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当前中国声称是孔子后人的DNA链基本有三条,其中一条为真正的孔子后裔,另两条为冒充的,这俩冒充孔子后裔的事竟发生在几百上千年前。DNA揭开真相。 正文: 在孔氏家族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次几乎灭门的大事。五代残唐时期,孔府有个洒扫户原姓刘,叫刘末,后随主姓孔。孔末于梁太祖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一天深夜,杀死孔子第四十三代嫡传孔光嗣,并想斩草除根,连同其独子孔仁玉一同杀死。恰巧当时孔仁玉在乳母张妈妈(一说是其外婆)家,孔末追至张妈妈家。张妈妈有个儿子和孔仁玉年龄相仿,她便狸猫换太子,结果自己的儿子被孔末杀死,孔仁玉躲过一劫。此后,孔末便以孔子后裔自居。 孔仁玉在张妈妈家长至十八岁后,向后唐明宗禀明孔末乱孔的真相,明宗派员来曲阜查实,将孔末治罪,并恩准孔仁玉回孔府袭爵。几乎断宗的孔子世家得以中兴。孔氏后世尊称孔仁玉为“中兴祖”。孔仁玉为报张妈妈救命养育之恩,奏请皇上恩准孔府认张家为世代恩亲,张家的后人不管哪一代到了孔府,都必须以贵宾相待。此后,孔府每有重大节日,都请张妈妈家的人参加而且都要坐首席。 而孔末后代在曲阜等地也有繁衍,如今亦有万人以上,俗称“外孔”。历来孔氏家族对内孔、外孔都有明确划分和严格规定,除外孔不准按内孔颁发的行辈字样起名外,还规定,凡属外孔都不能续圣裔孔氏家谱,如有冒宗续谱者,就要获罪。孔末曾剪灭圣裔,冒宗冒爵,是仆随主姓而姓孔,不与内孔同祖同宗,因此,内孔与孔末子孙的外孔永为世仇。 孔子的孔姓出自子姓,是春秋时宋国贵族孔父嘉的后代。而在当时,卫国也有孔姓,源出姞姓;陈国有孔姓,源于妫姓;郑国有孔姓,出自姬姓。上述4支孔姓人后来都有子孙传世,但由于出自子姓的孔姓人因有孔子而地位最高,其余三支为了抬高自己,后来也都自称是孔子的后代,从而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血统。特别是清代时,全国孔姓与颜、曾、孟三姓联合修谱,凡姓孔的人都被认为是孔子的后代,使用共同的字辈作为辈序,使本与孔子无关的其他三支孔姓人的假冒身份得到了正式确认。从此,要想区分哪些人与孔子有关,哪些人与孔子无关,就更加困难了。 曲阜内孔已检出三种不同的单倍群(C3占46%,Q1a1占27%,O3占20.7%),其中必有一种肯定是孔子的直系后代,其余两种一定是附攀之嫌,只要挖出是孔子遗骨,检测DNA才能确认其中一种。但是,最令人可惜的事件: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讨孔战士们,挥舞铁锨,狠刨孔子及其子孙们的坟墓,二千多座坟墓被掘开出了,可见到其子孙遗骸,而孔子墓被掘开却不见遗骸,于是就继续深挖,直到见底也不见遗骸。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而今的孔墓中并没有孔子的真身遗骸。 古代Y-DNA Q在中国北方的零散分布,反映了Y-DNA Q是从中东或者中亚地经过新疆一带迁徙至中国内地的。目前,晋语区(山西、陕北、豫北) Q1a1-M120比列高达19~20%,远远高于全国汉族平均水平3.2%,预示着曲阜孔姓Q-M120可能是Q系先祖从西北向东部迁徙的分支。 按照相关资料,内孔在曲阜十万人,而济宁人口808万人(按男性一半计为404万人),则内孔占总人口的2.5%。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C3的年代晚于Q和N,此区域尚无秦汉之前古dna报道发现C。目前,山东汉族C3比列约占10~11%,而鲁南邻省江苏、安徽一带频率较高,各占13~15%。预示着C3*沿海岸向北迁徙途中在长江口有一个向内陆迁徙的分支,土家族、侗族、水族、罗城仫佬族有较高频率(20~30%),可能与这个分支有关。 O3是汉族的第一大父系单倍群,在山东外孔人群和全国孔姓人群中占有较高比例。孔姓人群和随机人群中各单倍群的频率分别为C-M130(1.96%,9.39%)、D-M174(4.31%,2.42%)、 K-R*-M9(1.96%,11.52%)、O*-M175(10.59%,5.15%)、O1a-M119(3.92%,7.88%)、O2a1-M95(0.51%,10.30%)、03*-M122(7.84%,2.42%)、O3a*-M324(11.77%,14.55%)、O3a2*-P201(10.59%,5.46%)、O3a2b-M7(2.35%,2.73%)、O3a2c1*-M134(14.12%,8.18%)、O3a2c1a-M117(21.57%,14.85%)。