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一个离婚的90后:不要太早结婚

2017-5-5 09:32| 发布者: 弯弓射大雕| 查看: 11312| 评论: 0

对我来说,婚姻还是个遥不可及,有点可怕的玩意儿,我的好朋友Lora,1992年生的姑娘,刚在香港铜锣湾被1988年的男朋友求婚。

毕业后学经济的Lora为了已经回到深圳创业的学长男朋友,找了一份在香港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Lora告诉我她被求婚时,我还在美国。那天刚从公司加班回来,脱了衣服正准备洗澡,手机上突然弹出了久没联系的Lora的微信,“我要结婚了。”

我在浴室光着身子激动得尖叫起来,室友问我出什么事了,我大声说,我闺蜜要结婚了!

我说Lora快给我看戒指,这小妮子竟然不要脸地回我,太闪了,拍不出效果。满满都是要溢出来的,足以淹死人的甜蜜。

后来我看到了戒指的照片,是梵克雅宝的钻戒,不算大得惊人,但是足够幸福。

Lora嫁作新妇的生活刚刚开始,她正在计划4月去地中海的蜜月旅行。然而,同样是1992年生的姑娘Tina,已经在今年春节时结束了她的第一段婚姻,成为一名离婚妇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最新出台规定,“青年”范围调改为15-24周岁,这意味着,1992年摩羯座的Tina,已经正式步入中年。

“谁说不是呢。”Tina晃了晃手里的离婚证。我说,快给我看看,我还没摸过活的离婚证呢。

早年中国的离婚证封面是绿色的,而结婚证是红色,反应出传统的婚姻观。国家为了破除这种迂腐的旧观念,把离婚证也改成了红色,但为了和结婚证区别开来,所以是紫红色。握着这个刚满25岁姑娘的紫红色离婚证,我内心很难平静。

Tina是我“世界文学101”课上的同学,挺着大肚子来上课的Tina即便在多元化的美国大学校园里也很引人注目。Tina和她老公是高二在新东方上托福时认识的,然后一起申请到了同一所美国大学。他们在学校附近租了间一室一厅的小公寓,公寓收拾得很温馨,我们还经常去他们家吃火锅。那时候的他们,是众人羡慕的一对情侣。

Tina作为家里的小女儿,是那种一直被世界温柔对待的姑娘,父母最大的心愿是她过得开心。在家人宠爱下长大的Tina也回馈给了这个世界同样的好脾气和单纯,当她用验孕棒验出两条线时的第一反应不是慌张,而是我要当妈妈了。那天是她20岁的生日,这个20岁姑娘将这个意外降临的小生命看作是老天给的生日礼物。

Tina决定把宝宝生下来,先领证,生完宝宝后再补办婚礼。后来,这个宝宝成为她不幸婚姻里最大的慰藉。

一个离婚的90后:不要太早结婚

美国大学对“年轻妈妈”有很多关怀政策,发邮件给教授总能得到论文提交的额外延期,group project里的组员也会主动承担更多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保险会承担很大一部分产检等医疗费用,而且生下来的宝宝直接就是公民身份。后来我也听到许多留学生一边在美国读书一边生小孩的事例,有的属于意外怀孕,有的是计划之中。

我和Tina熟起来的时候她已经是大肚子妈妈,小小个的她走起路来看着格外辛苦。我常摸着Tina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心想,生孩子到底会有多疼。

大学是我玩儿的最疯的几年,常常手上还盖着没来得及洗掉的夜店入场章印,就冲进教室上课。但生完孩子的Tina很少跟我们一起玩儿,来了也是很早走,因为要回家哄宝宝睡觉。倒是她老公常在聚会中出现,推杯换盏间,我们总开玩笑说Tina老公是“人生赢家”,拿到学位时,儿子也能打酱油了。

Tina的朋友圈里晒得最多的就是她的宝贝儿子Luke,小帅哥一枚,迷倒一众“阿姨”。Luke永远是我们争着拍照的对象,“Luke太帅了”,“Tina真有福气”, 我们常在私底下说。

