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卫生环境恶劣、指示不清晰而「臭名远播」的百年纽约市地铁系统,错综复杂的车站设计,连连约克自己都常被难倒。纽约华人建筑师陈栩萦,花两年时间「解剖」,把二十多个车站以3D透视方式画成图画,她接受《苹果》专访指,地底世界往往被人忽略,「好多人只在意行车时间、班次,却不知道从地面走到月台,其实已浪费好多时间」。在香港大学修读建筑系、毕业后在宾州大学(UPenn)深造的陈栩萦,10年前移居纽约时就对市内地铁站差劲的设计印象深刻,经常找不到路或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除了站内指示牌不足、不清晰外,也不像台湾或香港地铁站,替每个出入口以英文字母或数字命名,「纽约居民似乎已经习惯了,就算没有任何标示,也觉得没问题」。有别其他城市,纽约地铁系统历史超过100年,路线达36条,错综复杂的车站及月台布置,使陈栩萦决定用他的专业知识,以立体方式画出车站结构图。约一半年前,她第一次把自己最常使用的「59街-哥伦布圆环(59th Street-Columbus Circle)」车站画出,至今「成功解剖」位于曼哈顿中央公园以南、23个转线车站,把作品命名为「PROJECT SUBWAY NYC」并上载到个人网站内。陈栩萦指,「解剖车站」过程主要分四部分,首先从大都会运输署(MTA)网站取得简单车站图,然后从地图上量度出入口距离,造成草图后,她便亲身到站内视察,背着背包、带着相机、拿枝笔逐层画」,最后用电脑画出立体图。她表示,最困难部份为实地观测,「最少去3次至5次,每次逗留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已完成作品中,除了「59街-哥伦布圆环」外,陈栩萦认为「时代广场-42街」(Times Square-42nd Street)及富顿街转车站(Fulton Street)设计最复杂。其中后者以圆型设计、途经路线达8条,陈栩萦试过从路面走到其中一个月台,足足花了8分钟,「Google Map可以计算出发地到车站、搭车时间,但好多人不知道光是从车站走到搭车月台,已经花好多时间」。强调只「喜欢向别人解释事物」、而非沉迷铁路的陈栩萦笑言,庆幸长时间逗留站内「写生」,只有一次被职员赶走的经验。她表示,绘图除了为兴趣,也希望居民加深对城市认识,「地图往往只有路面建筑物,一架直升机飞上天就拍得到,但地底世界却一直被人忽视」。 |
GMT-5, 2024-12-21 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