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非洲晴雨表:西方眼中的“新殖民”,非洲人民自己怎么看

2017-5-13 09:20| 发布者: 弯弓射大雕| 查看: 7760| 评论: 0

开展同非洲的战略合作,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已成为北半球各主要国家的优先考虑。美国2000年推出《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强调投资贸易的互惠互利,在其引领之下,各国不再将非洲大陆仅仅视为原料产地,而是开始强调“伙伴关系”和“共同发展”。

“非洲晴雨表”发布调查报告《中国在非洲日益广泛的存在赢得好评》

在诸多与非洲展开合作的国家中,中国尤为引人注目,近年来中国日益加强与非洲大陆的联系,成立于2000年的中非合作论坛(FOCAC)在其参与撒哈拉以南地区事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非贸易额由2000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200亿美元,至2015年接近3000亿美元。

Steven Kuo2015年曾报道,因为非洲属于价格敏感型市场,较之西方竞争者,中国产品在价格和售后服务方面更具优势,所以非洲大陆的远程通信和基础设施建设非常依赖中国技术。中国投资者也更多地参与到食品业、零售业和纺织业当中。另一方面,中国主要从非洲进口矿产,以及少量原油和农产品。据估计,在过去的10年间,有超过100万中国人进入非洲,这其中主要是工人和商人。

正如与非洲签订贸易协定的西方,中国在非洲的日益活跃同样招致了批评。有的批评称,中国进入非洲只是为了获取自然资源,收购非洲土地,雇佣中国而非当地的劳动力。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些观点是编造的。还有的批评者认为,许多中国公司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和产品,削弱了本地竞争者的优势。另外一些批评中国的声音把矛头指向了中国与专制政权的合作,比如津巴布韦和赞比亚。

非洲人民如何看待中国的投资和影响力呢?根据2014/2015年度“非洲晴雨表”的调查,总体上,非洲民众正面积极看待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及援助活动。这项调查包括一系列针对中国的特定问题,覆盖36个非洲国家。在非洲人民所选择的发展榜样中,美国和中国分列第一、二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五分之三的地区,中国作为发展榜样的受欢迎程度可与美国比肩,甚至超过了美国。就当前的影响力而言,仅有非洲的前殖民宗主国超过中美两国。

这些大众观点不仅证实中国在非洲所扮演的经济和政治角色至关重要,而且表明中国的影响通常对当地是有益的。这一正面形象主要得益于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商业投资。但同时,一些低质的中国产品也在损害这一形象。

何为“非洲晴雨表”调查?

“非洲晴雨表”是一个泛非洲、无党派的调研机构,开展有关民主、政府治理、经济状况及其他相关议题的调查,覆盖30多个非洲国家。从1999年到2013年之间,它进行了五轮调查,第六轮调查(2014/2015)的结果于近日公布。调查采用面对面谈话的形式,由受访者自行选择语言,调查样本具有全国代表性,其样本偏差不超过+/-2%(样本容量为2400)或者+/-3%(样本容量为1200),置信水平达95%。第六轮调查覆盖了36个非洲国家的约5.4万名非洲公民,代表超过四分之三的非洲人的观点。

此次调查覆盖了36个非洲国家,中国在发展榜样方面位居美国之后,列第二位;在影响力方面位居前殖民宗主国之后,列第二位;中国正面形象的促成因素为基础设施投资与商业发展,负面形象的促成因素为中国产品质量低劣;在全非洲,平均有63%的民众认为中国对自己的国家产生积极影响(红色、黄色等彩色地区对中国评价较高,灰色地区评价较低,颜色越重对中国评价越高)

调查中的重要发现

平均来看,在这36个受访非洲国家百姓心中,美国是最受重视的发展榜样(30%的受访者持这一看法),24%的受访者推崇中国的发展经验。另外,还有13%的受访者更青睐前殖民宗主国,选择南非的也有11%。

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崇的发展榜样具有很大差异。在非洲南部和北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与美国相当;在非洲中部,中国领先于美国(支持率分别为35%和27%)。在非洲南部的5个国家(索莱托、斯威士兰、纳米比亚、马拉维、津巴布韦),南非是最受推崇的发展榜样。

28%的非洲人认为,前殖民宗主国最具外部影响力,在这一问题上选择中国和美国的分别有23%和22%。众多前被殖民地认为法国最有影响力,包括科特迪瓦(89%的人视法国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加蓬(80%)和马里(73%)。在津巴布韦(55%)、莫桑比克(52%)、苏丹(47%)、赞比亚(47%)、南非(40%)和坦桑尼亚(40%),中国则被认为最有影响力。

63%的非洲人认为,中国对自己国家产生“略微”或“非常”正面的影响,仅有15%的人认为中国的影响“略微”或“非常”负面。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在马里(92%)、尼日尔(84%)和利比里亚(81%)非常普遍。