意识到Tina也许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开心,是有一回去唱歌。那时候我们已经快要毕业,Tina在几年的时间里圆润了不少。喝了几杯酒,她冷不丁地对我说,其实我好羡慕你,有那么多时间到处旅游,跟朋友聚会,拍好看的照片,这才是年轻小姑娘该有的样子。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从Tina的语气中听出了丝哀怨。我忙说,你才是我们最羡慕的人啊。Tina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喝了一口闷酒。

Tina说她很爱Luke,但是如果可以重新选,她想要在最好的那几年为自己活一次。

一个离婚的90后:不要太早结婚

我是后来才知道,Tina和她老公的矛盾在怀孕时就埋下了伏笔。老公在怀孕期间总是不体贴地缠着Tina要亲热,Tina要是不答应,就各种闹情绪。

哺乳期很辛苦,但她老公却说这是每个女人都要经历的,Tina你就是太娇气。

1992年的Tina老公,自己还是个孩子,又怎么懂疼人。Tina说她不是不愿意付出,只是对着这样一个把一切都当作理所应当的男人,很难不感到心寒。

这个1992年的独生公子哥儿,在毕业回国后很长时间里一直游手好闲, Tina说,两人一直都还是“伸手党”。他甚至荒唐到在外面赌钱欠了很多债,不敢跟家里开口,要Tina先把婚戒押给人家抵债。Tina说,要不是因为Luke,他们早分手了。

当Tina在她老公钱包里发现那一小袋白色粉末时,她彻底对这这个男人失望了。以前的Tina总是闹过哭过后,睡一觉起来选择继续,她总念恋爱时好的时候,也觉得他有一天会成为一个好爸爸。

满怀希望到心灰意冷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下定的决心又是一瞬间的事。Tina老公笃定性情温顺的Tina不会真的和他离婚,但他这次想错了。

Tina最近带着儿子搬了家,她收拾了一个自己的书房用来做设计。哦对了,Tina大学是学的平面设计,还被教授说过是好几年来他的国际学生里最有灵气的一个。

她搬家那天天气很好,我和她在小区的咖啡店外面喝咖啡,阿姨带着Luke在一旁玩,Luke今年4岁了。我说,Tina你最近状态不错。Tina 说,是啊,开始接活儿了,也请了健身教练。

1992年的Tina给了我三条关于婚姻的建议:

一,不要早结婚。

二,不要奉子成婚。

三,不要自己喂奶,毁身材。

1990年的Melissa和1989年的Sam是奉子成婚。

越来越多的婚姻是因为不小心有了孩子,搞得每次周围有人结婚,我都忍不住问一句,“怀孕了?”

Melissa和Sam在朋友聚会上认识,准确说是大家有意撮合。Sam从英国留学回来,刚被在了3年的女朋友提分手,大家觉得讲话软软糯糯,刚好又是单身的南方姑娘Melissa最适合在这时候安慰受伤的Sam。

两人果然一拍即合,尤其是性生活上,和谐得一塌糊涂。交往四个月后,Melissa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热恋中的Sam一拍胸脯说,放心,我会对你和宝宝好的。三个月以后,Melissa大着肚子穿着婚纱嫁给了Sam。

是在儿子一岁半的时候,Sam第一次跟Melissa动了手。男人动手这种事和偷腥一样,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然后就成了家常便饭。Melissa像大部分中国女人一样,为了儿子选择忍。Sam也总在事后说不会有下回了,但下回下手更重。

直到有一次Melissa被Sam一拳打到鼻子,鼻血流到白色的床单上,一床的血,触目惊心。跑进来的儿子被吓得哇哇大哭,Melissa第二天就联系了律师。

Melissa是我通过律师朋友认识的,朋友在接Melissa的案子时格外用心,后来两人就成了生活中的好友。我记得那时案子还没结,我,律师朋友,Melissa 三个人一起吃饭,Melissa说起一件事儿,我听了特别心碎。

