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二十多载“美国梦”无法实现的“归宿感”

2017-5-22 08:58| 发布者: 弯弓射大雕| 查看: 8808| 评论: 0

手捧清茶,背靠藤椅,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漂泊海外近30年的旅美画家赵以夫,20日在他的上海工作室里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专访。

  “您觉得自己的‘美国梦’实现了吗?”

  面对记者突如其来的提问,赵以夫笑嘻嘻的眼里多了几许无奈,“经济上的梦想一年就能实现,但是‘归宿感’一辈子都无法实现了。”

  “大雨”浇醒“梦中人”

  年轻时代的赵以夫赶上了20世纪80年代的“留美热潮”。怀着与彼时不少人相同的梦想,1990年,赵以夫从日本“如愿以偿”辗转至美国,进修油画,“初到美国,一场‘大梦’就被‘大雨’浇醒了。”

  语言和经济几乎“从零开始”,让赵以夫在纽约时忙于生活,白天打工,晚上读书。他给古董店“修”过古董,为百货公司画过领带,到别人家里画过大理石;他用6块钱人民币的中国毛笔、最便宜的韩国颜料在课上画画。

  “许多(华人)艺术家到美国,都要打工。”赵以夫讲起自己曾参加过的一场派对,华人艺术家们的即兴表演惊呆了现场“老外”,“有唱男高音的,弹钢琴的,拉小提琴的。老外们说,‘你们都是专业的啊,来美国干嘛,还在外面打工。’这就是当时的现状。”

  从纽约搬至旧金山后,赵以夫终于遇见了自己人生中的“贵人”:一位80多岁的老人看过赵以夫的画后,为他办了一场画展。

  “24幅画全是中国水乡。”赵以夫告诉记者。不久,他以艺术家的身份正式“出道”了。

  “威尼斯”的宁静

  说起“赵以夫”,圈内人士大都能想起他笔下的“威尼斯”。有人说,“画威尼斯,无人能画过赵以夫”;也有人称,“赵以夫画的威尼斯不是风景画,是人物肖像画”。

  在赵以夫的画里,这座闻名遐迩的“水上都市”,没有太阳升起后的热闹非凡。他的“威尼斯”之景尽显宁静。

  这是赵以夫自创的一种风格,用“减法”描绘水城里不同以往的风景。除了威尼斯,他还以相同的手法,画了不少故乡之景。

  赵以夫最钟爱的一幅作品,画的就是中国浙江的一条小巷,冷色调的画面里流露出失落和悲伤,“大概一个月后我再去,这条小巷就已经没有了。”

  在外漂泊多年的经历,让赵以夫的众多画作中都多了份“冷漠”的气质。

  “我是个漂泊者,我画过的所有作品,我都不是当地人,进不去当地人的世界。我是在和风景对话。”赵以夫说。

  “漂泊者”的孤独

  如今,赵以夫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有自己的房子和花园,养了两条大狼狗。

  除了画画,平日里,赵以夫唯一的兴趣就是做饭,在圈里是出了名的好客。

  尽管如此,他心里始终留有一份孤独,“在美国,经济上的梦想一年就能实现,但是‘归宿感’一辈子都无法实现了。”

  2005年起,赵以夫每年都会抽空短暂回到中国,有时也凭着“嗅觉”在故乡之地采风。

  他在上海的工作室里,挂有多件自己近年来的油画作品,“国内这两年经济非常好,整个硬件建设都出乎意料,我们也在美国拼命宣传。”

  当天接受完中新网记者的专访,赵以夫又一次“作别”故乡,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别听他说什么,只看他做什么”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5-1-22 12: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