56%的非洲人认为,中国的发展援助“略微”或“非常”符合本国的需求。

根据受访者的回答,中国的正面形象得益于其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业投资以及低廉的产品价格,但同时中国产品的低劣质量也在损害着这一形象。政治和社会考量不是影响中国在非洲形象的主要因素。

受非洲人青睐的发展榜样是哪国

在被问到哪个国家是他们心中的发展榜样时,近三分之一(30%)的受访者选择了美国,24.1%选择了中国。约八分之一(13%)的非洲民众认为,他们的前殖民宗主国提供了最佳的发展参照。作为非洲大陆第二大经济体,南非获得了11%的支持(详情见图1)。

图1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看来,如果指出一个的话,哪个会是你的国家未来的发展榜样?比例由上至下分别代表美国、中国、前殖民宗主国、南非、寻求自己的道路、印度、其他、不清楚。

有的国家把目光投向西方,有的则更多地关注“向东看”战略并视之为最佳发展路径。利比里亚(67%)和佛得角(52%)的大多数人选择美国作为最佳榜样,在肯尼亚、布隆迪、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和乌干达,美国获得了超四成的支持度,但在莱索托、莫桑比克、埃及、贝宁和马里,这一比例还不足两成。

在喀麦隆(48%)苏丹(36%)、莫桑比克(36%)、马里(36%)、坦桑尼亚(35%)和赞比亚(32%),中国是最受欢迎的发展榜样。但是,在摩洛哥(10%)、毛里求斯(13%)、加纳(15%)和布隆迪(17%),选择中国的非洲人少于1/6(详情见图2)。

在莱索托(38%)、斯威士兰(32%)、纳米比亚(31%)和津巴布韦(27%),南非是最受认可的发展榜样。作为前殖民宗主国,法国在突尼斯(30%)、尼日尔(27%)、贝宁(27%)和毛里求斯(25%)拔得头筹,同时在马里(33%)、马达加斯加(29%)和布基纳法索(27%)的选择中名列前茅。相比之下,前英属殖民地更不倾向于把前殖民宗主国作为发展榜样,这一比例低至莱索托的4%和埃及的5%,最高也仅有纳米比亚的14%和塞拉利昂的13%。印度给毛里求斯(13%)和阿尔及利亚(10%)也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图2: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看来,如果有的话,哪个国家会是你的国家未来的发展榜样?绿色代表美国,黄色代表中国。

从地域来看,作为发展榜样,美国在东部非洲(41%)和西部非洲(36%)最受青睐,而中国可在南部非洲和非洲北部地区与美国比肩,在中部非洲中国则超过了美国(35%比27%)。前殖民宗主国最受欢迎的地区是西部非洲,占比17%。最支持南非的力量则来自于南部非洲地区(20%)。具体情况见图3。

图3: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看来,如果有的话,哪个国家会是你的国家未来的发展榜样?4种颜色从左至右分别为:美国、中国、前殖民宗主国、南非

通过纵观这36个国家各社会群体的选择会发现,受过中学教育及以上的群体比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的群体更倾向于选择美国和中国作为本国的发展榜样(高出7-9个百分点),而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的人群更有可能选择前殖民宗主国作为榜样。低收入受访者更有可能把南非作为最佳榜样(13%,相较于富裕受访者的8%)。男性(27%)比女性(22%)更青睐中国。城市居民更倾向于选择中美两国,而农村居民更有可能选择前殖民宗主国或南非。与年轻人相比,56岁及以上的受访者把中美作为榜样的可能性更小,他们更可能回答”不清楚“。详情见表1。

表1: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看来,如果有的话,哪个国家会是你的国家未来的发展榜样?答案根据经济状况、城乡身份、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有所不同。

最强的外部影响

尽管前殖民宗主国不是最受青睐的发展榜样,但他们更多地被视为对非洲最有影响的国家:平均来看,在36个国家中有28%的民众选择前殖民宗主国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23%)和美国(22%)分列第二、三位,南非和国际组织紧随其后,各占6%,详情见图4。

图4: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哪个国家对你的国家具有最大的影响力?由上至下分别为,前殖民宗主国、中国、美国、南非、国际组织、印度、其他、不清楚。

对于外部力量,各个国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见图5)。法国的前殖民地最有可能视前殖民宗主国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这一比例在科特迪瓦为89%,在加蓬为80%,在马里则为73%。其实,如果把法国在这些受访国的支持率从高到低排列,那么排名前14位的国家都曾是法国的殖民地。

前英国殖民地视英国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的可能性则远低于此。相反,美国和中国则得到了旗鼓相当的支持率,而在南部非洲,南非的支持率也可与它们比肩。

