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社会杂论 查看内容

中科院第一位美女院士,用25字“约炮”

2017-4-25 09:44| 发布者: 弯弓射大雕| 查看: 10272| 评论: 0

193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新入学了28个学生,其中有10个都是女生。

不过,大家的普遍印象就是——女生学不好物理,因为吃不了苦,所以,教授们纷纷劝女孩子们转专业,学点轻松的专业不是更好吗?

有些女孩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屈服了,转到了其他专业。但也有一部分人开始“造反”,教授们说什么,她们就不做什么。

事实证明,这个反造得很有意义。因为教授们对女生的刻板看法,很快就被一个女高材生打脸——她不仅没有转专业,还在四年后拿下了全毕业论文的最高分,超过了同班的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和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几年之后,因为发现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她还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

undefined前排右二为何泽慧。

这个女学霸,叫何泽慧。也许说到这,你还是不知道她是谁,但她的丈夫你一定知道,她的同班同学钱三强。去世前,这位中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的光芒大部分时间还是被丈夫所掩盖。

undefined

不说风头与光芒,何泽慧的学术之路也并不好走。

当年考清华时,物理界大咖叶企孙不收她,就因为她是女生。

高分毕业之后,当时的南京军工署也不愿意收她,只因为她是女生。

在当时,女性似乎莫名其妙地就被打上了“无能”和“孱弱”的标签。

undefined

不过,正当何泽慧毕业之后无处可去彷徨之时,她得知了一个消息:当时的山西省政府为每个毕业于国立大学的山西籍学子提供3000大洋的留学基金。何泽慧的祖籍恰好就是山西。

当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不要我,我就出去”。

她回到山西迅速办理好手续,申请去留学费用最便宜的德国。

当时,在南京军工署工作的王大珩告诉何泽慧,军工署有一个顾问就来自德国,是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的系主任,如果可以师从于他就再好不过了。

何泽慧提着大包小包兴致勃勃地来到德国,却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

undefined

原来,那位德国顾问,是技术物理系的系主任。这个技术物理系是什么概念呢?当时,技术物理系是与德国军工业有合作的,平时房子都是被围起来的,属于高度保密,连普通的德国人也进不去。接收学生的要求也极其严苛,一般不收外国人,更不收女性。

千里迢迢跑到德国,却吃了个闭门羹。何泽慧就不信邪了,跑去和系主任理论——

“你可以到我们中国当我们军工署的顾问,帮助我们打日本鬼子,我为了打日本鬼子,到这儿来学习,你为什么就不收我呢?”

听何泽慧这么一说,系主任也无言以对了,何泽慧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不过,这位系主任自己也到过中国,对中国遭受日军侵略之事,也深为同情。于是真的答应收下了她。

这一举动,一下子打破了技术物理系的两个先例——技术物理系第一次接收外国学生,弹道专业第一次接收了女性。

undefined

虽然何泽慧被主任收下了,但她却面临着两种质疑:一个外国人跑到这儿来学习,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意图?一个女人来学习弹道专业,能学得好吗?

不过何泽慧没有心思管那么多,既然能进来,她每天就只专心学习,去实验室做实验。

1939年,25岁的中国女孩,完成了她的毕业论文,内容主要是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新方法。在号称全世界最难毕业的德国,何泽慧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就拿下了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

undefined何泽慧与姐姐何怡贞在德国。

虽然顺利结束了学业,但何泽慧知道她的科研事业的生涯才刚刚开启。这时候,她又重新与大学同学钱三强有了联系。

二战前,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到德国游玩。分别将近四年,何泽慧第一次与同班同学相聚。不过,当时钱三强却没有来。但这对在大学里就被称为天生一对的科学家虽然没能见面,却也让双方知道了彼此的现状。

undefined

二战,炮火飞天,德国与外界的交流被禁止。身在德国的何泽慧,一直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这种情况持续到1943年,法德恢复通信。

何泽慧赶紧抓住机会,给在法国巴黎的钱三强写信,请钱代她向家里报平安。

这封信,把两个七年未见的同学又重新联系在一起。

但因为是战时,写信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信件不能封口、每封信只能写25个单词,有限定的国家,等等。

25个字,实在是太短了。除了互报平安,也无法承载更多的内容。但对于钱三强和何泽慧来说,就靠着一封又一封25字的信,两个人慢慢萌生出了爱情。

一封信表达的内容太少,那就多写几封。硝烟中,两个工科生把这种古典的浪漫演绎到极致。

那个春天,欧洲战场满目疮痍,但于他们而言,却充满恋爱的甜蜜气息。

undefined

1945年,战争终于结束。两个人在毕业分开九年后第一次见面。一年后,靠通信交流的何泽慧与钱三强在巴黎注册结婚。举行婚礼的那天,钱三强所在的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里,两个著名的人物——小居里夫妇还特意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undefined何泽慧(左)与伊莱娜·居里。1946年巴黎。

