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比起中国洗脑教育 日本宽松教育输在哪?

2017-4-20 10:01| 发布者: 弯弓射大雕| 查看: 9633| 评论: 0

比起中国义务教育 日本宽松教育输在哪?

《宽松世代又如何》讲述了“宽松第一代”的三个难兄难弟面对生活与人生的故事

没有野心,没有竞争意识,没有协调性。“宽松一代”是世人冠以他们的名字。

1987年出生的、被称之为“宽松第一代”的他们今年29岁,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大学三年级,想要参加就职活动却遇到美国次贷危机;好不容易进入公司,第一年的三月就发生东日本大地震。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一样的,所以大家都是最棒的。”明明被这么教育过,反应过来时才发现:“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社会。”

以上是日本的日本电视台(NTV)于2016年4月首播的电视连续剧《宽松世代又如何》的预告简介。该剧讲述被社会概括为“宽松第一代”的三个难兄难弟为了工作、家庭、恋爱以及友情困惑着、踌躇着,最后勇敢面对生活与人生的故事。

“90后真是不行啊。”相信大家可能听身边的人说过这一句话,“90后”独特的成长环境导致他们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不过还好,“90后”在中文语境里倒也称不上是什么贬义词,社会对其评价有褒有贬。

而“宽松一代”在日本,基本上就是一个贬义词。 在《宽松世代又如何》一剧中,男主角的上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所以说宽松世代真是不行啊。”这足以代表日本整个社会对于这一代人的评价。

什么是“宽松世代”?为什么是1987年?他们有着怎么样的特征?为什么为了描写他们要拍一部电视剧?

从宽松教育说起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给欧洲国家极大的震撼。据研究者称,此事让西方开始反思,前苏联究竟以何优势领先其他国家发展了航空航天技术。人们将其归功于前苏联高难度的数学教育。于是欧洲开始在高中教育中引入向量和矩阵等高难度知识。数学变得难了起来,理科随之也变得难了起来。

当时,日本也遵照欧洲诸国加大高中数学的难度,然而很快社会开始对这种“填鸭式教育”展开批判。在全世界范围轰轰烈烈的数理化科目加强难度运动后,日本社会开始反思这样的教育是否只能培育出考试机器,而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材。

于是,日本社会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比“增负”运动更加轰轰烈烈的“减负”开始了。 1982年,改革后的《学习指导要领》正式在日本的高中实施(1980年在小学实施,1981年在初中实施),这被称之为“宽松教育”的开始。

改革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教学内容的削减与课时减少;2. 以“宽松且充实”和“宽松且丰富”为口号;3. 不上课的“宽松时间”开始了。

第一次《学习指导要领》改革虽然削减了课时和教学内容,但没有通过在草案时期被提起的“学校五日制”。

1989年,第二次改革被通过了,1994年第二次修改过后的《学习指导要领》正式在日本的高中实施(1992年在小学实施,1993年在初中实施),此次又有几个新的特点:1. 相比之前,教学内容的削减与课时再次减少;2. 导入新学力观(评价体系);3. 小学一二年级不再设社会和理科两科目,同时新设科目“生活”。

到了此时,“学校五日制”依然没有被写入到《学习指导要领》中。然而随着第二次宽松教育改革,公立学校慢慢地开始将每个月第二第四个周六定为停课日。此前全日本的高中生可是都要上六天学的。

到目前为止,改革没有对整个教育体系有着根本性的改变,可以说仅仅是换汤不换药。然而,于2002年在初中开始实施(2003年在高中开始实施)的第三次修改的《学习指导要领》可完全不一样。主要变化如下:1. 教学内容与课时减少了三成;2. 完全贯彻每周五天课的“学校五日制”;3. 导入绝对评价制度;4. 新设“综合的学习时间”这一概念。

所谓的绝对评价制度是学生的成绩不再以分布的范围显示,而是以分数显示 。此前学生的期末成绩大多是1-5五个等级,5分为最高,占全部人数的7%。五个等级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学生成绩在总体当中的位置。

就此项改革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五 分制仅仅反映出在该班级的成绩分布,不能客观评价学生掌握的程度 ,导致时常有5分的学生转学以后变成3分的情况。同时学校欺凌事件严重,时常有为提升自己的成绩而捣乱让别人不能学习,但自己却不努力的例子。

现在我们常说的“宽松教育”是2002年的第三次“宽松教育改革”。很明显可以看出,第三次和前两次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三成的课时削减和周六放假。削减的课时不但代表着削减了教学内容,对于数学计算的训练也大幅度减少。

这导致接受过“宽松教育”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同时大量需要背诵和高重复强度训练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这两项改革所埋下的祸根在此后几年里逐渐显示出来,最终引起整个日本社会对“减负”的反思。