不出所料,在利比里亚,美国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87%)。美国的支持率在乌干达(40%)、尼日利亚(39%)、肯尼亚(39%)、布隆迪(35%)、摩洛哥(33%)、马拉维(32%)、佛得角(31%)、埃及(31%)和博茨瓦纳(27%)也是最高的。

中国的影响力在津巴布韦最受认可(55%),这反映出该国政府2003年“向东看“政策的成效。在莫桑比克(52%)、苏丹(47%)、赞比亚(47%)、南非(40%)和坦桑尼亚(40%),中国的影响力也备受认可。在毛里求斯,印度(33%)被认为是最具影响的外部力量。诸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之类的国际组织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32%)和布隆迪(23%)被认为特别具有影响力。

在36个国家中,有一成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清楚“,选择该项的乌干达人、塞拉利昂人、加纳人和埃及人分别超过两成。

图5: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哪个国家对你的国家具有最大的影响力?从左至右分别是,前殖民宗主国、中国、美国、南非

对哪个国家对非洲国家具有最强外部影响力的判断具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在中部非洲(55%)和西部非洲(45%),前殖民宗主国被认为最具影响力。美国普遍为东部非洲(35%)和北部非洲(29%)所认可,而最认可中国影响力的地区是南部非洲(35%),具体见图6。

图6: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哪个国家对你的国家具有最大的影响力?

关于外部影响的观点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城乡、教育水平、年龄和性别差异。相较于富裕的、居住在农村的、受过教育的、年长的、女性公民,前殖民宗主国更有可能被贫穷的、城市的、教育程度低的、年轻的、男性公民视为具有影响力(表2)。总体上,较之年轻人(11%),年长的受访者更有可能表示“不清楚“(19%),具体见表2。

表2: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哪个国家对你所在的国家具有最大的影响力?答案根据经济状况、城乡身份、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有所不同。

以往的“非洲晴雨表“调查没有涉及到影响力和发展榜样的问题,不过,第四轮(2008-2009)调查探究了非洲人对于外界援助质量的看法。多数人表示美国(54%)的援助“略微”或“非常”有帮助,也有不少人称赞中国(47%)和前殖民宗主国(45%)的援助非常有作用。在这20个国家中,约有两成的受访者表示这样的援助只“略微”或“根本没有”帮助,还有约三成的人表示他们不清楚这样的援助是否有作用。

图7: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看来,美国、中国、前殖民宗主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了你的国家?

聚焦中国

随着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日益紧密,第六轮“非洲晴雨表”调查包含了一系列问题,以探究非洲人对中国的经济活动、政治经济影响力以及发展援助有效性的看法,调查还包括中国在非洲正负面形象的促成因素。鉴于中国经济影响力的辐射范围较广,非洲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在非洲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在35个国家中,超过3/2的受访者(69%)表示这些活动“有一些影响”(27%)或者“有很大影响”(42%)(具体见图8)。从国家来看,至少有八成马里公民(90%)、加蓬公民(87%)、喀麦隆公民(81%)和尼日尔公民(80%)认为,中国的经济对他们的国家有“一些”或者“很大”影响,不过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43%)和摩洛哥(49%)这一比例低于50%。男性较之女性更有可能认可中国的影响力(男性为73%,女性为66%)(具体见图9)。城市居民(73%)与农村居民(67%)、年轻人与年长者(71%比70%)亦呈现类似规律。

图8: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你所在国家的经济?(绿色为“某种程度”或“很大程度”,红色为“一点”,黄色为“没有影响”


图9: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你所在国家的经济?(百分比为回答“某种程度”或“很大程度”的)

中国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质量

总体来看,非洲人表现出对中国经济和政治影响的欢迎:几乎2/3(63%)的受访者认为,这种影响“略为积极”(35%)或“非常积极”(28%),仅有15%的人认为它“略为”或”非常“消极。同时也有一部分人(22%)认为中国的影响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或者表示“不清楚”。

不同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评价大相径庭。积极评价在阿尔及利亚(33%)、加纳(34%)和摩洛哥(35%)仅占1/3,而在马里(92%)、尼日尔(84%)和利比里亚(81%)则普遍超过4/5。对其负面评价最高的国家包括马达加斯加(39%)、突尼斯(39%)、加纳(36%)和阿尔及利亚(35%),具体见图10。

从区域来看,西部非洲(72%)、中部非洲(70%)、东部非洲(68%)对中国经济活动的积极评价占压倒性多数。而在南部非洲(59%积极对21%消极)和北部非洲地区(42%积极对29%消极),整体评价就没那么好了,具体见图11.

