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车库创业”很有名。惠普、油管、微软、谷歌、亚马逊没有一个不是在车库起家的。 在美国波士顿南区哥伦布大道296号,也有一个“神秘”车库,差点把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扼杀在摇篮的车库。 但这个车库的主人,却是个中国人,每天靠卖4美元一个的磁芯存储器过活。 当时的磁芯存储器有多大呢——大概能装几百个字节的容量,还不到1kb,可能连一个word文档都装不下。但在当时,却是个划时代的产品。 他到底有多厉害?比尔盖茨曾说:“如果这位中国人的商业帝国实现第二次转折,世界上就不会有微软了,我可能如今只是在某个地方做教师或者律师了。” 在中国人还为衣食担忧时,这个中国人已经跨洋而来在美国开始了首个华人IT企业的探寻。 在那一代美国科技人眼中的,这个连微软都高攀不上的中国人堪称传奇。他不仅是创业者,还是发明家企业家,而最重要的是,他凭借这些,成为了华人首富。 他叫王安。 他的故事,要从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IBM说起。 1940年,从上海交大毕业的王安留校做了电机工程助教。在校时,他就发明了“磁芯记忆体”,这种记忆体可以提高电脑储存能力。 五年后,他赴美留学,去了哈佛。为了赚点生活费,积攒实习经验,王安去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企业IBM实习。可这次面试刺激了王安。面试官看着眼前这个黄皮肤的中国人说:“IBM是美国一流的企业,我们搞的是高科技。你还是到哪个汽车修理厂去碰碰运气吧!”语气充满轻蔑。 这个中国人,这个打小就被称为天才的小伙子,第一次受到如此歧视与侮辱,在美国,这个他曾以为靠能力才华就能获得机会的自由民主国度。 1920年,王安出生在上海。父亲是当地一名私立小学的英文教师,从小就对王安进行启蒙教育,除了英文,王安对数学也十分有兴趣,小学直接上了三年级。毕业时,他比同届学生小好几岁。 16岁,王安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通讯系统。在学校,王安成绩基本维持在前几名,能力也很出众。20岁那年,他带领着自己8名成员的团队藏在桂林的山地,制造无线电通讯设备,为抗日战争做后援。 当时条件恶劣,元件不足让人焦头烂额,他们只能用废旧零件拼拼凑凑,一边还要躲着日军的空袭,防止生命受到威胁。 抗战胜利后,他以中国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被派到美国深造,考进了哈佛攻读硕士和博士,在哈佛,他的成绩全是A+。 毕业后,他一口气拿了应用物理的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被哈佛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看中,成了一名研究员。 当时招他进去的人是霍华德·艾肯,这个人可了不得。 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自动数字计算机。说来好笑,这台计算机还是在王安的“死对头”——IBM的资助下制造出来的。 这个庞然大物一直待在实验室里,动弹不得。王安来了刚第三个星期,就从理论上解决了存储系统这个问题。 王安发明的这个磁芯存储器,改变了计算机产业的历史。因为它的出现,电脑的体积成倍的缩小,此后的20多年里,磁芯存储器一直是计算机最主要的部件。 这一发明让他转正,薪水更是增加了23%,在实验室是首例。 但一辈子在一个研究院做事不是王安的梦想,他将发明申请了专利,随后又把它转让,这算拿到了第一笔创业资金,王安离开了实验室,到了波士顿。文章开头讲的那个车库,就是他的第一间办公室。 王安单枪匹马,售卖当时标价四美元的磁芯存储器。但这次创业,就像在迷雾森林里行走。当时,计算机科学仍处于探索期,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刚出世不久,四美元不算便宜的价格,根本没引起多少公司的关注。 然而,让王安没想到的是,曾经让他饱受屈辱的IBM,此时却向他摇旗。 IBM提出要和王安合作:IBM可以在三年内不受专利限制地选购王安公司里的器件,而且每月支付1000美元。给了他一份合约,还为他安排了一个高职。 考虑到公司在初创期,王安答应了这份合约。曾经那个被奚落的小伙子,一跃成为IBM高层。 后来王安说:“我发明的记忆磁芯,在导致IBM进入商用电脑市场上,扮演了一个角色。” 然而,快意的复仇还没开始,王安却险些被IBM“玩弄”。 拿到磁芯存储器的IBM,开始将其大量应有于商用领域,与此同时,磁芯存储器也逐渐成为了IBM最主要的业务。IBM不满足于现有的合作模式,决定买下这个专利。 可王安不同意,这是他唯一的专利。然而面对IBM一开口就是250万美元的专利费。面临着实验室资金周转犯难,王安狠心决定卖了。然而因为没有竞争对手,IBM突然改口从250万美元直落到50万美元。 王安有种“霸王硬上弓”的感觉。专利被用,专利费却被打压。傲慢的IBM还以“专利未决”来威胁王安,跟他打官司,王安没办法还是屈服了。 两次与IBM的交手,激起了王安的斗志,他决心发明更多产品,向IBM宣战。 