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衣,一个里里外外都被女权主义裹挟的物件,在百年来经历了一个繁杂到简单的过程,又在21世纪里重新走向了繁杂。 泳衣成规模的出现是在19世纪的英国,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成群的乘着火车去海边度假,产生了对泳衣的需求。 泳衣的灵感来源于浴衣。因为在维多利亚早期,女人是穿着衣服洗澡的。英国旅行家Celia Fiennes这样描绘这种衣服:它很呆板,十分宽大,隆起的袖子像牧师的长袍。 与其叫泳衣,还不如叫泳袍。女人们穿得像裹粽子一样,从头武装到脚:领子很高,肩部设计独特,裙长过膝,还要穿上灯笼裤或者长袜。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她们喜欢的款式叫弗吉尼亚无边便帽(Phrygian cap),就是蓝精灵戴的那种。 还有泳鞋。为了防止被沙滩上的小石子,碎贝壳划伤,人们发明了精致的沙滩鞋:蕾丝,刺绣,丝带……比芭蕾舞鞋还要精致,带着宫廷式的洛可可风。 那个时候,欧洲人还没有美黑的概念。这种全副武装的泳衣既符合当时严苛的宗教规定,也能保证他们不被晒得过黑。 很明显,这群淑女们并不是下海游泳的,穿着如此繁杂的衣服,她们顶多拽着裙角在海边踏一踏浪。
至20世纪,欧洲的女权运动已经进行了两百多年了,但也直到那个时候才取得巨大的进展。这点从泳衣的变化就能看出来。 1900年以后,随着女性意识的高涨,妇女选举权运动(suffrage movement)的羽翼丰满,女人们走上了工作岗位,女运动员也开始涌现。海滩对于她们而言不再是一个踏浪的地方,她们想要游泳,冲浪和潜水。于是,紧身的连体泳衣出现了。 澳大利亚的游泳运动员Annette Kellermann是第一个穿紧身连体泳衣的人,并因此被逮捕了,罪名是“公共场合猥亵暴露”。但随后,西方世界掀起了连体泳衣潮,人们开始露出胳膊,腿,脖颈等过去被覆盖的地方。 20世纪40年代,二战的兴起让男人们离家征战,女人们除了带孩子,还要养家糊口,因此变得更大胆独立。这一点体现在泳衣上就是比基尼的出现。 比基尼这个名字的起源既不性感也不浪漫,它来源于一场1946年发生在比基尼岛(Bikini Atoll)上的原子弹爆炸试验。法国设计师Louis Reard预感他的这款泳衣将在社会上掀起如同原子弹爆炸一样的轩然大波,因而以太平洋小岛来命名。 由于比基尼泳衣前所未有的大尺度,它在欧洲各国遭到封杀,并被梵蒂冈教皇称为“罪恶” (sinful)。但经过各路女明星的宣传,以及高涨的女性意识让女人们认为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比基尼还是火了起来,而且一直火到了今天。
然而在半个世纪以后,当女人们将越穿越少发挥到了极致,似乎开始应验“物极必反”的古话,有一部分人开始把前人脱掉的衣服穿起来。
2006年在澳大利亚,一种专供穆斯林女性穿着的布基尼(burqini)的泳衣出现了。它与前文提到的维多利亚时期的泳衣类似,从头覆盖到脚,仅露出面部。因为伊斯兰教认为女性除脸和手之外皆为“羞体”,是不可露出来的部分,连头发也包括在内。 对于亲水的穆斯林女性来说,这种泳衣似乎是一种福音。她们可以在合乎礼仪的情况下去海边了。 但对于法国人来说,这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装束是怪异的。身着布基尼的穆斯林女性在海滩上被人围观,拍照,继而愤怒,产生纠纷。在恐怖袭击频发的情况下,法国下令不允许在海滩穿布基尼。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说:在我们国家,我不能接受妇女们像囚犯一样被挡在频幕外。这些妇女与社会隔绝,完全没有身份可言……这种罩袍不是宗教的象征,而是一种屈服与贬低。 法国的明令禁止让许多人感到瞠目结舌。人们质疑,过去女性露太多是罪,如今露太少也是罪。做女人真难。 BBC和纽约时报也争相调侃。它们还提到了中国大妈的脸基尼。 脸基尼起源于山东青岛。这种滑稽的尼龙头套让人看起来像抢银行的劫匪,但它就这样莫名的在青岛海边火了起来。就和大妈们乐呵呵跳广场舞时的心态一样,她们完全不care别人怎么看,管它美不美,老娘就是要防晒。 与危机四伏的布基尼不同,脸基尼火到了国外,成为了时尚界的宠儿。设计师将时尚元素与脸基尼相结合,名模们也拍起了脸基尼大片。中国大妈从此在时尚界拥有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虽然脸基尼与布基尼看起来都是越穿越多,但本质上绝不相同。大妈玩脸基尼可以随心所欲,想戴就戴,想脱就脱,但布基尼却是一种非常规意义下的自愿,只能穿,不能脱。 在法国人看来,这种罩袍是神权和男权奴役女性的标志。因而他们带着一种“公民不自由,就强迫他自由”的理念推行禁止布基尼的行动。
事实上,就泳衣而言,女性的主权已经不在于穿多还是穿少了,而在于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穿什么。过去,女人们通过减少布料来证明自己摆脱了男权束缚;如今,中国大妈通过往脸上加料宣誓女性对于自己身体的主权。 泳衣只是女权进展里的一个小小角落。抛开这个宏大的话题,女人不过是想让自己更舒服,更美丽的与大自然来一场亲密接触。 |
GMT-5, 2024-11-14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