在全国孔姓人群中,O3总比例大约占有67%。 按照相关资料,内孔在曲阜十万人,而济宁人口808万人(按男性一半计为404万人),则内孔占总人口的2.5%。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C3的年代晚于Q和N,此区域尚无秦汉之前古dna报道发现C。目前,山东汉族C3比列约占10~11%,而鲁南邻省江苏、安徽一带频率较高,各占13~15%。预示着C3*沿海岸向北迁徙途中在长江口有一个向内陆迁徙的分支,土家族、侗族、水族、罗城仫佬族有较高频率(20~30%),可能与这个分支有关。 Global distribution of Y-chromosome haplogroup C reveals the prehistoric migration routes of African exodus and early settlement in East Asia 《单倍群C在全球的分布揭示人类出非洲的早期历史以及定居东亚的过程》摘要大意:详尽地研究了Y-SNP单倍群C的分布。结果显示,尽管分布很广泛,单倍群C的各个下游单倍群有不同的分布,都经历过长时间的隔离。在东亚,大致按照自南向北,自东南向西的一个扩散过程。单倍群C的系统发育结构支持经由印度洋海岸的走出非洲模式,是早期定居东亚的现代人父系单倍群。单倍群C在东亚向北的扩散,开始于约4万年前,沿海岸线迁徙并在约1.5万年的时候到达西伯利亚,并最终到达美洲西北部。 总结: ①.南方汉族及南方少数民族频率较高,北方汉族频率居中,北亚少数民族出现高频; ②.南方汉族、北方汉族、南方少数民族大部分为C3*,少量C*,几乎没有C3c,C3c只见于北亚少数民族; ③.长江下游上海、江苏、安徽一带频率较高,预示着C3*沿海岸向北迁徙途中在长江口有一个向内陆迁徙的分支,土家族、侗族、水族、罗城仫佬族有较高频率,可能与这个分支有关,或者他们当中有的是原先江浙一带於越的遗民。 Y-DNA Q在世界上的地理分布 李红杰博士论文《中国北方古代人群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研究》Y-DNA数据如下: Y-DNA Q发现于山西2800-3000年时期的西周倗国,有9例古Y-DNA Q-M120,东周时期2500年前宁夏彭阳地区,4例古DNA全部是Q-M120,新疆黑沟梁12例古DNA全部是Q-M120。如上所述,古代Y-DNA Q在中国北方的零散分布,反映了Y-DNA Q是从中东或者中亚地经过新疆一带迁徙至中国内地的。目前,晋语区(山西、陕北、豫北) Q1a1-M120比列高达19~20%,远远高于全国汉族平均水平3.2%,预示着曲阜内孔Q-M120可能是Q系先祖从西北向东部迁徙的分支。 孔姓家系的Y染色体遗传多态性研究与其法医学意义 孔姓家系的Y染色体遗传多态性研究与其法医学意义【作者】 孙亚男; 【导师】 程宝文; 【作者基本信息】 昆明医科大学, 法医学, 2013, 硕士 Y染色体非重组区域的DNA多态呈父系遗传,且具有种族和地域特异性,父系社会的姓氏与Y染色体具有相同的传递方式。在法医案件中,利用现场生物检材、未知名尸体等检测到的Y染色体遗传标记特征来推测嫌疑人或未知名尸体的姓氏来源,对案件的侦破将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利用中国独特的遗传资源----孔姓男性样本,对12个东亚特异性Y-SNPs位点和17个Y filer试剂盒Y-STRs基因座的进行分型检测,获取孔姓人群的Y-SNP、Y-STR两种遗传标记的遗传信息。与随机无关男性人群进行单倍群频率差异比较,并分析孔姓人群内的单倍型差异及遗传信息,探索姓氏与Y染色体之间的关联性与法医学意义。[方法]收集孔姓无关男性样本共255例,随机无关男性样本330例作对照,均为采血卡血痕样本。采用Chelex-100法和酚-氯仿有机法提取样本DNA。