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为何愿意将子女送入军事化管理学校?中国企业家为何热爱军事化管理模式?它们又是来自哪里? 文|吴余 近期,南昌「戒网瘾」学校豫章书院体罚、囚禁学生的丑闻广受社会关注。在这一事件中,豫章学院的一个标签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军事化管理」。
在当代中国,军事化管理存在于各行各业,且在多数语境下评价不低。 今天的民办教育机构与公办职业学校,普遍以「军事化管理」作为其招生的招牌。各界企业家在介绍成功经验时,「军事化管理」也有不低的出场率。 在日常生活中,它最常见的形式是餐厅、理发店从业者站队训话,其制服甚至模仿军装设计。
军事化管理来自哪里?中国人为何如此热爱它? 军管社会的遗产 需要澄清的是,企业界的军事化管理与教育界的军事化管理虽然共用同一个概念,其意涵并不完全相同。 教育界的军事化管理,多指强制学生严格遵照学校规章和指定作息时间。其对军队的模仿,更多是管理的严格封闭,以及行为上的整齐。
而企业界的军事化,则集中体现为对上级的绝对服从、严密高频率的考核、残酷的奖惩,以及能够忍受长时间加班的强大执行力。
这些集体主义过于浓厚的管理模式,无论在西方教育学界还是管理学界都难以获得正面评价,但在中国,尤其中老年人群体眼里,却自带光环。 他们中的不少人,不仅相信军事化管理能有效管束顽劣的青少年,更将军事化的企业文化视为有手腕和魄力的表现。 这一切,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们成长的环境。 1949 年,中共在内战中取胜。解放军中的老革命纷纷脱下军装,接过社会管理重任。1957 年,中国开始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全民被纳入半军事化管理的计划体制。 1958 年起的大跃进,将整个社会按照「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原则重组,工厂农村都按照军事编制统一称呼自家的所在单位。
文革期间,全民掀起学解放军热潮。青少年以穿军装为时髦,群众组织也模仿军队。1967 年到 1970 年底,解放军更是直接接管了全国共 7400 余个单位。
数十年间,部队组织席卷整个社会,给几代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迹。 在这一时期,全民社会活动都被纳入军事词汇。生产或卫生运动,常被比作「战役」,在压力下保证完成目标,称为「下军令状」「攻坚」「突击」,在指定时间内高强度工作,被称为「大战 XX 天」。语言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革命历史宣传中的「打仗」故事成了青少年唯一有娱乐性的精神食粮,青少年也以学军、参军为荣。这一切,都为当今中老年人对「部队」的信任埋下伏笔。
成长在这一时期的人,很容易认可军事类组织对人的规训。 在一个所有人按行政级别获得相应待遇的社会,部队不仅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更为家境普通、起点不高的青年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职业前途和上升路径。作为代价的吃苦,则被视为锻炼、成长的必要环节。 对他们而言,「部队」还被视为组织正规化和令行禁止的代名词。 虽然 1958 年起,中共军委大肆批判正规化和教条主义,但在实行大锅饭制度、缺乏监督管理且普遍物质匮乏的地方单位看来,拥有统一制服、服从上级指挥且战功赫赫的军队,仍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典范,代表着秩序和效率。
到 1980 年代,解放军才逐渐退出日常社会管理,中国社会才逐步开放。成长于这一背景下的中老年人对部队文化的正面印象,实属情理之中。 而奉行军事化管理的企业和学校,也从此诞生了。 半部毛选治天下 1980 年代,中国私营经济逐步由个体户、乡镇企业、私人办厂开始解禁。1987 年起,中共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由此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批中国民营企业的先驱中,标榜军事化管理并不太多。反倒在 1990 年代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军事化管理不仅未作为旧时代遗迹逐步退场,反而大规模普及开来。 中国企业家有限的知识和思想资源,或许是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 企业管理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和技能,出现于 20 世纪前期的欧美。随着西方经济在二战后高速发展,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的管理学成为显学,大学普遍设置商学院,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管理学诞生的主要背景,则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大型工业企业的诞生与「管理革命」。详见:A. D. Chandler Jr., The visible hand: 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busine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然而在中国,由于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管理学只能与民营经济同步产生。 实务界推动的 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至 2001 年方结束试点。虽然到 1990 年代,国内高校也普遍开始设置管理学院系或商学院,但其智力支持的质量显然难以让企业家放心。