婚后何泽慧与钱三强一起留在居里实验室工作。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钱三强发现了原子核的三裂变。而何泽慧,则更进一步地,发现了四裂变。

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在三百次裂变当中,有可能出现一次三分裂。而四分裂现象,则是上万次裂变当中,才可能出现三例。四裂变是一个超级小概率的事件,但何泽慧还是发现了。

为了研究,何泽慧还造了一个云室,每天光是照片,就有几百张。然而,何泽慧却觉得这并没什么了不起。

当被人问到是什么让她能发现这么小概率的现象时,何泽慧没有长篇大论讲述科研的艰难,更没讲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而是简单地说了一句:

“看见了就发现了。每个人都可以发现好些东西。除非你一天到晚不动脑筋。”

尽管何泽慧很低调,这一发现还是惊动了国际界。她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钱何夫妇则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一时间,掌声、鲜花和荣誉纷纷涌来。但对于这些虚有的名头,何泽慧从来都是反感、甚至有时避之不及。

名利双收,何泽慧和钱三强本可以继续过着这样的生活,但这个时候,夫妇俩却作了一个让西方人震惊的决定:回国!

undefined

那时的中国是什么状态自不必多说,能工作的原子能研究所的科研条件也极其恶劣——什么仪器也没有,就只能到街上的旧货摊买东西来现装各种仪器。连工具钳子都要现买,更别说什么高级一点的科研设备了。

可回国后,何泽慧的发展却没有钱三强那么自在。作为一名女性,她的科研事业还是受限了。

undefined

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专家从中国撤退。原本依靠苏联专家的原子弹事业陷入了人去技空的瓶颈。这时,中央决定调其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补充核武器研究所的研究力量,调遣人员由所长钱三强推荐。钱三强把彭桓武、王淦昌和何泽慧都推荐上去。何泽慧虽然是钱三强的妻子,但钱在推荐的时候考虑的还是何自身的科研能力。可是,彭恒武和王淦昌都进了“两弹一星”的计划,唯独何泽慧没有。

这个在国外做了六年原子研究的中国居里夫人”,还是没被自己国家接纳到原子弹研究的第一线。

undefined

不过,一次次的打击,何泽慧并不在乎。她只在乎自己对国家有没有用,其他的名分,何泽慧从来不争不抢。

文革开始前,她在原子能研究所配合两弹一星的工作。在那里何泽慧发现了原子弹的点火技术。她通过上百次的实验,破解了氢弹研制中的数据漏洞,避免氢弹研制走弯路,使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在短短的两年八个月的时间里,就全部爆炸成功,这在世界上完全是奇迹。

undefined何泽慧和钱三强研究撰写《原子能发现史话》。

物理研究所成立之时,何泽慧就负责“云室与照相板组”,然后又负责“原子核物理组”,亲手研制核乳胶,这些工作和岗位,没有一个不处于科研一线,何泽慧始终都在最关键的研究岗位上。

而文革开始后,她把干校的工作当做科研来做。

因为身体不好,在下放时何泽慧被分配去敲钟。对着手表和收音机,一分一秒不差地敲着钟。她敲钟的时间,甚至被大家拿来对表。

undefined

没有抱怨,任劳任怨。对于自己的成就,她并不觉得是什么荣耀——她觉得她的发现,都是步其他国家的后尘,并算不上什么新的发现,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巨大的贡献了。

曾有记者问她:“您被介绍为钱三强夫人,有没有什么想法?”没想到何泽慧毫不客气地说:“有人要介绍钱三强夫人我根本不去。”

作为钱三强的妻子,和丈夫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和名声来比,她的名字始终被掩盖在光芒之后,很少被提起。

作为一个女性科学家,何泽慧个人所受的不公待遇不少,但何泽慧没在乎那么多。她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对于科研的细节追求和理性分析,一度让丈夫钱三强都不禁折服、赞叹。

在何泽慧生命最后的岁月,温家宝总理多次去看望她。

undefined

在丈夫走了20年后,这位物理学大师于2011年离开了我们。人们常常记得钱三强,却不知在他的身后,在中国物理科学史上,还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值得我们缅怀与尊敬!

参考资料:

《著名核物理学家 何泽慧》,《大家》,2015年10月8日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3 17: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