利用两组等级复合扩增体系和SNaPshot技术检测所有样本的12个Y-SNPs位点信息;用Y filer试剂盒对孔姓人群的17个Y-STRs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检测:应用Arlequin3.5.1.2、Network4.6.1.1、SPSS17.0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检测12个Y-SNPs位点,构成了C-M130,D-M174,K-R*-M9,0*-M175,01a-M119,02al-M95,03*-M122,03a*-M324,03a2*-P201,03a2b-M7,03a2c1*-M134,03a2c1a-M117,(?)M9这13个单倍群分型。孔姓人群和随机人群中各单倍群的频率分别为C-M130(1.96%,9.39%)、D-M174(4.31%,2.42%)、 K-R*-M9(1.96%,11.52%)、O*-M175(10.59%,5.15%)、O1a-M119(3.92%,7.88%)、O2a1-M95(0.51%,10.30%)、03*-M122(7.84%,2.42%)、O3a*-M324(11.77%,14.55%)、O3a2*-P201(10.59%,5.46%)、O3a2b-M7(2.35%,2.73%)、O3a2c1*-M134(14.12%,8.18%)、O3a2c1a-M117(21.57%,14.85%)、非M9(3.92%,5.15%)。 O3是汉族的第一大父系单倍群,在山东外孔人群和全国孔姓人群中占有较高比例,大约占有67%。 要分析哪个Y类型才是真正孔子后裔类型,有几个历史事件需要被关注: 五代孔末乱孔事件(百度资料):孔末乱孔,又名孔末之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谋杀事件,因此事,孔子家族的大宗支(注意是大宗,不是全部)险些断绝,逃过劫难的孔仁玉则在日后中兴孔族。孔子后人继承衍圣公这头衔是从西汉开始一直持续到南宋。孔景原本是孔府的一个杂役,据说原本姓刘(进孔府之后都改姓孔),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孔景的后裔孔末眼见天下大乱,时局动荡,起了谋逆夺位的野心,遂伙同暴徒将生活在曲阜的阙里孔氏一一杀害,最后,孔末又到泗水杀了孔子四十二世孙孔光嗣,夺其家产,取代其位,主孔子祀,俨然以孔子嫡裔自居。经此事件,曲阜的孔子后裔几乎被杀尽。孔光嗣的堂兄孔桧避乱,辗转南迁到浙江平阳。 孔仁玉真假疑案:(1)官方版本:孔光嗣的独生子孔仁玉此时刚满九月,被其母亲张氏抱回张羊村娘家,幸免于难。孔仁玉在母家的抚养下逐渐长大成人。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鲁人将孔末假冒嫡裔,窃取官爵之事告之于官府,“曲阜令孔末非圣人之后,光嗣有子名仁玉,现育于外婆张氏家中”。后唐明宗得知此事后,派人前往曲阜详加调查,确认属实,于是下令处死孔末,命孔仁玉任曲阜县主薄,主孔子祀。孔子家族经历大难后,终于在孔仁玉这一代而中兴,孔氏后人因此尊称孔仁玉为中兴祖。《孔子世家谱》民国版初集卷一、卷二“父被害时公生方九月,母张氏抱归外家,获免于难。”(2)民间版本:民间传说,孔末原本姓刘,大杀孔族时孔仁玉已九岁,孔末追杀至孔仁玉乳母张氏家中,因张氏长子与孔仁玉年龄相仿,且皆为秃子,张氏便让长子换上孔仁玉的衣服代死,最终被孔末所杀。这种说法被署名孔德懋(末代衍圣公孔德成二姐)、实为其女柯兰所撰的《孔府内宅轶事》所采纳,但孔令朋著《孔裔谈孔》认为此说不确。孔仁玉为报母家救命养育之恩,奏请皇上恩准孔府认张家为世代恩亲,张家的后人不管哪一代到了孔府,都必须以贵宾相待。同时尊张温为中兴外祖张公,每年按时祭祀张温的墓地,并为之置办祭田,还报请朝廷永久免除张家的徭役;日后孔府又在曲阜城外张羊村设一片小树林,称为“张家林”,为张家的专门墓地。每逢祭孔仁玉和其母张夫人时,张家嫡孙都要陪祭,有时也请张家代替扫墓。(3)质疑版本:后人随有质疑真孔仁玉是否真的掉包,也就是说后来的“孔仁玉”也有可能是张氏的长子,而真的孔仁玉确实被杀了。 宋代孔氏南北宗并立事件 :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大举南犯,后来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公元1128年,宋高宗在扬州举行郊祀,征召孔子后裔参加,以表明自己的正统身份。此时,孔子第四十八世孙孔端友奉诏带族人南下扬州。后来,宋高宗又辗转来到临安,将这里当做行在。