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华裔妇女六次改名以避免遭受遣返

2017-2-27 19:37| 发布者: 弯弓射大雕| 查看: 20554| 评论: 0

川普推出「穆斯林禁令」,使新移民成为惊弓之鸟;事实上,上世纪初美国亦曾签署针对华人的《排华法案》,导致大量家庭流离失所。美籍电视台监制刘咏嫦的母亲正是当年《排华法案》受害者,先后六次更改姓名以避免遭受遣返;把母亲故事拍成纪录片《对联》的刘咏嫦指,希望美国政府推出新移民法案前, 「仔细想想对国家、社会,以至每一个家庭带所来的后果」。在加州出生及长大的刘咏嫦说,母亲从来不愿把成长、移民美国过程向她分享;直至一次偶然机会,刘咏嫦女儿为完成学校功课,外婆才首次把当年来美的辛酸经历道出。把故事拍成纪录片《对联》(Chinese Couplets)的刘咏嫦接受《苹果》专访指,近月的「穆斯林禁令」,不幸地与百年前的《排华法案》十分相似,「当权者要想想,推出法案后对国家、社会、家庭带来什么代价」。故事讲述刘咏嫦母亲,在1937年国共内战期间、只有10多岁时离开中山,只身前往美国,当时《排华法案》仍然生效,刘咏嫦母亲只能以「契约子女(paper son)」方式,冒充别人子女入境,为避免身分遭揭穿,多年来先后6次改名,一辈子都无法以真实姓名生活;刘咏嫦说,母亲一直不愿分享其成长经历,就是对政府不信任,「她永远不会感到安全,即使子女在美国出生、长大,也只希望保持低调,担心总有一天被发现真正身份」。纪录片中,刘咏嫦与80岁高龄母亲,2000年首次回到中山,不过祖屋已被拆去,只能把外婆名字刻上村公所族谱墙上;完成心愿的母亲,亦在不久后离世,刘咏嫦回忆道「她(母亲)当时很激动,作为传统的中国人,把外婆名字刻上族谱,对她来说有多重意义」。大学时修读新闻系、电视台记者出生的刘咏嫦说,多年来坚持寻找母亲背后故事,目标为把当年《排华法案》对社会影响向观众呈现,「跟母亲的故事一样,『排华法案』好像被刻意隐瞒,我希望把当中秘密拆穿,找出真相」。纪录片于去年首映,赢得「CAAMFest」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大奖」,现随刘咏嫦到美国各地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等巡回放映,包括下月在旧金山、波特兰等城市播放,「不幸地,放映时间正好碰上『穆斯林禁令』,不论华人、日本人还是穆斯林,电影内一样折射出政策对移民的影响」,刘咏嫦指,虽然《排华法案》已成历史,但仍然值得反思当中对自由、平等的意义,「从中失去什么、得到什么,愿观众在讨论时有所得着」。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3 1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