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上映一部代表女性独立运动崛起的电影。 以前很喜欢看印度电影,三哥三姐在电影里一言不合就跳舞,异域风情的音乐和动感十足的舞蹈,总让我觉得愉悦。但这周我看了一部印度电影,虽然也有歌舞,却足足让我难过到现在。 这部电影叫《渴望》(PARCHED),一个关于印度童养媳的故事。 如果说《三傻大闹好莱坞》讲的是三个男人向印度不公的教育制度发起挑战的童话,那么《渴望》就是三个印度女人被夫权社会压迫奴役的悲歌——好在,电影给我们制造了一个还算“童话”的结局。 与同样讲“性别议题”、刚刚获得奥斯卡的《月光男孩》不同,《渴望》里的人性更加真实和复杂。即便是主角拉妮,在影片大多数时候都阐述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道理。 《渴望》一开场,主角拉妮和拉荞坐在印度标志性的农巴,她们看上去是闺蜜,实际上更是患难姐妹。 拉荞把头伸出窗外,显示出与她年龄相符的女孩的俏皮活力。 然而,这两位年轻的印度女子,却有着悲惨人生。 她们和村里大部分女人一样,都是童养媳。她们的丈夫从未爱过他们,只把她们当做私有财产、提款机和生育工具。拉妮的丈夫天天在外鬼混,最后死于车祸,她从此独自抚养不成器的儿子。拉荞则一直未能生育,因而被村里人认为是不育的在夫家吃软饭的女人,饱受白眼,在家也常常被丈夫殴打。 她们此行并不是郊游。拉妮此行是去物色儿媳妇。换句话说,她们是去制造另一个自己。 在村子里,她们挑中了才15岁的詹琪。 在这场决定她人生的会面中,她没有话语权。父母在她面前夸她,只是为了卖个好价钱;她是家里的负担,现在总算可以嫁祸于人。在送走自己女儿之前,父亲还不忘提高彩礼的筹码,从30万提高到40万。 拉妮很满意詹琪,为宝贝儿子古拉布挑选一个漂亮的新娘,她认为是自己的义务。为了多凑彩礼,她抵押了房产。 虽然女人没地位,但家里的钱都是她们在挣。男人们游手好闲,天天只知道喝酒、闲晃、看歌舞表演。村里出了个“大学生”基尚,他自由恋爱娶了一个独立女性,在村里开设了手工艺作坊,让女人们做工,是全村女人的希望,实际上也是全村的希望。拉妮和拉荞的女红能够让她们养活一家,见过世面的小夫妻也给密不透风的村落带来一丝清风。 然而,村里的长老、村民甚至是拉妮和拉荞,都在心里瞧不起基尚夫妇。长老在村里的三老会公开批评大学生让村子丢脸,妇女们觉得那位独立女性简直是巫婆,竟然跟丈夫平起平坐,居然可以对男人如此“不敬”。 “不要娶读书的女人,读书的女人都是坏妻子。” 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这么说。讽刺的是,他们的饭却是坏妻子给的,而他们与好妻子则天天打架。 拉妮的儿子古拉布也这么想,他对基尚夫人出言不逊,却在魁梧的基尚面前不敢言语。古拉布对妻子的要求很简单:“胸大、漂亮。” 妇女们用劳动换来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除了给儿子找童养媳,她们的钱都被男人们挥霍一空。 男人们不满足于将性欲发泄在妻子身上,他们要娱乐,除了去鬼混,就是去看歌舞表演。 影片里的三老会,拒绝了妇女在家里安装电视的要求,是因为他们早被歌舞团团长贿赂。不装电视,男人们就要去歌舞团消费,当然,三老会更害怕电视教坏妇女。 影片的前半小时,印度农村剥削妇女的图景就通过一个又一个细节展现了出来。 歌舞团实际上就是移动妓院,男人们除了去看艳舞,就是去找舞娘。“性”是一种刚需没错,但一些人要靠这样畸形的方式解决刚需,我并不想单纯把责任推给看演出的人。想到城市里的“露水夫妻”,想到乡村里的艳俗故事,三三心里很沉重。 歌舞团的头牌碧琪丽,男人们称她“地震制造者”。她粉墨登场,三个女人中最后一位也与观众见面。 大家都以为她是拉妮的发小,拉妮和碧琪丽的关系却没那么简单。拉妮嫁给丈夫时也才十四五岁,碧琪丽当时也是一般大,但她已被皮条客控制,拉妮丈夫就是找她鬼混。拉妮的丈夫喝得烂醉,内心良善的碧琪丽把他拉回家,涉世未深的两人竟因此成为闺蜜。 碧琪丽的人物性格极为精彩。她是印度农村的潘金莲:晚上,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白天却痛斥她是婊子;女人们嫌恶她,暗地里却无不艳羡她的美貌和自由。她是“婊子”,却没有丧失良心。 正如苍老师所说:“我脱光衣服躺在镜头前,是为了生存。