她说儿子其实已经有意识发生了什么,他知道爸爸会打妈妈。有一次他们吵架,声音刚大起来,儿子就摇摇晃晃的过去抱着Sam的腿说:“不去,不去。”这是Melissa的儿子在试图保护他的妈妈。

正如Tina所说,“不要奉子成婚”,奉子成婚的婚姻往往存在诸多隐患,Melissa没想到恋爱时浪漫之极,对朋友义气之致的Sam竟还有如此暴躁的一面,但实际上,Sam从小就是在一个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家庭里长大,Melissa是结婚很久后才知道。显然,她在决定嫁给Sam前,根本不够了解这个男人。

一个离婚的90后:不要太早结婚

“因为小孩结婚其实是很仓促的,但婚姻又很复杂,尤其是有了孩子,很容易出问题。”1991年的离婚摄影师David对我说。

David的女朋友,1990年的Lucy是在交往10个月时发现自己怀孕的。她要求David在一个月内必须领证,然后在最快的时间里办婚礼。

那时候David刚离开广告公司,在上海成立独立工作室,正处于创业初期。他是下定决心要对Lucy和这个孩子负责的,但他希望缓一缓,至少领完证后婚礼能推迟一段时间。但是女朋友Lucy态度坚决,Lucy的家人也给David施加压力,于是,成就了那场仓促而不甚愉快的婚礼。

生下小孩后,做风险管理的Lucy迅速回到工作岗位,David的工作室也因为接到了新合作项目,忙得不可开交。没办法,两家老人轮流过来帮忙照顾孩子,这段原本就略显仓促的婚姻因为双方父母的介入,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家庭大战。

David的妈妈认为Lucy作为妻子应该花更多时间在家里,David的收入加上家里的支持完全足够支持这个小家庭的开支。David的妈妈完全不能接受这个26岁的姑娘从小到大的内裤都是妈妈帮着洗的。

Lucy的父母却认为名牌大学毕业的女儿理应有自己的职业追求,绝不能放弃知名企业的工作。洗内裤这种小事找人代劳不是什么值得一说的问题,而问题最大的是他们的姑爷,不过就是一个“拍照的”,还成天早出晚归。

David一方面要缓和母亲和Lucy紧张的关系,还要确保自己在Lucy父母抱怨时不发脾气,加上创业的压力,用他的话说,苦不堪言。有一回他因为Lucy顶撞母亲,忍不住吼了她几句,Lucy就像疯了一样砸了家里所有的碗,还砸了他一只很贵的相机。

“你们女人太可怕了。”David说他这段短暂婚姻的体验实在太差,他十年之内都不想再结婚了。一想到要回那个充满火药味儿的家,David宁可在工作室里加班到世界末日。

1991年的David告诫我,一定要想清楚了再结婚。

结婚以后谁去工作,怎么带孩子,家务如何分配,都是需要提前商量好的。另外,一定要确保另一半能和你的家人,你能和对方的家人和睦相处,这很关键。

我妈以前跟我说过,结婚那天要有特别幸福的感觉才是对的。我百分之百确信,朵朵嫁给大飞那天一定是特别幸福的。但朵朵最近跟我说,其实她有一点后悔。

1993年的朵朵和大飞是我的初中同学,那时候的两个人背着老师和家长早恋,大飞在初中毕业的散伙饭上就宣布,“我一定会娶朵朵!”7年后,他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和公主之所以能够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他们住在皇宫里,不用买房子,不用做家务,也不用去工作。

结婚时,大飞的家人给这对年轻小夫妻在一个地理位置一般的地方买了套房子,朵朵家人支付了装修的费用。婚后的朵朵不好意思再找家里要钱,生活质量一落千丈。大飞在网络公司上班,朵朵是公务员,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就一万多,除去家里的日常开销和正常社交,根本剩不下什么钱。

