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华人海外蜗居 改建住屋出租惹争议

2017-4-5 09:18| 发布者: 弯弓射大雕| 查看: 8054| 评论: 0

华人移民海外,“蜗居”现象比在家乡生活还艰苦。部分新移民住在狭窄空间苦熬,等待赚够了钱搬家,居住环境恶劣,有如华裔先民淘金的现代版。加拿大广播公司(CBC)3月底报导,安大略省汉弥顿马斯克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附近,一名华裔屋主把一栋独立屋底楼和地下室分隔成12间卧室,租给中国留学生,年收入超过7万加元,但改建未经批准,防火、安全等检测都不及格,引起当地华洋社区热议。

这个现象,只是冰山一角,也算是北美华裔社区公开的秘密。不论加拿大、美国或欧洲,随着中国新移民增加,类似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美加两国地域辽阔,居住空间远比两岸三地母国大得多,但很多新移民的“蜗居”现象非常委屈,曝光后往往让不知情者震惊不已;一些屋主违法改建谋利现象,也让人匪夷所思。

香港、日本因地狭人稠,社会底层民众住在如鸟笼般的数平方米空间,香港估计至少20万人栖身在铁丝笼密织成的“㓥房”或“笼居”中,成为城市边缘人。日本都会区也发展出如太空舱、被美国媒体形容有如棺材的“胶囊”住所,被称为“蛋居”或“蚁居”,比喻人类有如蚂蚁,正是一些现代都会人不得已的处境。

美国和加拿大一些“蜗居”现象,或许“幸福”一些。但仍常让人感叹,移民这样艰苦过日子,是否值得。资深移民都见过或听过这些现象:

其一,购买独门独院的花园洋房后,屋主却舍不得自己住。包括把主卧室有卫浴的套房高价租给新移民夫妇,自己委屈住其中一个小房间。更刻苦的,索性把客厅也隔成两间卧房,或连车库也封门变成卧室,出租给单身新移民或中国学生。这种情形在加州、德州常见。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在增加收入。每月每间卧房收500、600美元租金,月入数千元,支应房屋贷款绰绰有余,甚至还可节余作房东积蓄或生活费。大洛杉矶地区连房价较高档的城市,也不乏华裔拥有的隐密改建独立屋。当然,它们都没有获得市政府改建许可,也通不过消防检查,且违反当地住宅法规。但在保护民众隐私下,当地政府通常不易发现,警察根本不管这档事。

其二,有些独立屋被改装成“月子中心”营利,隔间增加、有独立卫浴和空调,产妇入住每月每人收费3000至5000美元,包含伙食费和接送。有些改装屋甚至被当成“地下妓院”,成为按摩或应召女接客站。这类改建有时因住家门口停车太多、各族裔男人出入,引起邻居警觉,向政府举报而查获,南加州已发生多起。这种“理财”手法,闹成社会新闻,让人摇头叹息。

其三,纯粹的房间分租,在华人移民区更常见。尤其纽约市寸土寸金、房地产价格高涨,住家地下室违法出租、或多余房间租给学生或新移民贴补收入,已成普遍现象。纽约市有许多“民宿”,实际上就是家庭式旅馆,房间是住家改装,只能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小书桌,几乎无回身余地。他们在两岸三地网络刊广告,招揽自助游的背包客,每晚数十美元。这些现象共同构成海外的“蜗居”现象。

美加近20年房地产飙涨,腰缠万贯的华裔新移民,常用大笔现金不贷款即买下价逾百万或数百万元豪宅,但多数新移民、留学生经济站稳脚根前,只求有个睡觉的地方,不在乎生活品质差,或与陌生人共用卫浴,每月花数百元即能安身,即使委屈也愿意,助长改建出租风气。比起香港、日本的“笼屋”“胶囊”,追求自己美国梦的“幸福”。

但华裔套用母国以房地产作杠杆的理财必须留意。一,违反土地使用规定,破坏住宅区品质。除了纽约市,多数城市采住商分区,地目使用有严格规范,住宅区属独立屋、公寓区,或卧房浴厕、停车位等都有法规约束,擅自改建属违法。

二,消防安全攸关人命,改建屋常忽略出入口逃生,尤其纽约市常见狭小曲折的楼梯,万一火警逃生困难,过去已有多起华裔改建屋火灾命案,安全疏忽不得。

三,上述现象曝光后,常造成主流舆论譁然。少数华裔不守法,为了私利常伤害华裔整体形象。蜗居属不得已,华裔擅长用房地产作理财工具,但切忌侥幸投机违法,否则被查获罚款等,将得不偿失。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4-6-26 04: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