1987年: 宽松第一世代

下面是一个表格,颜色代表着当时使用的《学习指导要领》。绿色为第一次宽松教育改革,青色时第二次,红色则为第三次。

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第一次登场的2002年,1987年4月2日以后出生的人正在上初三。他们是第一批接受第三次“宽松教育”的人,所以才被称之为“宽松第一世代”。

严格意义上来说,1988年3月31日之前出生的也是“宽松第一世代”,这里的1987年是指4月1日开始的“年度”。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更特殊的特质:全员是昭和年出生的。 所谓的“昭和”是日本的纪年,1987年为昭和62年,1988为昭和63年,1989年为平成1年。我们可以看到1988年度的人在就学的时候周围会混入不少平成1年3月31日之前出生的人,所以他们不像1987年出生的人一样具有一致性。

“宽松第一时代”+“最后的昭和年出生”,给予他们最独特的身份认同感,同时也让社会给他们贴上重重标签。 这才会出现电视剧当中主角们的认知迷失感,本质上他们是昭和年出生的人,但却被真正的昭和年出生的人所轻视,认为他们是 “宽松第一世代”;在后面的“宽松世代”的眼里,他们又是嘲笑的对象,“昭和”在年轻的日本人眼里象征着死板和腐朽。

另外,1987年出生的人所接受的“宽松教育”不是完全版的“宽松教育”,因为还是第一年实施,所以有许多地方没有完全按照《学习指导要领》贯彻,这更加造成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接受过“宽松教育”的。

然而,他们大学毕业时,日本刚经历过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经融危机,此时迎来就业的超级冰河期。日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全变成买方市场,根本就不是像前辈所讲的“就职非常轻松简单”。招聘的人数大幅度削减,面试的难度与选拔的标准也大幅度提升。可谓正是应了前文剧情简介中的那一句:等觉悟过来才发现这个社会是“竞争社会”。

什么导致日本对“宽松世代”如此不满?

问题的显现是2003年的PISA结果。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英语: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写:PISA,下文当中使用简写)是一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筹划的对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的测试计划 ,始于2000年,每三年进行一次。该计划旨在发展教育方法与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

PISA主要考察学生的三个方面:数学能力、科学能力以及阅读能力。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发达国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的素质理所应当也是非常高。所以刚开始参加PISA时,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都是数一数二。虽然阅读能力的排名并不高,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不是很大。

然而到了2003年,日本第二次参加PISA时,除了科学能力与上次持平,其余两项的排位大幅降低。2003年15岁的学生恰好是1987年出生的“宽松第一世代”。

2006年的结果更让日本诧异,科学能力由第二掉到第六,数学能力由第六掉到第十,阅读能力由第十四位掉到第十五位。整个日本社会哗然,“宽松教育”被宣判失败。

比起中国义务教育 日本宽松教育输在哪?

红色表示阅读,绿色表示数学,蓝色表示科学

与此同时,“宽松世代”走向社会 后,因基础知识欠缺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不断。社会上出现不知道“浓度”的定义、搞不清楚四则运算先后顺序、不认识略生僻汉字的人,而且这些人并不是中途辍学,他们都是拥有着高中学历,其中不少还是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生。这在“宽松教育”实施之前的昭和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日本政府急急忙忙制定各种措施,同时学校也开始教学超出课纲(《学习指导要领》)的内容。终于在2009年,日本的PISA各项排名回升,但排名依旧与日本所自傲的“亚洲第一”的地位不相符合。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开始抓紧制定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开始讨论全面废止“宽松教育”。

比起中国义务教育 日本宽松教育输在哪?

比起中国义务教育 日本宽松教育输在哪?

(红色表示阅读,绿色表示数学,蓝色表示科学)

顺便一提,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的代表于2009年开始参与PISA,连续两届都获得单项第一与总分第一。这再一次证明,中国的义务教育的优越以及日本“宽松教育”的失败。

如今,“宽松教育”已经进入历史,日本的高中在2013年开始启用全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从2016年开始的高中毕业生已经没有接受过“宽松教育”的了。

正如同电视剧当中男主角说的一样:“我想要改变,再这样下去不改变的话,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了”有理由相信,全面废除“宽松教育”后,日本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有极大的恢复。 日本的义务教育看似经过反复折腾一无是处,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日本大学教育的成功。日本社会敢先于整个世界进行这场“教育实验”的勇气是值得钦佩的。

是的,无论是谁都要改变,变得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日本的“宽松教育”虽然已经被宣判失败了,然而作为一项实验并不是没有一点启发。这样浩大的社会实验让我们知道了:素质教育固然重要,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培养更应当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同时,日本成功的大学教育以及科研人才的培养体系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3 20: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