朵朵说,自己很久没有买衣服了,购物车加满了又清空,护肤品也不敢再买以前那个牌子。

听说大飞最近也不太开心,周末想和哥们儿出去喝个小酒打个牌,朵朵总在旁边含沙射影地说他不思进取,“她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小两口常常因为叫外卖还是在家做饭,谁去洗碗,谁把浴室弄得到处都是水这样的事闹得不可开交。上一次,因为大飞把烟灰弹到朵朵刚吸好的地毯上,两个人冷战了一个星期。

我悄悄问朵朵,你后悔嫁给大飞了吗。朵朵说,倒也没有,大飞是她15岁时就认定的人,只是她觉得他们太着急了,也许应该工作再久一点,等到经济更稳定的时候。

一个离婚的90后:不要太早结婚

如果说婚姻中免去柴米油盐的烦恼,就能保证快乐,那么嫁给了富豪之子的Angel也就不会流那么多眼泪了。

1994年的Angel比我还小一岁,175的长腿藏族姑娘生得非常美丽。学艺术的Angel毕业后没有工作,直接嫁给了大她两岁的Shawn,成了一名全职太太。

Angel和Shawn有一个很多女孩都梦寐以求的婚礼,穿Vera Wang和Monolo挽着爸爸的手走向Shawn的Angel,让人毫不怀疑她走向的是一段幸福的生活。

Shawn在家族企业上班,帮着父辈打理家业。用他的话说,因为生意需要,难免出入声色场所。但其实Angel也分不清究竟哪些时候,有多少时候是真的出于生意需要。她试着让自己不过多干涉,直到在医院被妇科医生告知染上了一种叫衣原体的病毒。她和Shawn大吵了一架,Shawn也立下了保证。

事情没过多久,Angel又发现Shawn偷偷注册了一个微信小号,小号上有一个自称某某baby,名字后面有很多粉色爱心的姑娘。baby姑娘说,老公,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她拿着手机质问Shawn,Shawn的第一反应是,“谁让你偷看我手机了!”

Angel跟我说,她偷偷翻了姑娘的朋友圈,还在念大一啊。“所以是1997年或者98年的?”我觉得自己真是老了。

Angel试着和Shawn的家人沟通,Shawn的母亲是个传统的家庭主妇,她语重心长地教育Angel,聪明的女人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男人还知道回家,总有玩累的那一天。

而Shawn的父亲,一个精明稳重的商人,他对几个儿子在学业和事业上有严苛的要求,但对婚姻,他只说,“出去玩可以,但要记得擦屁股。”

Angel问我,你说他真的会有玩累的那一天吗,我说也许吧。她又问,我们有了孩子他是不是就能收心了,没结过婚的我不知道要怎么回答这个已婚的94年姑娘。

有报道说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正在成为中国离婚人群的主力,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显示,这个群体约为2.2亿。

“80后不是离婚了,就是正走在离婚的路上。”

我没有找到十分精确的的90后婚姻数据,但随着90后不再是法律意义上的“青年人”,不知不觉,周围有人结婚了,有人怀孕了,有人当爸爸了,有人离婚了。

年少时我们对自己的另一半,对婚姻充满各种美好向往,但真的到了这时候,事实似乎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格外脆弱。

有时候在想,这种脆弱究竟是一种退步还是文明进步的必然?

曾在一个离婚的90后姑娘微博里看到她这样解释自己的婚姻,

“想想当初为什么想结婚,是想跟喜欢的人过幸福的生活,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初心。可惜年轻的我们,常常因为不懂欣赏价值观的不同而争吵,越多分歧越多无力感。当我提出解除婚姻关系的枷锁,我们仿佛都松了口气,也带来了沉淀和反思。”

婚姻目的的改变使我们看待婚姻的角度发生了不同。李银河在《论婚姻制度的式微》中提到,在前现代时期,婚姻的主要目的是生育后代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情感因素所占份额不重。据社会史家研究,在前现代的欧洲,大部分婚姻都是契约式的,是以经济条件而不是以彼此间的性魅力为基础。中国古代的情形也差不多,传宗接代是婚姻最主要的目的 。而现代婚姻中,夫妻双方的情感因素所占份额加重。

因此,情感的多变性也带来了婚姻的不稳定性。

既然我们结婚的目的是“和喜欢的人过幸福的生活”,那么,当婚姻失去了幸福感,或者这个“喜欢的人”变成了“可恶的人”,这段婚姻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那么我们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必要?

