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留学教育 查看内容

在美国读大学不要这样和教授说话

2017-5-31 09:52| 发布者: 弯弓射大雕| 查看: 8867| 评论: 1

在美国读大学不要这样和教授说话

“邮件里连抬头和署名也没有”

刚从研究生院毕业开始教学生涯的时候,我曾经短暂地考虑过扮出一副酷教授的样子。幸好我很快清醒过来,接受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一个年轻的老顽固。

很多学生对我直呼其名,发给我的电子邮件像是半夜发酒疯在脸谱网上发的帖子,为此我采取了非常老派的做法。我开始在教学大纲里附上一页礼仪说明,讲了一些基本规则:如何称呼教师,如何书写一封彬彬有礼、语法正确的电子邮件。

过去10年到20年间,大学学生与教职员工的互动变得更加随意。全国各地的同行都在抱怨学生们草率的电子邮件,以及他们的漫不经心,不拘礼节。

休斯敦大学的数学教授马克·汤姆福德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教学工作,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增添了一份礼仪指南。他说:“当学生用名字而不是姓氏称呼我的时候,我觉得这太过分了,我必须说些什么,”他告诉我,“还有写得像手机短信一样的电子邮件。不拘礼节的程度太严重,邮件里连抬头和署名也没有。”

在一项对2004年至2010年美国本科教学大纲进行的研究中,社会学家发现,2004年的大纲中有14%的事项与课堂礼仪有关;6年后,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达到了33%。

诚然,高等教育中通行的这些惯例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直到前不久才确立下来的。两个世纪以前,学生们经常违背尊师重教的准则。1834年,在哈佛大学,一些学生因为拒绝背诵拉丁文课本而受到惩罚,学生们发起了反抗活动。他们打破一位老师公寓的窗户,砸毁了他的家具。大学校长出面镇压,让整个大二班级暂时停课,大三学生们为示报复,把校长的雕像吊起来焚烧,还在校园教堂里引燃了一个简陋的爆炸物。

19世纪中后期,书店里礼仪手册猛增,美国人开始强调复杂的社交礼仪。随着大学扩张和学科专业化,它们开始效仿德国研究型大学的等级文化。在那些学校里,学生在“教授先生”面前缩成一团。

“他们看待教授的方式,和看待冲咖啡的人差不多”

正式的头衔和礼节可以被作为工具,用来保护力量被削弱的群体,并确保现代的大学属于我们所有人。学生似乎更倾向于用随意的称谓称呼年轻的非白人女性教授。

位于印第安纳州的鲍尔州立大学的英语教授安哥拉·杰克逊-布朗对我说,“我的大部分学生承认我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黑人老师”。

杰克逊-布朗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站上讲台时,大部分学生尊重她的权威。但近年来,这种敬意变少了(她将其归咎于社交媒体的不拘礼节)。“我特意不让他们有机会叫我的名字,”她说,“每份大纲上都清楚地规定了,‘请叫我杰克逊-布朗教授’。”

“有了这些头衔,就会让所有人对它们给予尊重,”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市威廉玛丽学院大四毕业班学生琳达·洛维尔说,“他们知道必须用这些礼仪来对待所有人。即使潜在的偏见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这样也会削弱它们的力量。”

坚持传统礼仪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纠正错误百出的文章是老师的工作,不管那是一篇短文还是一封电子邮件。而且我怀疑,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对教职员工直呼其名、发送使用俚语的短信时,其实不是想和老师建立起更随意、更融洽的关系。他们只是不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做——没有人费力向他们解释。解释专业互动的规则并不是居高临下的行为,而是把学生当做成人对待的第一步。

这就是说,师生关系基于一种特殊的不平等。“一旦我称呼他们像称呼最好的朋友,就等于消除了这种清晰的界限。”洛维尔告诉我。洛维尔回忆说,在她工作的实验室里,导师让本科生们直接喊他“威利”,这让洛维尔觉得尴尬极了。“我所有的朋友都在说:‘哦,天哪,我们要这么做吗?他有博士学位,他可是教授啊。这样真的可以吗?’有时我会这么称呼他,但他是一个很好的导师,这样很让人困惑。我们当中有很多人愿意保留这种距离感。”

建立在直呼其名基础上的平等主义是肤浅的,可能影响良好的教学和指导,而且会带来一种更为隐蔽的威胁。它侵害着学术头衔旨在传达的信息:对学识的尊重。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不是追求金钱,而是追求知识。“人们需要了解,学位是有意义的,”杰克逊-布朗教授说,“否则我们为什么还要鼓励他们接受教育?”

高等教育的价值观不同于商业的、资本主义范式的价值观。如今,大学董事会中充斥着企业高管,政治人物要求证明文凭具有立竿见影的现金价值,这就更需要我们警惕地保卫这种区别。

礼节的削弱会鼓励学生们将教职员工视为一群受过太多教育的客户服务代理。“学生们愈来愈倾向于认为,上大学是一种商业交易。”数学教授汤姆福德博士告诉我。“他们认为自己是客户,把知识视为物质性的东西,他们掏钱,我就把知识付给他们,所以如果他们在考试中成绩不佳,就会认为我没有遵守我这方面的商业协议。”他补充说,“他们看待教授的方式,就和看待柜台后面给他们冲咖啡的人差不多。”

别把不拘礼节当做不专业行为的许可证

但是,如果美国文化——包括许多工作场所在内——在整体上已经变得不那么正式了,教师还坚持让学生们使用老式礼仪,这会不会是一件坏事?

安娜·刘易斯在获得英语博士学位后,进入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她不得不学着应付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但她注意到,科技行业的不拘礼节可能误导千禧一代的新员工。

“他们发现,在公司里,他们可以对任何人直呼其名,这可能很让人困惑——因为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公司里对专业水准也有极高的要求。”换言之,年轻的毕业生会错把不拘礼节当做不专业行为的许可证。

做个类比: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传统礼仪,这和最伟大的抽象画家都要首先掌握具象绘画的原理是一样的。要想抛弃或是玩转一种形式,你必须首先掌握它的基本原则。“在更为正式的礼仪环境中学习,培养个人与职业上的责任心、职业道德,以及科技产业中非常注重的同理心,是有一定价值的。”刘易斯说。

这意味着教授们应该花时间来解释这些原则,向学生们明确表示,学习如何书写职业电子邮件,以及如何与权威人士联系,这不仅仅是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准备。最重要的是,这是在支持那种令我们的大学成为文明守护者的价值观。

(作者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mfsnur45 2017-6-15 22:34
留学是一条艰辛的路!我想很多人都憧憬这回到自己熟悉的国家,熟悉的城市和温暖的家中!
国内就业形势越来越规范的今天,有发展的企业与事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非常的严厉,核实学历已经是很多企业人事部门的基础工作!
一份真实的学历不一定能让你走向成功,但它是垫脚石和敲门砖!
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为大家解决这些问题,让您在留学后期能有机会弥补以前的遗憾!
2 8 4 7 3 4 4 8 3 微/Q 欢迎咨询
您的满意是我的动力,争做良心业绩

查看全部评论(1)

GMT-5, 2025-2-23 05: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