宋高宗下令赐孔氏定居衢州,并在那里兴建家庙,供奉孔子夫妇楷木像,一切礼仪和曲阜一样,孔氏南宗就此形成。孔端友南渡后,金国扶持刘豫建立伪齐政权,刘豫封孔端友胞弟孔端操次子孔璠为“衍圣公”,主奉曲阜孔林孔庙祭祀。如此一来,“衍圣公”出现了南、北两宗并立的情况,金国贵族曾在曲阜册封过“衍圣公”。孔端友后来无子绝户,南宋这边后来还找了孔端操幼子孔玠袭爵。 元代蒙古人扶植假衍圣公一案:而后过了一百年,由铁木真的儿子窝阔台率领的蒙古汗国的军队占领山东曲阜,又立既非孔端友也非孔端操的直系后代的旁支后代----孔子第五十二代嫡孙孔之全为“衍圣公”,这样,13世纪20年代(1220年代),蒙古、金、南宋三国并立之时,曾出现“天有三日”—三个“衍圣公”(孔端友直系后代、孔端操直系后代、孔之全)的局面。忽必烈统一之后,大臣上疏称,孔氏有南宗、北宗,但只应有一个“衍圣公”,应由孔子的嫡传后裔,即衢州孔端友的后人袭封。元世祖觉得很有道理,便钦定南宗为“衍圣公”,且下令他们从浙江衢州搬回山东曲阜奉祀。孔氏南宗的第六代“衍圣公”孔洙奉诏入京,他对元世祖说,他的六代先祖都葬在衢州,并建有衢州家庙,实在不忍放弃衢州的祖坟,愿将“衍圣公”爵位让给孔氏北宗。元世祖“十分感动”,称赞他“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之后也”。那么后来蒙古人到底立了谁为衍圣公呢?网上有帖子言,其实元朝乃胡虏,汉人视其为仇敌,所以孔洙乃是断然拒绝元朝朝廷的册封。蒙古人为了糊弄世人,况且杭州离其统治中心大都北京太远,于是就册封了一蒙古人改姓孔继承衍圣公头衔。于是,山东的衍圣公就这么繁衍下来了。后明王朝不明就里,也糊里糊涂的册封了山东的假衍圣公。满清也如此,一直到民国。 内孔与外孔之争:宋朝建立后,孔仁玉的后裔均同居于孔庙内,称为“内院”,世称“真孔”、“内孔”或“内院孔”。孔末后代则称为“外院”,世称“伪孔”、“外孔”或“外院孔”。孔仁玉有曾孙十一人,其中三人无嗣,一人后嗣失考,一人传一代而绝,一人的后裔外迁,这样只有五家的后裔定居于曲阜,后人便按着五位祖先的职衔称作“五位”,即袭封位(嫡长)、中散位、侍郎位、中舍位、博士位。外孔则认为内孔为“伪孔”,他们才是“真孔”,也仿照内孔将其子孙分为五系,称为五院,分别是宅上院,为小薛社民;洙泗院,为张阳社民;驾部院,为西隅社民;文登院,为东忠社民;三传院,为西忠社民;合族与孔子后裔“为难”。之后,外孔与内孔矛盾不断,甚至继续引发了仇杀。内孔认为与外孔并不同宗,后者是仆随主姓而姓孔,加之孔末曾大杀孔子后裔,冒宗冒爵,所以与其永为世仇。孔子五十四世孙袭封衍圣公孔思晦在孔礼事件后,对外孔冒充圣裔非常气愤,认为外孔与内孔不共戴天,将他们列入族内共同祭祖绝对不行,于是会集族人,考核典故,将孔末子孙一律斥之,又重刻宗谱元中兴重立宗支图于石碑之上,防止冒充或混入宗谱。此后,孔子家族在在编修家谱时都极其审慎严格,号称“宁漏一千不妄收一人”。此外,流寓外地支派的支谱送交衍圣公府时,只收不录,直到民国时期的第四次大修家谱期间,才将家谱修成“全国谱”。 从以上历史事件看,曲阜孔姓至少有几大可能来源: 孔子后裔:孔末主要杀的是孔姓大宗,未见得孔子后裔都杀完。中兴孔仁玉也有可能真是孔子后裔。 孔末后裔:孔末为孔府杂役,孔末乱孔后,繁衍了一些子孙。后世多认为其为外孔。 蒙古人后裔:因孔姓子孙拒受蒙古人册封,蒙古人找个蒙古人做替身册封为衍圣公,这种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如果蒙古人继承“衍生公”封号,与孔子后裔同居内孔,受到历朝历代优待,其人口发展速度会很快。 张氏后裔:如果真孔仁玉被杀,那么后来的孔仁玉就应该是张氏子孙。 那么现在分子人类学结果出来了,分别有C3、Q1a1、O3三大高频Y类型,这与历史上这几大乱孔事件恰好吻合,但问题是到底哪个Y类型对应哪个后裔呢? 孔子的封号 据史料记载,封建统治者授予孔子“封号”的制度始于汉代,止于1935年,其间共有十余个不同的“封号”。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的第一个封号,“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孔子的后裔因此也被封为“褒成侯”。 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褒成侯”。“褒成”是国名,“侯”是爵位。当时,“褒成侯”的“待遇”是赐食邑八百户。