而你衣冠楚楚的站在镜头前,却只是为了私欲和欺骗。”碧琪丽并没有在红尘中迷失,相反,周游各地让她见识颇丰。 碧琪丽的到来,让拉妮和拉荞都觉得生活有了色彩。在闺蜜面前,她们才显露出符合其年龄的天性——而在平时,她们都已老气横秋。 她们才是刚刚三十的年轻女子。碧琪丽教会她们如何让自己愉悦,她带着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拉妮和拉荞“飙车”,这一段几乎成为让人窒息的《渴望》中最让人放松的片段。 飙车是字面意思,也是“你懂的”那个意思。只是,三三很少在电影里看飙车时会难过感动到要哭。在碧琪丽的教导下,“不育”的拉荞才知道自己生不下孩子有可能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丈夫不行。碧琪丽把她带给自己的情人,让拉荞享受一夜春宵。 这一场洞穴中的“床戏”,情欲满满,却丝毫没有色情。这一场戏点题片名,让三三想到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同名电视剧—— 一样的忍让和委屈,男人欺辱的恶行,还有真爱的可贵。。 拉荞成功怀孕,姐妹三人欢欣鼓舞。拉妮也在碧琪丽的鼓励下与电话那头的情人建立了情感,原本和婆婆欺压她一样欺压詹琪的性格也大变,在又一次家暴时,拉妮选择帮助自己的儿媳。她第一次怒斥儿子——按照当地传统,母亲并无此权——把在外鬼混的儿子逐出了家门。甚至姐妹三人出去郊游,拉妮也带上了詹琪。 拉妮在婆婆去世时痛哭流涕,她是在哭自己永远走不出轮回;她看到詹琪,心中可怜,却发现自己逃不出思维定式,被男人欺负的她也主动欺负起儿媳。但那些日子,她们仿佛觉得在碧琪丽和基尚的帮助下,生活会变化。 然而,进度条告诉我们,事情没那么简单。拉荞的丈夫早就知道拉荞不能怀孕是自己“不行”,之前打妻子,都是在发泄对自己的愤怒。在知道拉荞怀孕后,他便怀疑是拉荞偷了人,拉荞再度被暴打。被逐出家门的古拉布,在外到处借钱嫖女人,把家底败得精光——拉妮又一次经历噩梦,原来,儿子和丈夫是一样的德行。 与此同时,让村落“礼崩乐坏”,教唆女人变坏的基尚也被痛打进医院。碧琪丽也因年老色衰和过于独立的性格,失去了老板的青睐。 碧琪丽被客人蹂躏,拉荞被丈夫毒打,拉妮被迫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她们失去了一切可以失去的东西,也便不再害怕。 《渴望》的结局,告诉我们,夫权社会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也正是为自己挖下了坟墓。 在庆祝杜尔迦女神杀死阿修罗的节日里,拉荞的丈夫玩火自焚,死于非命。村民们庆祝女神战胜了恶魔,三个走投无路的闺蜜也走到了一起——她们决定与过去决裂,重新开始生活。 在路口,拉妮问电话里的情人,现在该去何方。电话那边说:“请随着你心的方向。” --------------------------------------------------------------------- 看到这里,必须要提一首歌《I've Never Been To Me》,歌词大意是:一个单身漂亮女人享尽人间繁华后觉得自己没有在年轻时结婚生子是个遗憾,劝那些想靠青春去追求自由的女孩,回归保守。 而电影中那句“follow your heart ”似乎也只是去追求被蒙住双眼的自由。电影《盗梦空间》里讲给他人植入一种意识,一种潜意识。而稍懂心理学的就明白,这件事是成立。我们对整个社会的认知全部来自于意识思维,这些意识有些是自我意识到的意识,有些是他人植入的意识。二战时,希特勒给德国人植入一种意识,德国人就追随的自己的内心去战斗,其实还是被他人操纵。 再说深一些,《圣经》讲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后明白了一切,禁果给予他们一种意识。《圣经》也讲每一个王都是神安排的。那套用金正恩的朝鲜政府,金正恩不希望民众去偷吃禁果,这个禁果就是:民主自由人权等等。民众如何选择?你又如何选择?你希望民众如何选择? 回归正题:女性在思维意识上,是开放?还是保守?还是蒙住眼睛被别人牵着走?所谓的追随自己的心内? |
GMT-5, 2024-11-12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