这个90后姑娘还说,

“选择分开,很大原因是两个人对婚姻的品质还有尊重感失衡了,两个人不注重彼此的舒服感很久了。”

“婚姻品质”“舒服感”这些大概在老一辈人眼中,都不足以成为一对已经生下孩子的夫妻分开的理由。在他们看来,有了孩子轻易离婚是不负责任的体现。

然而,一个在一段冷漠,缺乏亲密感甚至充斥着争吵和矛盾的婚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真的就比一个一开始就坦然面对婚姻中失败的孩子更健康吗?

家庭暴力下长大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用暴力解决问题,见惯了争吵的小孩会在潜意识里将争吵作为夫妻关系的常态,一个长期不回家的父亲也很难养育出家庭观念强的儿子。

生活在勉强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的完整,却不幸福的家庭里的孩子,没有看过好的婚姻的样子,并且对“好”和“坏”的概念感到模糊,因为“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多管”,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频频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

很多人都听父母说过类似,“你要懂事点,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和你爸或者你妈离婚了”这样的话。父母的出发点一定是好的,希望孩子身心健康, 同时又希望自己的“牺牲”变得有价值。

但这样的“牺牲”究竟是为了成全孩子一个所谓的“完整的家”,还是成全自己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的心愿?

一个离婚的90后:不要太早结婚

总有人批评90后是自私的一代,我想“自私”这个词并不公正。当解决温饱不再是最棘手的问题,我们这一代人更加看重“自我”的追求和完成,也更加注重婚姻的质感。

从那些失败的90后婚姻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发现更多“自我”的觉醒,有想要为自己活一次的年轻女人,有不在家庭暴力中为孩子忍气吞声的妈妈,对于婚姻的忠诚度和婚姻质量我们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封建礼教的旧社会中,一纸休书几乎就把一个女人一生钉在了耻辱柱上,到了我们父母那时候,离婚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好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知识结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让她们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也庆幸我们这代人,能更坦然的面对婚姻的失败,认为这是一个“自我”与另一个“自我”试图求得共存的失败,而非对人生的否定。

与此同时,也不得不说,在大多数的90后婚姻中我们还不能找到两个完全独立的“自我”。

“自我”完成独立,首先是物质上的,你是否能够支付自己的生活方式?精神上,你是否已经做好从原生家庭中脱离,组建新家庭的准备?换句话说,你是不是还在被你的父母左右?

还有更多的问题,你是否具备独处的能力?你有没有个人的追求和信仰?

自我完善程度越高,你的婚姻关系越稳定。两个尚不能独立的个体,何谈共存。

《失恋33天》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地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前几天我在网上买了一台咖啡机,我选的是上门维修,但是快递小哥直接送了一台新的。他说,这是公司为保证用户体验规定的政策。

凭心而论,作为一个每天都必须喝咖啡的人,坏掉的咖啡机的确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而我既没有自己维修的技术和时间,也实在不情愿守在家里等人来修。 这种立刻上门换新的政策,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是很有竞争力的。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快节奏时代,坏掉的冰箱就要马上换掉。

但这究竟是不是一种进步?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是感到有一丝惶恐。

我相信一定也有好的例子,但看到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小孩,因为孤独,因为闪电般来临的“真爱”急着步入婚姻殿堂,许下无论贫穷与富贵,健康或是疾病都不离不弃的誓言。

我们,是否真的准备好了?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3 04: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