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孔子字仲尼,故称。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先师尼父”“宣尼”。这里的“宣”为谥号。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宣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太师”。“太师”为官位,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元):“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此“王”并非后世的王侯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至圣文宣师”。“至圣”古代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后专指孔子。 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文宣帝”。据《宋史·夏国传》和《西夏书事》记载: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颁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西夏王国给予孔子以皇帝的名分,与西夏皇帝相同规格的庙、殿、庭院。这一封号是孔子历朝封号中,级别最高的。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玄圣文宣王”。“玄圣”是指有治天之德而不居其位的人,《后汉书》首先以此称孔子。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至圣文宣王”。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首先以“至圣”尊称孔子。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本是古代秦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称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的体系。孟子始用大成赞颂孔子。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至圣先师”。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封号:“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孟子·万章下》中载文:“玄圣”、“至圣”、“大成”均是对孔子的赞辞。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封号:“大成至圣先师”。 授予孔子“封号”的制度始于汉代公元1年,离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约有500年左右,共有十多代了。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汉代,开始将坟高筑,之后历代对孔林不停重修,扩充到现有的规模,比曲阜城要大得多。 现在分子人类学结果出来了,分别有C3、Q1a1、O3三大高频Y类型,这与历史上这几大乱孔事件恰好吻合,但问题是到底哪个Y类型对应哪个后裔呢?孔仁玉中兴后,不是说曲阜原孔子后裔就没有了。蒙古人窜种后,不是说曲阜孔仁玉后裔就没有了。而是几支会平行发展,且都是认为自己是“孔子后裔”。这几个单倍群存在,证明孔仁玉真假疑案和蒙古人窜种疑云问题的存在性。 从曲阜孔姓Q1a1人群与C3人群网络结构图来看,两种单倍群都有着明显的单中心扩散结构,有着集中趋势,说明分别是从一个较近的祖先繁衍下来的。可有人认为曲阜孔姓Y测试结果是北方民族祸乱汉人姓氏的一个缩影。 |
GMT-5, 2024-11-13 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