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河南"最孤独学校" 现在仅剩一师一生

2017-5-17 09:55| 发布者: 弯弓射大雕| 查看: 10036| 评论: 0

油城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800多米高的太行山上,村民们仅靠两条盘山路与外界相连。在村子的东北角,有一个特殊的小学——油城学校,目前,这所学校里面只有一个老师和一名学生,被称为是“最孤独的学校”。老师从1982年起在此执教35年,见证生源日渐流失,唯一的学生今年上4年级,其因家境困难,无力离开山区去读书。

唯一的老师徐泽峰今年53岁了,他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他在这所学校的教学岗位上已经待了30多年。从最初百余名学生到现在只剩下一个,徐泽峰不仅在经历适龄学生的流失,同时也在见证村里年轻人的外出,油城村的逐渐“变老”。

唯一的学生徐佳淇今年10岁,读四年级。过去一年来,几名同学相继转学,徐佳淇自己时常觉得孤单。徐佳淇父母离异,平时跟着爷爷生活,家境困难,到镇上读书每月要400元的路费,爷爷拿不出,徐佳淇只能暂时留在油城学校。

油城学校不大,教学楼是一栋二层小楼,楼前的小操场上竖着一个国旗杆,师生二人常会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

一块黑板、一个讲台和一张书桌,简易的布置让教室显得更加空旷,天气晴好时,阳光会从木制窗户照进室内水泥地上。教室后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张照片,彼时这间教室里还有4名学生。

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水泉小学每学期也有学生流失,代课教室魏敏芝为了看住学生,独自进城寻找辍学学生,最终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诺言。

而在油城学校,徐泽峰却打算让唯一的学生在9月新学期时到外面上课,“毕竟外面条件会好一些”。

如果佳淇离开,这所学校可能面临关闭,对此,从业30多年的老教师言语间颇为失落,“在这儿干了一辈子,对学校、孩子都有感情”。

对话

去年还有4个学生,今年就剩一个了

昨天,记者联系了油城学校的徐泽峰老师,徐泽峰对记者讲述了自己35年教学生涯的经历,以及自己和唯一学生徐佳淇之间的故事。

音乐课就带学生唱唱歌

记者:你们村子里还有其他学校吗?

徐泽峰:这里6个自然村,只有这一个小学,也没有初中,初中到县里去上。教书的只有我一个人,既当老师又当校长。

记者:除了语文、数学课之外,其他课程比如音乐、美术、体育都是你自己来教?

徐泽峰:对,这些都教,音乐课上的话我不会五线谱,就是教唱歌。美术课一般是画个简笔画。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只剩一个学生的?

徐泽峰:去年还有4个学生的,今年就只剩佳淇一个人了。佳淇还在这里上学是因为家里太穷了,在镇里上学虽说可以享受“两免一补”,但来回的车费没有人给免,车费一周来回就得100元钱,一个月就得400元钱。他和爷爷一块生活,家里负担不了。

记者:只有一个学生,也会按照正常进度来教学,比如布置作业、考试等等?

徐泽峰:对,作业该批改就批改。期末考试到别的小学参加,也是让他和其他同学比较比较,看看自己在全乡的名次。

记者:没有同学,徐佳淇会不会觉得很孤单?

徐泽峰:佳淇自己一个人上下课,自己一个人踢足球,偶尔会上校外溜达溜达,我有时候看他枯燥了,就带他去山上听鸟叫散散心。但他年级小,爱玩,经常给他讲道理,但听不到心里去。

三十多年学生持续减少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这里教书的?

徐泽峰:从1982年开始一直教到现在,一开始是教小学数学。1985年,这个学校开始有初中了,但是从上边调不来教师,只有号召本村初高中毕业生参加招教考试,我参加了那个考试,之后开始教初中。

记者:你为什么想在村里做老师?

徐泽峰:我父亲也是个教师,是我所在学校的校长,以前还被评为过“全国优秀教师”,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正好当时村里的学校缺老师,村支书和我父亲商量后就让我来教学了。刚进学校有一百零几个学生,1986年、1987年的时候有90多个学生,1997年我担任学校负责人时,只有70多个学生了。

记者:学生数量减少是因为辍学或者转学吗?

徐泽峰:不是。主要原因还是村里太穷,年轻人到了婚龄后,都到外面生活,没人愿意在村里。人口少了,学生自然就少,现在村里只剩下一些老人,没有年轻人了。

记者:学生持续减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徐泽峰:大概在2000年之后,村里人能顾上温饱后,慢慢不愿意在村里呆了。

记者:你说你劝徐佳淇到外面上学,他自己怎么想?

徐泽峰:佳淇当然想去外边的学校上学了,起码学习气氛好,小伙伴也多,但是他爷爷不让他去,家里困难,去不起。因为我教过初中,佳淇爷爷打算让我教他到初中毕业,初中毕业再让他去打工。我对他爷爷说,你这想法不现实,我就能教到六年级,初中课程那么多,一个人没法教。

当教师没钱给儿子盖新房

记者:以前学校的老师有多少,后来他们去哪儿了?

徐泽峰:1994年这里还有初中的时候,一共有9名老师,到1997年的时候就剩6名了,5个是代课教师,那里面还有两个是我的学生。现在老师们都到山外找其他工作了,趁年轻找点别的工作,比在这里干教师强。

记者:那你为什么没换工作?

徐泽峰:考虑过换工作,但是一辈子都在干教育,离开了教育也没有其他特长。周围人总说,你这么认真勤奋工作,为教育做出贡献,应该会有回报。但现在我也不求能转正了,我的想法是干到60岁,干不动了,国家能给点养老金就行。

记者:你在这里工作,每个月工资有多少?

徐泽峰:工资只有1000元钱出头,2000年前后的时候,工资只有100多元。我是一边教书一边干农活。干教育这么多年,最让我痛苦的是,儿子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却因为我穷,拿不出钱,耽误他找对象。我也没钱给他盖新房,他只能去女方家当上门女婿。结果儿子反倒安慰我别难过,说他在哪儿生活都一样。

徐泽峰:佳琪走后没有适龄儿童了,也就没有生源了,这个学校估计就要关闭了。我今年也50多岁了,佳琪走了以后我能到别的学校教书就去,实在是去不了,再说吧。记者:如果下学期佳淇离开,那这所学校会关闭吗?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3 09: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