他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了计算机公司,30年后,王安成了美国计算机领域人人皆知的名词。 接下来的10年,是王安创意迸发的10年。实验室的发明一个接一个,在软件研发时,他甚至不顾成本,只为了做出能比IBM更好的软件,公司利润很低甚至还要借贷,但自动打字机、无线电打字印刷机、纸孔式记录仪,一项项发明成了改变行业的利器。他们发明的电子计分板已经成了体育赛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最让人惊喜的,则是他发明的洛赛台式电脑,这种电脑就是今天PC的雏形,它操作便捷,功能也更强大。洛赛台式电脑为他的公司带来了转机。公司收入猛增,销售额在1967年就达到了690万美元,两年内翻了三倍。 然而,这几百万根本无法填补王安的金钱缺口。一些发明无法很好地实现预期的利润,690万在之前的借贷面前根本是杯水车薪。 为了还债,王安决定发行250万美元股票,没想到这没发行不知道,股票价格从12.5飞涨到40.5美元,所有股票被抢光。原来,王安的洛赛台式电脑早已风靡华尔街,业界对于这家创新型公司的前景非常看好。 这下,王安真正成了千万富豪。 有了这些资本,王安打败IBM的道路更加通畅。四年后,王安推出了一款文字处理机,拯救了那些还在使用低效电动打字机的白领。 巨大的财富没有让王安迷失,成为富豪后的王安更加努力,经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夜。 打倒IBM的目标一直是他的目标。可当时的IBM比原来更强大:全世界所有计算机厂商加起来的份额,不及IBM的四分之一。但对于王安这样一个天才来说,IBM一点儿不敢轻视。 1971年11月,王安的公司推出了1200型计算机。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编辑功能的自动打字机,还附带检索功能。 而这一直是IBM的研究领域。据说,当时早就盯着王安的IBM掌门小托马斯正因心肌梗塞住院,看到这则消息时破口大骂,指责助理没有及时通知。 王安生意蒸蒸日上,在此基础上,他还推出了WPS,当时能在屏幕上编辑文字简直就是奇迹。 王安甚至在报纸上打了这样一则广告:“试试我们的产品,忘了IBM。 甚至在公开招标中打败了IBM,签下了美国空军基地的合同,为其安装信息管理电脑系统。这一合同,让他们获得4.8亿美元。 王安和夫人 为了这一天,已付出三十余年的努力。距离在IBM面试,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 在“自由女神落成100周年”纪念仪式上,他获得了里根总统颁发的“总统自由奖章”,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你在美国很出名,现在是家大业大。这可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啊!” 那一年,身价20亿美元的他,成为全球华人首富。同时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和洛克菲勒齐名。 王安成了亚洲移民的标杆和代表。然而,就在王安名声大噪之时,另一个科技巨头也早已抬起了头,它叫——苹果。 王安的下属提议研发PC机,可王安却不为所动。 此时的王安,开始频频“下错棋”。 苹果大热,IBM意识到后立刻开始研发,抢占了先机,PC的功能越来越强。可王安的小型机和文字处理机早已没了优势。 看到IBM有了动静,王安这才有所醒悟,但因为当年结下的梁子,王安赌气绝不与IBM兼容。当时王安还说服比尔·盖茨来跟他结盟,离开IBM。比尔·盖茨一边受宠若惊,一边觉得微软还太弱,需要依赖IBM而拒绝了他。 而直接导致王安公司从天堂到地狱的,还是下面这步棋。 20世纪80年代,王安被查出患了绝症,退下了位。 但王安公司依旧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人才储备,这是IBM都羡慕不来的。 但虽然早早来了美国,王安的用人方式却很东方。 他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虽然在美国这很常见,但在人才快速流动的IT企业,想要留住人才很困难。 在反对声中,王安将接力棒递给了儿子王烈。当时的王安一度乐观的认为,公司每年有30亿的收入,绝不会发生破产的事。 可随着苹果公司的扩大,市场一点点被吞噬。此时的王安才想到亡羊补牢,他请来了著名的专家爱德华?米勒。虽然拯救过非常多濒临倒闭的公司,可对于电脑产品行业,爱德华?米勒根本帮不上忙。而最致命的,则是王安的性格。因为一直执着于打垮IBM,王安基本没有可以相互依靠合作的伙伴。 公司人才流失,财务亏损严重。王烈为了补回这部分亏损,就从客户那儿捞金,提高了各种费用。 王安用大半辈子建立的软件帝国,就这么坍塌。1990年王安因为食道癌去世,两年后,爱德华?米勒为王安公司申请了破产保护。 一代传奇富豪就这样离开,一代传奇科技公司也成了唏嘘的历史,虽然仍在运营,可早已被淹没在华尔街的烟尘中…… 后辈鲜有人知,在微软还是个小屁孩、苹果才刚杀进来时,还有这样华人,在美国人的车库里带出了一段划时代的历史。 |
GMT-5, 2024-11-14 17:53