在绝大多数高校,管理学教师多从原经济学、会计学抽调,接受的往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对商业的认知往往远不如企业家本人。对一些进修者而言,读 MBA 的意义仅仅是建立人脉和学历镀金。 因此,在处理企业管理实务中的重要问题时,中国民营企业家往往只能诉诸经验、直觉与朴素认识。而毛时代的军事化管理,正是他们最为熟悉的模式。 成长于军管社会的中国企业家,不少本人就有军队背景。如柳传志、王健林、任正非,都有参军经历,偏好军事化风格实属必然。
中国最早的军事化民企也来源于此。1986 年,曾在大型军工企业任职的姜元麟辞职出任一家乡镇纺织厂厂长,发现农民出身的工人文化素质低下,全无秩序和纪律,于是模仿军队建立纪律严明的半军事化管理,取得显著成功。
除了切身的军事经验,对成功案例的研习也催生了一批军事化管理企业——对于成长于前 30 年的中国企业家而言,还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能胜过毛主席呢? 初中文化的宗庆后虽然没当过兵,但在青年时期熟读《毛泽东选集》,将毛泽东军事理论移植于企业管理,不仅建立高度集权的决策体制,还运用「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对抗可口可乐。 史玉柱也是通过学习党史,深信军事化管理的有效性。他认为解放军之所以能靠年轻指挥官打胜仗,是因为在战争中面临死亡威胁,在压力下迅速成长。因此便在公司中营造战时氛围,模拟战争气候。
▍市面上流行的相关书籍 由于中国人对军事管制过于熟悉,在接触国外较为严格正规的生产管理制度时,也往往将其视作军事化管理加以学习。 中国家电业先驱之一的四川长虹电器公司,1988 年起模仿日本松下电器,建立打卡登记、统一着装、封闭培训等管理制度,自称半军事化管理。实际上,松下实行的是日式精益管理,并无军事化含义。 先驱们的成功,进一步刺激了企业家对军事化管理模式的模仿。随处可见的军事术语,遂成为中国企业界的特有景观。
职高、普高、劳改营 相比企业家们的土法上马和生吞活剥,教育界接受军事化管理的过程则要简单许多:他们可以直接向劳改营和劳教所学习。 中国教育界自民国开始就有军事训练的内容,但此类军训多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并非日常管理。在 1980 年代的文献中,「军事化管理」一词只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种是军校、警校或有专业特性的学校,另一种就是劳教所和劳改营。
▍未成年劳教人员进行队列训练。劳教制度已于 2013 年底被废除。 劳动和劳教,是中国、朝鲜等国家特有的罪犯管理和行政处罚手段,1950 年代从苏联引进。受罚者不仅限制人身自由,还要求进行强迫性劳动,在此过程中,则由军警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概念类似的、常被用于描述学校的「封闭式管理」一词,在 90 年代初文献里也仅见于描述劳改劳教 /周密:《犯罪学教程》,1990 如豫章书院这样的军事化管理学校的出现,源于 1992 年中共十四大。会议报告提出,应「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 由此兴起的民办教育,首先集中于职中、职高,但自始就面临严重问题。 首先,与新兴民办学校同级的公立学校,不仅已有更好的信誉,在政策、资金上也往往受地方政府支持,尤其在招生时可择优录取。私立学校的生源本就质量较差,毕业后往往难以与公立学校竞争,进而在口碑和招生间造成恶性循环。
其次,民办学校多以盈利为目的,私立学校往往会向家长收取比公立学校更高的费用。付出更多成本的家长也会对教育成果有更大的期待,但私立学校的师资力量往往并无优势。 在民办经营者眼里,他们的任务实在与劳教所、少管所无甚差别,都要用较差的教育实力,对「坏孩子」取得良好的规训成果。效仿后者的军事化管教制度,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从此开始,从民办职业学校兴起的军事化管理制度,开始在中国教育界迅速扩张。 在民办教育领域,最先热起来的是河北河南两省的「文武学校」,尤其以河南登封的大批武术学校最为著名,为假和尚与退伍军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随着「小皇帝」「网瘾」「狼性」等系列爆款文章的出现,大批家长认为自己的叛逆小孩亟待吃苦,给豫章书院之类组织带来巨大商机。
▍遍布各地的青少年行为矫正学校 同时,在高中、高校逐年扩招的压力下,公立职中、职高的生源也面临早期民办学校同样的问题,也纷纷开始实行军事化管理。 由于中国教育界资源不均和竞争烈度的不断提高,军事化管理很快也正式进军普高,成为地方高中的绝技。
