断的脊椎、神经、组织和血管。任晓平将其命名为“异体头身重建术”。

此前,卡纳韦罗也曾透露过详细的手术步骤:首先,新的身体将来自一位正常脑死亡的捐献者。手术中,捐献者与接受者的头部要冷却到手术所需的温度,以减慢人体的新陈代谢。

随后,医生会解剖脖子周围的组织,并用极其细小的导管连接主要血管。之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整齐的切断脊髓,头颅互换,并用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将大脑、脊髓神经与新的身体连接起来。

按照设计,换头后,患者会昏迷一个月,康复则需要一年。

活体手术有望成功吗?

两年前,卡纳韦罗曾宣布,要在两年内完成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准备接受手术的人是一名天生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患者——俄罗斯计算机工程师瓦雷里·多诺夫。

但多诺夫却在今年上半年改变主意,表示自己现在不会做换头术。这也意味着,他可能不会成为第一个接受该手术的人。

那么,此次在人类遗体上进行的“手术”完成,是否意味着未来活体手术也有望成功?

对此,任晓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进行的“手术”为未来的实验提供了外科学整个的手术原则、手术入路、手术解剖结构的选择,以及各种组织的修复方法和技术。

“活体的成功率要做了以后才能知道,临床前设计的方案之后也会不断改进。”任晓平表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此前则强调,“手术应该是指在活体上进行的操作,在遗体上进行的实际是解剖或解剖学研究。”

他说,当前的医学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离断后的脊髓如何能够完美地做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国际上还没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现在就谈什么活体头颅移植,实际上没有太多现实意义。”

对于活体手术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如恩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强调,评判手术是否成功,要看术后人体是否能够实现大脑支配下的协调、统一、有效的生命活动,达到有效生存。

实现“换头术”要攻克哪些难关?

“‘换头’不同于其他脏器的移植,不仅仅是移植以后把血管接好,完成血液供应和神经对接就可以,最关键的是移植后整体协调的问题。”刘如恩向记者解释。

他表示,人体所有功能的协调都是靠脑来完成的,体内的脏器正常运转要靠大脑的神经中枢控制,体内的内分泌和水电平衡要靠垂体和肾上腺轴控制调节。实施“换头术”意味着彻底切断中枢神经对躯体的支配,有些脏器将无法自主运转,内分泌和水电平衡也无法自主调解。

刘如恩分析,假设在活体上进行了“换头术”,术后人体的自主活动以及内脏器官的自主运转,需要等待神经再生修复以后才可以进行,在此之前只能靠外界辅助来维持脏器运转和人体水电平衡。

“但器官如果长时间失去神经营养就会出现萎缩甚至坏死,靠输液调节来长时间维持体内水电平衡也存在很大的难度。”刘如恩说。

在他看来,目前,没有科学研究证明器官在失去神经营养的情况下,能够在多长时间内保持不萎缩。此外,神经虽然会再生,但是它再生的时间和程度目前也是无法估算的。

除了存在这些未知问题外,与其他器官移植术一样,“换头术”也必须进行配型,同时还要面临有全身免疫系统的重新建立等一系列问题。

换头后,“你”还是“你”吗?

如果说,“换头术”真的能实现,那么公众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将自己的头换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上,最后这个人到底变成了谁?

对此,刘如恩解释说,因为人体活动来自于大脑中有意识的支配,所以“换头”后,接受者保留的是自己的头部,意识还是自己的,并通过自己的意识来支配别人的躯体,所以必然还会面临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胡永生关心的是,即使将来头颅移植在科学技术层面上完全可行了,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如何解决?头颅移植后“你”到底是谁?

他认为,目前对于头颅移植手术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避免浮躁浮夸,科学探索有意义,过度宣传无益处。

“换头”背后牵扯多少社会、伦理问题?

“换头术”在世界医学界一直也饱受争议,甚至招来业内人士批评。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保罗·马奇艾瑞尼曾表示,他认为意大利医生卡纳韦罗是一名“罪犯”。因为这种手术毫无科学背景。

而美国神经外科医学协会主席亨特·巴杰也称,“我不希望任何人做这种手术,我也不允许任何人对我做这种手术,因为有很多情况会比死亡还糟糕。”

此前,任晓平也直言,换头意味着整个躯体的移植,这必然涉及伦理问题。

与此同时,外界有分析还提出,除了医学领域、伦理层面的争议,这项新的研究也可能会带来社会问题。

例如,在法律上又该如何定义实施了换头术的人?如果触犯法律,该由谁承担责任?法律上如何定义一个新的个体?

“‘换头术’目前只是一种探索,距离未来真的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般手术直接运用于临床前,需要经过大量的动物活体实验证明可行方可进行,如果将‘换头术’直接应用于临床,必然存在一系列伦理问题。”刘如恩说。

对此,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岳此前也强调,因为医学涉及到人的生命,所以在没有足够证据来证明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去做这种实验,实际是有很大风险的,而且对受事者是不负责任的。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3 14: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