男性比女性、教育水平更高的人比只受过初级教育或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人、年轻人比年长者对中国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评价更为积极。在这一问题上,被提问者的经济状况对问题的回答没有明显影响,具体见图12。


图10: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总体来看,中国对你所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图11: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总体来看,中国对你所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图12:受访者被问到,你认为,总体来看,中国对你所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援助

中国的经济活动包括对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援助。当受访者被问到这一援助有多大帮助时,大部分人表示它“部分“(34%)或“很大程度上”(22%)满足了本国发展的需求,具体见图13。

图13: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看来,中国的发展援助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你的国家的需求?

每五名受访者中就有一名(19%)表示中国的援助表现得“有点”或者”十分“糟糕,8%表示”既不好也不坏“,2%表示中国没有提供发展援助,还有16%表示他们”不清楚“。来自马里(88%表示”挺好“或”很好“)、科特迪瓦(81%)、布基纳法索(78%)、尼日尔(77%)、几内亚(76%)和加蓬(76%)的人民特别感激中国的援助。不过,在摩洛哥(21%)、埃及(24%)、加纳(30%)和阿尔及利亚(32%),积极评价比例低于1/3。马达加斯加又一次“领衔”对中国的负面评价,53%的受访者表示中国的援助表现得“有点差”或“很差”。与对中国影响力的评价相似的是,约3/2的西非人(65%)和中非人(64%)称赞中国的发展援助,而在北非这一人数仅占36%(具体见图14)。同样地,具有更高教育程度、男性、年轻的受访者更倾向于积极评价中国的援助。

图14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看来,中国的发展援助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你的国家的需求?(%表示中国的援助“部分”或“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自己国家的需求)

什么塑造了非洲人心中的中国形象?

除了评估中国影响的积极或消极性,调查受访者被要求指出影响中国形象的正反两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对于正面印象和负面印象的形成都最为关键,而政治和社会因素则并不那么重要。

塑造正面形象的因素

受访者被要求从6个因素选出一个作为中国在其国家的正面形象塑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被选择最多的因素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发展项目投资(32%的受访者)、廉价的产品(23%)以及商业投资(16%),具体见图15。只有少数受访者选择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对本国的支持(16%)、中国从未干涉本国内政(5%)或对中国人民、文化、语言的欣赏(2%)。

图15: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的国家,哪个因素最有助于塑造积极的中国形象?

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非商业投资被普遍视为关键因素(47%受访者),这一认知在中部非洲(56%)和东部非洲(52%)比较明显,而在西部非洲比例最低(36%),具体见图16。总体上来说,非洲人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比商业投资更为重要。

图16: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的国家,哪个因素最有助于塑造积极的中国形象?(%表示认为“中国的基础建设上投资”或“中国的商业投资”的人)

从国家来看,至少有6成毛里求斯人(60%)、肯尼亚人(69%)、加蓬人(73%)和赞比亚人(73%)认为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商业投资,对正面形象的塑造最为重要,具体见图17。在没那么看重这一点的国家,中国产品低廉的价格通常被视为首要因素,包括马达加斯加(50%)、布基纳法索(40%)、塞内加尔(40%)和摩洛哥(33%)。

图17: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的国家,哪个因素最有助于塑造积极的中国形象?

形成负面形象的因素

尽管实际上非洲公民普遍积极评价中国对本国的影响,我们同样调查了形成中国负面形象的因素。超过1/3(35%)的非洲人表示,中国产品的低劣质量损害了中国形象。其他人指出了另外一些负面因素:中国的经济活动挤占了本地人的工作和商业机会(14%)、中国掠夺了非洲的资源(7%)、中国侵占了非洲的土地(7%),具体见图18。

尽管有人谴责中国与非洲的专制政权合作,不过仅有4%的受访者将其作为负面形象的首要成因。

虽然在这36个国家中有25个提到了糟糕的产品质量是中国形象的负资产,但在加纳(43%)和马达加斯加(37%),资源的掠夺却被视为更为重要的成因。在加蓬(22%)和塞拉利昂(20%),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考量——其占比是35个国家平均值的两倍。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51%)、塞拉利昂(42%)、布隆迪(37%)、贝宁(28%)和多哥(26%),“不清楚“是最多的回答。

北部非洲最倾向于把当地工作和商业机会的流失作为第一负面因素(北部非洲21%,包括阿尔及利亚27%和埃及26%)。

图18:受访者被问到,在你的国家,哪个是中国负面形象形成的最大因素?

结论

对于非洲人而言,作为发展榜样,中国可在影响力方面和受欢迎程度上与美国匹敌。尽管媒体上存在大量针对中国在非洲利益和举措的批评声音,非洲人却把中国的出现视为经济赛场上的又一股力量。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方面的投资以及中国产品低廉的价格,对于中国正面形象的塑造具有特别意义。大多数人重视中国的发展援助,他们认为,对于本国的发展前景而言,中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3 10: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