▍衡水一中高考誓师大会 那么,中国教育界与企业界广泛实行的军事化管理,到底有没有效呢? 军事化管理有效吗 无论接受现代教育的城市中产多么反感军事化管理,这个问题的答案,依然是肯定的。 在教育领域,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一中在争议中屹立不倒,靠的就是谁也无法否认的高考成绩。 而在世界范围内,最热衷军事化管理的企业并不在中国大陆,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腾飞时期的韩国和台湾。西方国家在研究他们的成功经验时,常惊叹于其员工超长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耐受力。
▍尽管 2000 年后,韩国台湾两地都出台法令限制劳工工时,但其年工时仍位居世界前列。而在 2000 年后实现反超的新加坡,同样是实行普遍兵役制的国家。 韩国和台湾企业的低人权优势,与其义务兵役制与军事化的企业组织高度相关。韩国与台湾的成年男性普遍要服 1 到 2 年兵役。在参加工作前,他们被投入高度军事化的组织生活,习惯于程式化的日常工作、绝对服从上级和集体。 在军队文化和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韩企和台企形成了高度军事化和等级制森严的企业文化,使其在职场名声不佳,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功。进入中国大陆后,中国企业家也蜂拥学习。
▍最为人熟知的例子是台企富士康 事实上,军事化管理与现代管理学确有一定重合之处。 1911 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在「泰勒制」下,每一工种都有最优操作动作、最短作业时间和恒定作业任务,且因生产的标准化,将工人所需的技术降低到了极致。只要遵守纪律,任何人都可以短期培训为合格的工人。 强调纪律与服从的军事化管理与「泰勒制」异曲同工,都能迅速建立秩序和规则,让新手迅速变成合格的雇员。而对缺乏现代商业传统的东亚国家,军队还提供了建立科层制,管理大批职工住宿饮食的宝贵经验。
▍这也是军事化管理最多见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原因 它虽无法如科学管理那样提高劳动生产率,却能通过施加压力和集体主义氛围,促使个人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从而极大的提高总产出。 更何况,许多企业往往同时存在着军事化管理与科学管理。对于普通人而言,「泰勒制」的机械性重复工作往往难以长时间忍受,但正如韩国与台湾的例子,军事化训练可以显著增强人的耐受力。 然而,军事化管理也有显著的不足。 1930 年代,基于一系列科学管理的社会实验,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提出了「霍桑效益」,他发现工作效率并不仅受工作方法的影响,也取决于人的积极性,取决于其社交和心理需要。对于后者,军事化管理往往难以满足。
▍本会读者留言一则 2007 年一项对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和人类认知能力的研究表明,两者的关系呈倒 U 型曲线。这一研究应证了心理学界 1908 年提出的叶克斯-多德逊法则:对于复杂或困难的工作,适度的压力能够使效率达到最佳,过小或过大的压力都会降低效率。 ▍1908 版叶克斯-多德逊法则的原始数据与结论。值得注意的是,较简单工作的效率与压力的确呈正相关,或许可以解释大多数军事化管理的成功。 不过,无论军事化管理是否能够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有一点都是可以确信的:用制度性暴力施加于青少年个体的行为矫正,在长时段下不可能取得任何成效。 近年针对美国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是对这一结论的最好证明。 20 世纪初,美国便建立了青少年法庭,对其与成年犯罪区分处理。但 1960 年代以来,由于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提高,许多州加大对青少年罪犯的惩罚力度,甚至移送成人法庭。但青少年犯罪率并未因此降低,累犯率一路走高。 美国犯罪学界新近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虽然具有与成年犯同样的犯意和主观动机,但由于心理与生理上的原因,他们较成人更少考虑行为的后果与刑罚的预期,且其动机特别容易受到伙伴、家庭、邻居的影响。
▍详见 C. Slobogin and M. R. Fondacaro. Juveniles at Risk: A Plea for Preventive Justice, American Psychology-Law Society Series, 2011. 因此,矫正青少年犯罪,降低犯罪率和累犯率的最佳办法并非惩罚或监禁,而是靠社区干预,消除环境和心理上的犯罪风险。 1996 年,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成立了名为「暴力预防蓝图」(www.blueprintsprograms.com)的项目组,旨在确定能有效降低青少年霸凌、药物滥用、反社会等行为的实践性研究。至今已审查 1400 多个项目,仅 5%得到通过。 在其中,被长期数据观察证明能大幅改善青少年累犯率的项目,立足点几乎全部在于改善家庭环境。 |
GMT-5, 2024-11-14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